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曹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引言
當三方勢力處於相對平衡之時,任意一方發生了大的「變故」都會讓這種平衡關係瞬間崩塌。
在三國時期,魏、蜀、吳三方勢力最為平衡的時候應該是在襄樊戰役之前。那個時候三方勢力以曹魏集團最為強大,佔據中國北方和荊州部分地區,劉備集團佔據了益州、漢中以及荊州部分地區,孫吳集團佔據交州、廣州、揚州和荊州部分地區。
此時,三方勢力的戰略觸角都能延及到荊州。而如果說到誰對荊州需求最大,那應該是孫吳集團。所以,奪取荊州全境就成了孫吳集團當時的戰略目標。
為了能夠奪取荊州,孫吳集團不惜破壞孫劉聯盟,聯合曹魏集團,對關羽進行一次「絞殺」戰。此戰之後,劉備集團失去荊州,平衡態勢崩塌,劉備集團也再無力量爭天下。
分析
襄樊戰役結束後,劉備集團對孫吳集團發動了夷陵之戰。
從政治上而言,夷陵之戰是劉備稱帝后,向天下釋放的信號,表面上劍指孫吳,是為了給關羽報仇,洩失荊州之憤,可事實上,這是劉備在稱帝后必須有的動作。
劉備的稱帝是在曹丕篡漢之後,此時的漢獻帝劉協已經被「軟禁」了。所以,劉備的這一次軍事行動,從根本上來講,是為自己稱帝找一個「合法性」。
之所以選擇孫吳集團,也並非劉備不想對曹魏集團發動進攻,但從實力上看,劉備集團遠遠不及曹魏集團。權衡利弊之後,攻打孫吳就成了劉備最佳的「政治戰歌」。
夷陵之戰爆發,劉備集團和孫吳集團基本上都把全部兵力投放到了這片戰場。而彼時,最為強大的曹魏集團卻沒有對他們雙方有什麼動作。
這是曹丕無能,不知道此時是曹魏集團的一個重要機會,還是另有別的事情束縛住了曹丕的手腳,讓他無法有什麼動作呢?
再看夷陵之戰。
公元221年,劉備集團舉著給關羽復仇的旗號,要對孫吳集團進行征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集結大軍,但就在這個過程中,另一個噩耗傳來,張飛死了:
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范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
此時,劉備集團與孫吳集團已經到了無法緩和的程度,大戰一觸即發。劉備為了能夠在兵力上有一定的優勢,除了調集了所有可以用來伐吳的本集團兵力外,還聯絡了少數民族首領沙摩柯,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
同年7月,沙摩柯與劉備集團兵合一處,兵力共計8萬以上。就這樣,夷陵之戰打響了。
戰鬥初期,劉備集團極具氣勢,孫權在求和不成的情況下,一面向曹丕稱臣,希望可以得到曹魏集團的幫助,另一方面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組織力量抵抗劉備。
陸遜上任後,決定以「托」為主,用時間換取空間,並一步步把劉備集團的兵力戰線拉長,最後在第二年的八月,以火攻反擊劉備集團。
因為戰線過長,而且部隊又都分散在叢林密佈的山道上。加之又因為前期突進的過快,後方的補給無法跟進。劉備所率領的部隊被陸遜「拖垮」了。
一場火攻反擊之後,劉備這次的伐吳大軍基本上全軍覆沒:
」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漢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漢主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漢主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塞江而下。
孫吳集團雖然是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劉備前期的攻勢也對其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兩敗俱傷的戰爭,沒有真正的贏家,要說贏家只有在一旁做壁上觀的曹魏集團。
曹丕為何沒有動作。
從後人的角度來看,孫吳集團和劉備集團在此戰中幾乎都是傾全國之兵力。此時的曹丕無論是對誰動手,都能獲得一定的好處。但偏偏曹丕沒有動手。
按理說,以曹丕的智慧,不難看出來這是他的一個機會,可他為什麼就沒有動手呢?
從東吳集團而言,孫權為了避免兩線作戰,而主動向曹丕稱臣。雖然說,這些東西都是「虛妄」的,但對於曹丕而言,這個東西很珍貴。
孫權的稱臣,是在承認他篡漢的合法性。這樣一來,他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政治號召力。如果曹丕無視孫權稱臣,而向孫權發動進攻,那無疑是在破壞這一來之不易的「篡位合法性」。
所以,在夷陵之戰進行時,曹丕沒有理由去攻打孫權。他不僅不能攻打孫權,他還要從某種程度上對孫權有所照顧:
太常邢貞持節拜權為大將軍,封吳王,加九錫。
既然對孫權集團動手不合適,那麼對劉備集團動手可以麼?
在襄樊戰役之前,如果曹魏集團想進攻劉備集團,有兩個戰線。一個是三方觸角所在地的荊州,另一個就是繞道漢中。
襄樊戰役結束後,荊州就只剩下孫吳集團和曹魏集團了。曹魏集團要是想對劉備集團發動進攻,要麼然借道荊州,直接去攻打益州。
可這並不現實,孫吳集團雖然向曹魏集團稱臣,但也不會借道的。況且,即便是借道了,益州也是易守難攻,沒有長期的戰略部署很難奪取。
那麼走漢中一路可行麼?要知道,漢中是劉備集團的大本營所在地。雖然從某種程度上看,夷陵之戰時,劉備是傾全國之力在作戰。
但他也不會真的把所有兵力全部投入到戰場,老家還是要有人防守的,最關鍵的是鎮守老家的人是諸葛亮。
所以,僅從軍事角度而言,無論是攻打益州,還是取道漢中,對曹丕而言都非易事。他都要派遣大軍去作戰,而且所要消耗的時間也很長。
可那個時候的曹丕剛剛稱帝不久,內部政權還沒有完全穩固。他根本沒有條件這麼做。
另一方面,彼時的曹魏集團可以用的人才也不那麼多了。很多可信的,有能力的統兵大將都故去了。曹丕最能倚重的人只剩下曹真、曹休、曹仁、張郃寥寥數人。
而如果把這些可以信任的人派出去,對於剛剛篡漢的曹丕來說,內部政權很有可能出現崩塌。那些支持漢獻帝劉協的人,極有可能趁此作亂,這對曹丕而言是得不償失的。
再說,夷陵之戰無論是劉備集團、孫吳集團誰取得勝利,那都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鬥。曹丕只需要坐山觀虎鬥就好,反正曹魏集團底子厚,只要不出意外,耗也能耗垮了那兩家。
結語
作為三國三大戰役的「夷陵之戰」,雖然最終以孫權的勝利而告終,但孫權受到的傷害也不小。
此戰,對於原本就實力不濟的孫、劉雙方而言,是一次兩敗俱傷的軍事行動。真正獲利者,只有一旁按兵不動的曹丕。
至於曹丕為何按兵不動,一方面是因為曹魏集團內部的不穩定因素讓他不能輕舉妄動。曹丕的篡漢行為本身就存在政治危機。而且在曹操死後,青州兵還有過數次的騷亂,而曹丕對這些人也只能採取安撫的方式。所以,這種內部的危機讓曹丕必須先以內部為主,不能輕易地出兵。
況且,本來曹魏集團實力就最強,曹丕在這個時候就坐在一邊看戲就好,沒有必要去主動進攻。如果他真的去發動戰爭了,倒又可能讓孫劉重新聯盟,這樣對他也更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