夷陵之戰是曹丕到底在做什麼 曹丕為何不趁火打劫而是隔岸觀火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夷陵之戰是曹丕到底在做什麼 曹丕為何不趁火打劫而是隔岸觀火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夷陵之戰的曹丕,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公元221年,漢昭烈帝劉備率領約五萬大軍東征孫吳,一時間,長江南岸烽煙再起。

蜀吳兩國之間即將爆發大戰,北邊的曹魏在幹什麼呢?

此時曹操已死,世子曹丕繼位並逼迫漢獻帝劉協禪位於自己,正式登基稱帝,史稱魏文帝。

稱帝之後的曹丕並未選擇趁火打劫孫吳,而是隔岸觀火,這令人感到非常奇怪。

曹丕為什麼不願意趁火打劫呢?並不是因為曹魏君臣沒想到。據劉曄分析,趁火打劫是一個不錯的決定。

八月,孫權遭使稱臣,卑辭奉章,並送於禁等還,朝臣皆賀,劉曄獨曰:「.....吳、蜀各保一州,陰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逕渡江襲之。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日矣。吳亡則蜀弧,若割吳之半以與蜀,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

但曹丕思來想去,還是否決了劉曄的提議。

從正常意義上講,曹丕如果趁火打劫,最有可能出現的的結果就是:孫權一看曹丕趁火打劫,立刻選擇向劉備認慫,趕緊派使者求和,然後把不久前吃下去的荊州吐出來。

而劉備呢,一看孫權服軟,又擔心鷸蚌相爭,有可能會讓曹丕漁翁得利,也會吃下眼前的利益,繼而與孫權恢復友好關係。

事實上,這種事情早就發生過。當年孫權和劉備爭奪荊州,劉備一開始也是各種不服,蜀吳兩家陳兵列陣,大戰一觸即發。

及備已得益州,權令中司馬諸葛瑾從備求荊州諸郡。備不許,曰:「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相與耳。」權曰:「此假而不反,乃欲以虛辭引歲也。」遂置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長吏。關羽盡逐之。權大怒,遣呂蒙督兵二萬以取三郡。

但在這個關口,曹操率軍攻打漢中,劉備立刻與孫權和談,並把一部分荊州割給了孫權。

會聞魏公操將攻漢中,劉備懼失益州,使使求和於權。權令諸葛瑾報命,更尋盟好。遂分荊州,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備。

曹丕為什麼不採納劉曄的建議?就是擔心重演他爹曹操的故事:自己剛一出兵,蜀吳兩家立刻和談,這種仗有什麼好打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劉備之所以敢大呼小叫地進攻東吳,就是在等待這種機會出現。等孫權面對曹劉兩面夾擊時,主動和劉備求和。

關羽被孫權偷襲的時候,劉備為什麼不積極救援呢?不是鞭長莫及,而是不敢救。因為當時的劉備正在對付曹操,他豈敢與曹孫兩家同時開戰呢?

說白了,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與孫權決一雌雄,而是想借曹丕之手敲詐孫權,把荊州奪回來。

這種說法有證據嗎?有。

劉備東征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卻從來沒有離開過山區。換言之,劉備是在對自己有利的地形擺好架勢,然後做出一副凶神惡煞的表情:孫權你丫等著,我馬上來收拾你!

如果劉備真打算與孫權決一雌雄,他就是再謹慎,也只會穩紮穩打。可結合劉備的表現來看,他一直在穩扎,卻從來不穩打,因為他根本不打。

也許有人會疑惑:劉備東征之後,孫權一再向劉備表示願意和談,可劉備卻置之不理,這是什麼道理呢?

