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曹丕攻吳,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元222年9月,魏黃初三年,吳黃武元年,蜀章武二年。
曹丕下《伐吳詔》,出兵三路大舉伐吳,令曹休督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督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困南郡。
這是曹丕登基後發動的首次大戰,雖不說是舉國之兵,也算是當時曹魏的全明星陣容,可見曹丕伐吳的決心。
而此時,夷陵之戰的硝煙還未完全散盡,為何曹丕放著新敗虛弱的劉備不去討伐,而要大舉進攻剛剛取得勝利、士氣正旺的吳國孫權呢?
因為曹丕剛被孫權狠狠的擺了一道,大魏國皇帝的面子實在是有些放不下。
孫權降魏始末
公元221年8月,也就是曹丕三路伐吳的一年,魏文帝曹丕忽然收到一封來自孫權的稱臣表章。
要知道,13年前,父親曹操率大軍壓境,彼時弱小的孫權,卻令周瑜率軍3萬與劉備共擊曹操,從而導致了赤壁大戰爆發。此後,曹操更多次征討孫權,雙方你來我往,從未見孫權有投降之心。
而現在,曹丕安坐洛陽,卻收到了孫權的遣使投降,這不能不令曹丕喜出望外。
那麼,孫權為何要這麼做呢?
因為就在上個月,劉備率領傾國之軍,以孫權偷襲關羽為理由,大舉討伐孫權。孫權擔心兩面受敵,這才遣使向曹丕投降,並送還襄樊之戰中被俘的於禁等人。
對於這一點,曹魏的謀士參謀劉曄,同樣洞若觀火。
因此,劉曄當即向曹丕建議,孫權肯定遇到來自劉備的攻擊,不如趁此機會攻打東吳。
然而,看到滿朝稱賀,曹丕有些飄飄然:別人投降我還打他,以後誰還降我呢,不如受降而攻蜀(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不若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也)。
曹丕還就此事詢問了,被東吳放還的於禁屬下浩周、東裡袞二人。浩周認為孫權誠心投降,而東裡袞卻認為孫權是詐降。
這時的曹丕已沉浸在自我的設限之中,因此對浩周很是嘉賞,覺得他很有見識(帝悅周言,以為有以知之)。
於是,曹丕遣浩周冊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
在浩周面前,孫權將一個演員的天賦表現得淋漓盡致:眼淚嘩嘩的,又是發誓又是詛咒的(吳王為之流涕沾襟,指天為誓)。
然而,話說的很好聽,但浩周回去之後,孫權答應的送人質到魏,卻久不兌現(周還而侍子不至,但多設虛辭)。
曹丕望眼欲穿,卻不見質子,後聽說孫權已經改元建國,才終於明白,這是被人套了啊。
後知後覺的曹丕
事實上,曹丕並不是一個庸主,從他上位那天起,就存著一統天下之志。為此,他曾與賈詡、劉曄、司馬懿等人進行過深入探討。
然而,當機會真正擺在曹丕面前的時候,曹丕還是沒有抓住。
早在劉備伐吳之前,曹丕就曾召集群臣討論過,劉備是否會為關羽報仇。大家都以為劉備國小力弱,會吃下這個啞巴虧,唯獨劉曄以為不然。
因此,當孫權遣使投降時,劉曄認為這是天賜良機。他的進言,幾乎是一個一統天下的絕妙方案:
1、吳蜀一州之地而已,得以立國的關鍵在於兩點,山水之險,相互支援,因此我大魏難以各個擊破。現在劉備攻吳,吳蜀自絕外援,這正是我們各個擊破的絕佳機會。
(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逕渡江襲之。)
2、如果現在出兵,和劉備一起伐吳,以二攻一,吳國必將迅速滅亡。(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
3、吳亡之後,蜀國便沒有了外援,就算佔據了吳國的一半,與我大魏相比仍是勢單力孤,滅蜀並不是難事。況且,以魏國軍力,我們肯定能佔據吳國腹地,劉備不過能得到邊邊角角而已。(吳亡則蜀孤,若割吳之半以與蜀,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
4、伐吳和伐蜀誰更有利?吳近而蜀遠,如果我們現在伐蜀,劉備有充足的時間撤回蜀地,那麼我們將什麼也得不到;但如果我們伐吳,盛怒之下,劉備必定考慮不到唇亡齒寒的道理而救吳御魏,而是會和我們一起分割吳地。
那麼,劉曄的這個策略究竟是高瞻遠矚,還是葉公好龍呢?
