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帝即曹奐(246-302),本名璜,字景明,曹操之孫,曹宇之子。三國時曹魏最後一代皇帝,公元260年至265年在位。他從260年繼位到265年禪位於司馬炎,此後被廢為陳留王,謚號為元帝。
司馬炎篡位後厚待曹奐,為什麼對司馬家族斬草除根呢?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晉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內溫縣(今河南省
歷史上誕生了數十個朝代,也因此有了諸多的末代皇帝。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三國(220年-280年)是漢朝與晉朝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國
魏元帝曹奐作為曹魏王朝最後一個皇帝 他真的連一個後代都沒有嗎
還不知道:魏元帝曹奐真的沒有後代嗎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在中國兩千多年帝制歷史,傀儡皇帝有很多,最著名那位當然是東漢王朝的漢獻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曹魏末代皇帝曹奐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成為新的魏王。不到半年,曹丕逼迫漢獻帝效仿上古時期的堯舜禹,
魏元帝即曹奐(246-302),本名璜,字景明,曹操之孫,曹宇之子。三國時曹魏最後一代皇帝,公元260年至265年在位。他從260年繼位到265年禪位於司馬炎,此後被廢為陳留王,謚號為元帝。
公元260年,魏元帝曹奐退位,將帝位讓給異姓權臣司馬炎,結束了曹魏僅僅四十年的國祚。這是繼魏明帝曹叡後,曹魏第三位有帝號的皇帝。其理由與追諡漢獻帝劉協相同,是為了正統
魏元帝禪位詔 曹魏鹹熙二年(公元265年),晉王司馬昭卒,長子司馬炎繼承王位,迫魏元帝曹奐頒布禪位詔書,宣佈禪位於司馬炎,退位詔曰「咨爾晉王我皇祖有虞氏誕膺靈運,受終於陶
魏元帝曹奐禪位給了誰,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許是曹操太過於英武,將老曹家的精華都用完了,後世魏帝都算不得很有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曹奐被迫禪位後結局如何?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我們知道在魏國經歷了高平陵之變後,皇權被架空,司馬家族幾乎把持了整個朝堂。不甘屈服的曹髦僅憑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司馬炎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一般的,印象中,歷史上亡國之君的下場往往都可以用「悲慘」兩個字概括。不過,在南北朝以前,
很多人都不了司馬炎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三國時,曹操控制了漢獻帝劉協從而大權在握,到後來曹魏的權力又落到了司馬家的手裡。經過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
你真的瞭解亡國之君曹奐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東漢末年分三國」,是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句歌詞,這句歌詞,不但點明了當時的天下大勢,還暗示了一個
高平陵事變,司馬父子殺死了所有對自己有威脅的曹氏宗族,司馬父子控制了整個魏國。公元266年2月8日,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 ,定國號晉。 司馬炎逼迫曹奐禪讓後,
曹操一生子女眾多,僅見於正史的,便有25子6女,另外還有3位養子,可謂多子多福。而在這些人當中只有曹宇一人幾乎活過了整個三國,它雖然沒有成為皇帝,但他備受明帝曹叡信任,差點
曹奐,原名曹璜。在登基為帝前,「太后詔常道鄉公更名奐」(《資治通鑒》)。有人說,郭太后這樣做是為了避諱。可筆者對這種看法並不以為然,認為避諱之說純屬無稽之談。在筆者
帝王曹奐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志圖恢復的魏國年輕皇帝曹髦260年五月在與權臣司馬昭的冒險拼爭中被刺身亡,朝中公卿商議迎立皇族中的常道
亡國之君曹奐的一生是怎樣的?他的身上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大家好,說起曹奐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一共有五位皇帝,其中最後一位是曹奐。曹奐的生父是燕王曹宇,而曹宇的父親則是曹操,也就是說曹操是曹奐
說到中國歷史上待遇最好的亡國皇帝,很多人都把這頂桂冠給了漢獻帝。其實不然,為什麼呢?因為漢獻帝亡國後,魏文帝曹丕降封他為山陽公,雖說安享餘生,壽終正寢,可惜他只享受
歷史上待遇最好的亡國之君:魏元帝曹奐禪位詔,把皇位讓給了誰?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許是曹操太過於英武,將老曹家的精華都用完了,後世魏帝都算不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