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是劉備最大的敗筆,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或能拿下曹魏!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夷陵之戰的起因是東吳破壞蜀吳兩國的聯盟,與魏國勾結一起出兵攻打荊州。當時,關羽正在征戰樊城,形勢一片大好,擒於禁,斬龐德,一時威鎮華夏。若能一舉攻下樊城,將為蜀國開拓大量的疆土,還可以給魏國以震懾。
東吳孫權眼見關羽越戰越勇,也憂東吳寸土未得,又對劉備久借荊州不還氣惱,情緒極其複雜。這時,曹操派使臣來勸說東吳聯盟,讓孫權出兵荊州,解樊城之危,事後把荊州之地盡歸東吳所有。
孫權雖然心動,還是畏懼魏國的強大,還想著給蜀國一個機會。遂派人去問關羽,能不能讓自己兒子娶關羽的女兒結成兒女親家?哪知道關羽一口回絕,還說我們家的虎女怎麼可能嫁給你們家的犬子?這一下,可真惹怒了孫權,立刻同意曹操配合魏國的進攻。
瑾曰:「特來求結兩家之好:吾主吳侯有一子,甚聰明;聞將軍有一女,特來求親。兩家結好,併力破曹。此誠美事,請君侯思之。」雲長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遂喚左右逐出。
最後的結果是蜀國丟失荊州,關羽父子被殺,而劉備為給關羽報仇要發動夷陵之戰。
若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他的75萬大軍能不能拿下關中和長安,我認為是有極大可能的,我們來分析一下理由:
一、劉備若沒有發動夷陵之戰,蜀國將不會國力受損,劉備也歷練成為一位成熟的君王,他將帶領蜀國走向新的輝煌。
劉備活著時,在蜀國能震懾各方面的勢力,那時的蜀國更加團結。若他沒有發動夷陵之戰,他就不可能那麼快死在白帝城,只要他還活著,蜀國各方力量會更有積極性,特別是軍隊力量,將領都服他,他可以帶他們去攻打關中之地,打到長安。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劉備若放棄夷陵之戰,他將成為一個合格的君王,不受個人的情感影響,以國家大義為重,以天下為重,蜀國的整個精神面貌會發生改變,會更具有雄霸天下的氣勢。
而且不去攻打東吳,劉備手下的將領也還活著,也不至於讓蜀國後期陷於無將可用的境地,蜀國的軍事力量也會更加強大,能在戰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魏國新主上位,國內動盪,若劉備以攻擊東吳之兵攻打關中,有很大可能性成功。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蜀國的軍事力量還是完備的。雖然當時魏國的國力要更強大一些,但魏國的戰線拉得更長,要面對蜀國、東吳,還要與少數民族的烏桓、鮮卑、匈奴作戰,能拿出來對付蜀國的兵力也不是很多。
從後面諸葛亮五次北伐的過程來看,也驗證了這個說法。魏國能拿出來對付蜀國的兵力很有限,計策也並不多,並沒有更好的辦法消滅蜀國,要不是鄧艾出奇兵,蜀國還不會敗亡。
通過這些細節,可以看出,蜀國若是能保持未打夷陵之戰前的完整兵力,轉頭去攻取關中之地,拿到長安城,成功的可能性極其大。
如是再更好的利用魏國國內的動盪,拉攏一些受魏國朝廷打壓的人,長安城唾手可得。
三,若劉備不打夷陵之戰,他和東吳就會合解,兩國的聯盟也會更牢固,兩國同時攻打魏國,會使戰果更大化。
沒有夷陵之戰,那就預示著東吳提出的條件,蜀國接受了。蜀國可以得到荊州,而且和東吳將重新結盟,這種新的聯盟將比過去面和心不和的結盟更加牢固,這將給魏國致命一擊,將改變整個三國的局勢。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集合蜀國和東吳全部的力量攻打魏國,魏國也會很頭痛,這場三國的拉鋸戰也會歷時更久。就算魏國是一頭雄獅,也會被蜀國和東吳兩頭餓狼撕扯和吞食。這場戰爭,往長遠來說,可能會更有利於蜀國和東吳。
而且沒有夷陵之戰,就沒有消耗,蜀吳兩國之間的國力和軍事力量都會更加強大。在共同征討魏國時,更具有成功性,會給魏國的防線帶來更大的壓力。
所以,沒有夷陵之戰,蜀國的軍力會更加強大,而國內的勢力也會更加團結,當所有人都把勁往一處使的時候,想攻取關中,得到長安城,會更加簡單一些,也更有可能性一些。只是歷史不可能倒退,劉備還是決定打這一場仗,把蜀國拖入深淵,也是蜀國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