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孫權表示和談的誠意不足。

孫權是怎麼求和的?按照史書的說法,孫權一再拿關羽說事,讓劉備不要因為關羽而做出這種幼稚的事,可劉備就是不聽。

秋,七月,漢主自率諸軍擊孫權,權遣使求和於漢。南郡太守諸葛瑾遺漢主箋曰:「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矣。」漢主不聽。

很多人說這證明劉備對關羽的感情深,鐵了心要為關羽報仇。

實際上,劉備對關羽的感情深自然不假,但劉備此番出兵,跟關羽的關係其實不太大。劉備之所以不願意與孫權和談,是因為孫權說來說去都在刻意迴避一個事實:荊州。

如果劉備和孫權能夠面對面談,劉備肯定會單刀直入地問他:「荊州問題怎麼解決?」

如果劉備屯兵山區,爪牙舞爪地嚇唬孫權,沒準曹丕一出兵,孫權就會立刻交還荊州部分地區,甚至是全部地區。

這樣一來,劉備佔便宜,孫權吃虧,曹丕面對蜀吳聯軍,自然只能灰溜溜地撤軍。

從這個角度來看,曹丕怎麼可能趁火打劫呢?

在當時的曹魏還有一種說法,提議者為王朗,他建議曹丕坐山觀虎鬥,然後找機會出手。

假使權親與蜀賊相持,搏戰曠日,智均力敵,兵不速決,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然後宜選持重之將,承寇賊之要,相時而後動,擇地而後行,一舉更無餘事。今權之師未動,則助吳之軍無為先征。且雨水方盛,非行軍動眾之時。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那就是明面上坐山觀虎鬥,暗地裡跟著劉備一起威脅孫權,命他上書稱臣,否則就聯合劉備一起打他。

這也是孫權最害怕的事,如果曹魏利令智昏直接出兵,那自然只能割肉求和。如果曹魏出面威脅,孫權也必須妥協。

基於這種考慮,孫權對曹丕那是極盡示好之能:稱臣可以,要貢品也行,要人質我也願意。

刑貞至吳,吳人以為宜稱上將軍,九州伯,不當受魏封,吳王曰:「九州伯,於古未聞也。昔沛公亦受項羽封為漢王,蓋時宜耳,復何損邪!」遂受之。

帝遣使求雀頭香、大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鴨、長鳴雞於吳。…吳王曰:「方有事於西北,江表元元,恃主為命。彼所求者,於我瓦石耳,孤何惜焉!且彼在諒暗之中。而所求若此,寧可與言禮哉!」皆具以與之。

又今與周書,請以十二月遣子,復欲遣孫長緒、張子布隨子俱來,彼二人皆權股肱心腹也。

在這種背景下,曹丕不斷勒索孫權,孫權也不斷上貢,雙方保持著微妙的平衡,劉備則繼續在山區爪牙舞爪。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打劫東吳不現實,那麼曹魏為什麼不打劫蜀漢呢?

關於這一點,劉曄也早就說過,打劫蜀漢沒機會,因為蜀漢是進攻方,我們打劫他,劉備就會撤軍,孫權不一定會出兵追擊。

對曰:「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

而且劉備此時撤軍,絕不是敗退,因為劉備一直在穩扎,卻沒有穩打。

這樣一來,曹魏打劫蜀漢的結果,只能是給孫吳解套,什麼好處也撈不著。

對於蜀吳兩家而言,無論他們之間有多大的仇恨,都不會喪失理智地全力攻擊對方,因為在北方有一個強大的敵人窺伺。

夷陵之戰結束後,陸遜本有機會追擊劉備,可他最終放棄了這個機會,因為曹丕隨時可能從東線進攻孫吳。

漢主在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吳王以問陸遜。遜與朱然、駱統上言曰:「曹丕大合士眾,外托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

從國際層面上講,曹丕有不趁火打劫的客觀理由;從曹魏本國來看,曹丕如此選擇也是利大於弊。

此時,曹丕剛登基沒多久,並不具備曹操的權威,急需鞏固內政。在這種背景下,曹丕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著「如何坐穩皇位」展開。

如果趁火打劫可以大概率收穫頗豐,那曹丕一定會出兵,可由於劉備和孫權都是老狐狸,曹丕很難從他們手上撈便宜,自然不願意把精力放在這方面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