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七月,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揮兵攻打東吳孫權。孫權向劉備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稱臣,避免兩線作戰,一面任命陸遜為總指揮率軍應戰。陸遜與劉備相持七八個月後,最終於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
赤壁之戰後,魏、吳、蜀三國鼎立的局面逐漸形成。西蜀和東吳圍繞荊州的歸屬問題,展開了長期的爭奪戰,雙方矛盾加深。建安二十四年,蜀漢荊州守將關羽率軍北攻襄陽、樊城,與曹軍大戰,孫權乘機派呂蒙偷襲關羽的後方江陵。關羽聞訊率軍回救,兵敗被殺,孫權佔領了荊州。
黃初元年,曹丕代漢稱帝,建立曹魏。章武元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劉備稱帝后,為了給關羽報仇,奪回荊州,準備大舉伐吳。諸葛亮、趙雲等人對劉備此舉不持贊同意見,認為曹魏是國賊,而孫權不是。現在曹操雖死,但曹丕篡漢,正好應該順應民心去討伐凶逆。從目前的局勢看,大舉伐吳對蜀漢是不利的。持這種意見的人還有許多,他們也都再三勸諫劉備不要出兵伐吳。此時的劉備已然做了皇帝,既志得意滿,又報仇心切,根本聽不進去眾人的意見,他固執己見,決意伐吳。
這年七月,劉備親率五六萬大軍,大舉伐吳。孫權面對劉備強大的攻勢,為了保證荊州不再失守,將都城從建業遷到了武昌。同時,任命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五萬人抵禦蜀軍。同時又遣使向曹丕稱臣修好,以避免兩線作戰。
劉備在東進的過程中,又得知了張飛被殺的消息。而且殺害張飛的張達、范強又投奔了孫權。劉備聽罷,猶如火上澆油,更加堅定了他伐吳的決心。孫權雖然佔領了荊州,但他仍不願意破壞業已形成的孫劉聯盟。他得知此事後,曾派遣使臣向劉備求和,南郡太守諸葛瑾也給劉備寫信,勸他罷兵,但都被劉備拒絕了。
劉備首先派遣吳班、馮習率先頭部隊,在巫縣擊敗吳軍,佔領了秭歸。治中從事黃權勸說劉備應坐鎮後方,劉備不聽,以黃權為鎮北將軍,駐紮長江北岸,自己親率大軍繼續向長江南岸進發。同時,劉備還派侍中馬良到武陵,聯絡當地少數民族首領沙摩柯起兵協助作戰。
吳軍大都督陸遜雖然年輕,但沉著冷靜,機智勇敢。他認真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實力以及地形等情況,認為劉備率軍東下,銳氣正盛,求勝心切,而且居高守險,難以立即攻破,吳軍應該避其鋒芒,等待時機,後發制人。當時,吳軍將領們都不理解陸遜的意圖,認為陸遜年輕膽小,十分不滿。在陸遜的耐心勸說下,終於說服了眾將。陸遜命令吳軍退出山地,將數百里的山地留給了蜀軍,把軍隊後撤到猇亭一帶,等待蜀軍的到來。
章武二年正月,吳班、陳式的水軍已進入夷陵地區,在長江兩岸駐紮。劉備沒有料到陸遜會採取堅守不戰的戰略,不得已在巫峽、建平至夷陵一線數百里的土地上設立了數十座營寨,犯了兵家大忌。從正月到六月,雙方相持不決。劉備為求速戰,派人到陣前罵陣,陸遜毫不理睬。
為了引誘吳軍出戰,劉備又派吳班率數千兵馬在平地紮營,還在山谷中埋伏了8000人馬。吳軍將領紛紛要求出兵,陸遜識破了劉備的計策,穩住軍心,仍然堅守不戰。此時正值暑熱季節,蜀軍將士酷熱難耐,加之兵力分散,運糧困難,軍心開始渙散。劉備無奈,只得將水軍轉移陸上,在深山密林中紮營,等到秋後再發動進攻。此時,陸遜認為反攻的時機到了。陸遜首先向蜀軍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進攻,雖然沒有取勝,陸遜卻從中找到了擊敗蜀軍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火攻。
一天夜裡,天氣像往常一樣,依然潮濕悶熱。疲憊不堪的蜀軍懶散地沉入夢鄉。劉備在大營中煩躁不安,久久難以入睡。他不知道,災難正在一步一步向自己逼近。陸遜命令士卒們每人各帶茅草一把,乘著沉沉的夜色,做好放火焚燒蜀軍營寨的一切準備。一聲令下,所有到達蜀軍營寨的吳兵一齊點火。剎那間,火借風勢,蜀軍營寨被熊熊烈火吞噬了。數百里的聯營變成了一條火蛇,拚命地掙扎著。
陸遜乘蜀軍大亂之際發起了大規模進攻,朱然率軍率先突破蜀軍前鋒,與韓當所部切斷蜀軍退路。潘璋率兵擊敗蜀軍馮習率領的軍隊。諸葛瑾、駱統、周胤等配合陸遜的主力在猇亭向蜀軍發起攻擊。吳軍連破蜀軍營寨40餘座,並用水軍截斷了蜀軍長江兩岸的聯繫。蜀將張南、馮習和少數民族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投降了吳軍。