曹丕沒有聽從,我們無法用史實來證明,但歷史上並不是沒有類似的案例。
戰國中期,草原部族義渠國地處秦國側翼,公孫衍曾對義渠君說,如中原無事,則秦對你們燒殺搶掠;如果中原有戰,秦則必輕使重幣與你交好。
後來,五國伐秦之時,秦遣使交好義渠。而義渠君想起公孫衍之言,果然攻秦大勝,掠奪物資無數。
而這個故事之中,秦遣使交好義渠,是不是就和當下孫權降魏的情況十分類似呢?
秦強而義渠弱,義渠尚能取勝;現在魏強吳弱,魏若攻吳,戰果會比義渠更小嗎?
所以,劉曄並不是虛言,這是一個完全可以實現的戰略規劃。
但當時,一心盯著孫權降表的曹丕,並沒有採納劉曄的正確意見。而這,或許是曹丕有生之年,唯一一次統一天下的機會。
現在,當後知後覺的曹丕終於發現孫權是詐降。盛怒的曹丕決定,進攻吳國!
然而,此時陸遜已經在夷陵火燒連營,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劉備。孫權的外部威脅已經解除了。
刻舟求劍
不要把曹丕想得那麼深沉,曹丕這次南征,主因就是不忿於中了孫權的詐降拖延之計,面子上過不去。
什麼深思熟慮,反覆權衡後的結局,都是扯淡。就像劉備生氣,就是要討伐東吳一樣。政治家也並不是隨時都保持冷靜,何況曹丕的政治經驗還沒有劉備那麼成熟。
這一點,我們從南征的陣容上也看得出來。
再決定出征東吳之前,曹仁任車騎將軍,統荊揚益諸軍事,屯合肥;夏侯尚任征南將軍,屯荊州;曹休是鎮南將軍,屯汝南;張遼為前將軍,屯雍丘;臧霸也是長期屯駐徐楊的地頭蛇。
三國常有戰事,因此荊揚和雍州前線,常年都有相當數量的駐軍。而曹丕南征的主要將領,就是以上常年駐紮於南線的這些人。
有人說還有曹真等人呢?
是的,除了上述將領,特別是東路進圍南郡的主要將領,還有曹真、張郃、徐晃等人。
如果查他們的履歷,就會發現,他們剛剛從關中河西出征回來,正在洛陽和宛城一帶。
這說明什麼呢?
這說明,曹丕南征吳國,是就近調集的軍隊和將領,以及從洛陽隨曹丕一起南下的將領。
如果真是長期準備,深思熟慮,怎麼會恰好南征將領全都是荊揚前線的駐防將領呢?
另外,南征之前,魏國方面,僅僅有征南將軍夏侯尚,私下裡認為曹丕早晚要進攻東吳,因此做了一些準備,還引起了吳荊州守將朱然的注意。
而除了夏侯尚,參戰的魏吳將領中,南征之前都不見有魏國為準備此次南征而集結軍隊、秘密調動將領的情況發生。
所以,曹丕此次伐吳就是一次刻舟求劍般的行為,就是為了懲罰孫權詐降的行為。那麼,此時曹丕還有機會嗎?
劉曄表示,沒有。
曹丕的代價
面對曹丕的決心,劉曄卻表示反對:他們剛戰勝了劉備,士氣正旺,又有地利,倉促之間難以取勝(「彼新得志,上下齊心,而阻帶江湖,不可倉卒制也!」)
劉曄的話也說明,曹丕南征孫權,實際上是比較倉促的決定。
而與曹丕南征的倉促相比,孫權方面似乎是早有準備。
東路方面,孫權以呂范等人抵禦曹休等人的進攻;中路朱桓抵抗宿將曹仁;西路朱然死守江陵。
這場戰役的結果,也正如劉曄所料,東路軍魏軍取得了一定優勢,中路軍曹仁被朱桓打得大敗,而西路朱然成功的守住了江陵,曹真等人只是與之相持。
不久,魏軍就遭遇了瘟疫,而不得不退兵。
戰役進行中,董昭曾評價西路戰事說,先帝曹操智勇過人,用兵都不曾如此輕率(武皇帝智勇過人,而用兵畏敵,不敢輕之若此也),而從曹丕的回答來看,他已有退兵之意。
進而無功,便想撤退。這種感覺,是不是很像,情緒激動做出決定,而第二天冷靜下來又懊悔了的狀況。
所以,曹丕並沒有在夷陵之戰後窮追大敗的劉備,卻選擇攻打吳國。
但事實上,雖然沒有勝利,但曹丕的進攻成功阻止了東吳繼續擴大戰果,佔據蜀地,沒有使得情況進一步惡化,也算是歪打正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