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瞭解:曹丕和東吳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夷陵之戰劉備大敗之後,曹丕為什麼不進攻蜀漢?曹丕選擇東吳的原因是什麼?
說起吳蜀翻臉,鬧得雙方大戰一場,最終的結局便是劉備慘敗,夷陵之戰後,魏國並沒有順勢進攻蜀漢,反而選擇進攻大勝的吳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劉備率軍伐吳前,曹丕其實叫大臣們一起開會研究來著,此時的吳國向曹丕稱臣,歸還魏將於禁,並向曹魏表示願將孫權長子孫登送到曹魏做質子,此時曹魏內部已經形成了「坐山觀虎鬥」的局面,唯獨劉曄主張進攻吳國,並說出自己的見解:
「宜大興師,逕渡江襲之。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之半以與蜀,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
在劉曄認為,劉備一定願意跟曹魏一起滅掉吳國:
「今備已怒,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將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也。」
劉曄的「滅吳疲蜀」計劃被曹丕拒絕,在他眼中,吳國已經向自己稱臣,伐吳說不過去,最終選擇了坐山觀虎鬥,可曹丕沒有想到的是,蜀漢敗給了吳國,吳蜀再次修好,局面的發展完全出乎曹丕的意料,至於曹丕為什麼不順勢伐失敗的蜀漢,是有原因的:
此時的蜀漢雖然失敗,但是蜀軍並不是主力被全殲,劉備失敗後,在白帝城選擇收拾殘兵,整頓大軍,再加上趙雲的援軍,此時的永安已經有了兩萬部隊,蜀漢失敗後,並沒有給吳國繼續西進的機會,而劉備在出征之前早已經部隊好對魏軍的防禦。
蜀地易守難攻,幾年前的漢中之戰,曹操佔盡優勢還是敗給了劉備,伐蜀山路難行,後來的曹真、司馬懿、郭淮三路大軍伐蜀,被魏延打得潰不成軍,曹魏伐蜀,只能走山路,這對於曹魏十幾萬大軍來講,並不是一件易事,因為魏軍更符合在平原作戰,曹丕此時伐蜀,並沒有勝算。
曹丕之所以選擇伐吳,也是有原因的:
一、吳國言而無信,出師有名
在劉曄向曹丕提出伐吳時,曹丕提起:「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降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這便是曹丕拒絕劉曄伐吳的原因,孫權才能放心調集兵力對付蜀漢。
等到夷陵之戰結束之後,孫權開始不把曹魏放在眼中,尤其是質子一事,更是提也不提,曹魏這邊多次催促,最終等來的卻是孫權並不願意把質子送來,曹丕為此動怒,此事給了曹丕出兵伐吳的理由,畢竟出師有名是古代戰爭的條件之一。
二、蜀遠吳近和蜀國難取
相比蜀漢,吳國離曹魏更近,尤其是吳國的都城建業,離著曹魏的重鎮徐州十分的近,吳國一直想要攻下合肥,進而拿下徐州進攻中原,曹丕同樣想借助此次機會收拾一下吳國,拿下揚州。
對比之下,蜀漢難取,而吳國更近,有利於曹軍的進攻。
三、曹丕想要超過曹操
曹丕能夠登上皇位,都是仰仗他的老爹曹操,曹操南征北戰,才給了曹丕稱帝的機會,而曹操人生中栽倒的第一個「大跟斗」便是赤壁之戰。
曹丕一直生活在曹操的庇護之下,他想要超越老爹,建立千秋帝業,東吳便是必須要過的一個坎,這次有理由伐吳,曹丕自然想要借此機會提高自己的聲望。
同時,曹丕謀朝篡位,需要一場勝利來為自己「正名」。
四、曹丕的政治眼光
其實,曹丕不在夷陵之戰時進攻吳國,有自己的政治眼光或者說算過「經濟賬」,只不過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隨著戰爭的結束,想要有所收穫,所以伐吳便是曹丕心中必做之事。
曹丕一直主張對外征伐,吳國便是自己必須要下手的地方,曹丕親征吳國,各路大軍傳來捷報,吳國這邊僅朱桓取勝,曹丕勝利在望,這也證明了曹丕伐吳是正確的,但是曹軍敗給了疫疾,讓曹丕萬萬沒想到,於是不得不接受孫權的議和。
即便是沒有戰勝吳國,曹丕的親征也給了吳國一定的打擊,吳國的發展也得到了扼制,再有一點,就是曹丕借此次機會解決了青州問題。
臧霸一直是青州一方霸主,而臧霸是依附曹操,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投降,曹操對臧霸十分的好,要瞭解曹操曾授予臧霸假節,臧霸也認為自己受曹公之恩,非常的感激曹操,但是曹丕與臧霸之間的關係並不好,曹丕一直想要奪其兵權,但沒有機會。
臧霸在曹丕登基之後,遷至徐州刺史,根據《魏略》中記載,臧霸曾經跟曹休說過:「國家不肯聽從臧霸而已!若能借我步騎萬人,我必能橫行於江表。」這話傳到了曹丕耳朵中,曹丕為此十分不高興,而此次伐吳,順便藉機解決臧霸的兵權問題。
總的來說,夷陵之戰後,曹丕不伐蜀國,而進攻吳國,是因為吳國更容易拿下,曹丕是一個精明的人,必定是經過算計之後,才決定伐吳的,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最終曹軍敗給了疫病,致使伐吳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