劉備倉皇逃遁到夷陵西北的馬鞍山,部署軍隊,憑險自衛。陸遜集中兵力從四面圍攻,蜀軍再次被殺得大敗,車船、器械及其他軍用物資喪失殆盡,數萬將士喋血沙場。劉備乘夜突圍,逃到白帝城,暫避一時。鎮北將軍黃權在長江北岸防禦魏軍,劉備戰敗後,黃權的歸路為吳軍所截斷,不得已率眾降曹。劉備逃到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陸遜顧忌曹魏乘機偷襲後方,不宜深入蜀境,下令撤兵。
建興元年,兵敗白帝城的劉備由於在夷陵之戰中遭到重創,一病不起。他自知不久於人世,便將諸葛亮等人請到白帝城托付後事。四月,劉備在白帝城永安宮病逝。夷陵之戰,以吳軍取勝告終。由於劉備的固執,葬送了自己和數萬將士的性命,葬送了來之不易的孫劉聯盟,葬送了諸葛亮苦心經營的三國鼎立局面、也為偏安一隅的蜀漢政權敲響了喪鐘。
夷陵之戰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第一,蜀國的大軍就人數來說並不佔什麼優勢的。而小說之中說什麼七十萬大軍,那只是小說作者為了可看性而誇大其詞而已。事實上孫權上書曹丕,想要讓曹丕幫忙抵抗劉備的時候,也只是說劉備有幾萬人而已,這還是為了讓曹丕出兵而故意多說了。而根據《蜀記》的記載,司馬昭滅蜀國的時候蜀國一共才十萬的兵力。按照彰武元年也就是221年蜀國記載的人口才九十萬人而已。而且蜀國還要擔心魏國的突襲,所以說那時候蜀國能出動的兵力最多也就幾萬而已,和吳國出動的兵力應該是差不多的,這樣算起來,蜀國的兵力兵力並不佔什麼優勢。
第二,就是這個時候劉備手下能出動的將領已經不多了。劉備在夷陵之戰的時候,關羽已經被殺,張飛也因為隨意毆打手下,被手下殺掉。黃忠也在公元220年就病死了。這個時候劉備的五虎上將只剩下馬超和趙雲兩個人了,還有一個大將魏延。其中馬超要坐鎮西羌,因為只有他才能鎮得住西羌。趙雲因為多次勸阻劉備攻打東吳,所以這時候劉備就不喜歡他了,讓他去後方接應。至於另一個大將魏延呢,被派往鎮守漢中地盤了。所以說這個時候劉備攻打吳國,手下是沒有什麼厲害的將領的。
至於第三個,就是準備不足。雖說劉備早就想要攻打東吳了,但是做的準備工作還是不太足。從蜀國到吳國,中間隔著川東大巴山,大巴山斜貫長江南北,崇山峻嶺,河谷深切,地形複雜。軍隊是過去了,可是糧草等綴重可不是那麼容易過去的,說以說運糧這件很關鍵的是就出問題了,蜀國要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才能供應前線。還有就是水軍的準備,太差了。有沒有一支強大的水軍,是能不能大敗吳國的關鍵,在夷陵之戰可以看出來,蜀國的水軍和吳國的水軍差的太遠了。反過來看孫權,早就做好了被攻打的準備了,所以說準備方面,蜀國差的太遠了。
第四,就是劉備的自身原因了,他驕傲了。在開始的時候,蜀國士氣非常的高昂,可以說是百戰百勝。在彰武元年即221年的時候,蜀國軍隊一直在打勝仗,把陸遜等人打得落荒而逃,接連攻下很多的城池。下一年,又攻下了很多城池。又有吳國的很多人響應,背叛吳國而投靠蜀國,在這裡雖說又陸遜故意打敗仗的原因,但是也能證明這個時候蜀軍是很強的。
這樣連續的勝利讓劉備變得驕傲,變得輕敵。再有就是,古語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陸遜就是等的這個機會,這個劉備因為驕傲,輕敵而心生懈怠而沒有防備的機會。這個機會被陸遜抓住了,說以放火燒了劉備的大營,最終導致夷陵之戰大敗,劉備只能逃往白帝城。
綜上所述,劉備在夷陵之戰之所以失敗,是有很多的原因的:兵力不佔優勢、缺少能征擅戰的將領、準備嚴重不足、水軍戰力差距太大。還有就是劉備驕傲了,輕敵鬆懈了。但是小編認為劉備雖然有問題,但這次夷陵之敗的原因絕對不只是因為劉備的不知兵。劉備這一生能有如此成就,又怎會連兵都不知。
東吳從夷陵之戰的勝利中得到了什麼?
第一,戰爭方面。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劉備東進的目的一是為關羽報仇,二是佔領荊州,劉備並沒有七十萬大軍,而吳國也沒有二十萬大軍,兵力比並非3.5:1如此懸殊,雙方兵力基本都在五萬上下,算是持平。而根據《資治通鑒》的記載「備進兵秭歸,兵四萬餘」可以見得,甚至作為進攻方的蜀漢兵力還略少一些,加上蜀軍沒有靠譜的軍師,沒有合適的大將,而東吳以陸遜不遜於當年周瑜的才幹和謀略,在水軍優勢的情況下,擊敗進攻方的劉備並不困難,所以火燒連營取得最後的勝利也在預料之中。
那麼單就戰爭角度而言,東吳成功阻止了蜀漢達成其克復荊州的戰略目標,並且成功殲滅蜀漢軍隊主力,取得了戰爭勝利,保住了荊州四郡,也挫敗了蜀漢的野心使其不敢也無力再次東進。可以說,此戰為東吳爭取到了相對安定的地緣環境。
第二,政治方面。有些讀過歷史的朋友一直感覺夷陵之戰損害了吳國和蜀國的關係,對興復漢室不利,但殊不知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你就已經被《三國演義》洗了腦,失去了作為歷史研究者的客觀。因為三國中,只有蜀國的戰略思想是北伐抗魏,興復漢室,東邊的吳國從來就沒這麼想過,而且恰恰相反,人家就想在江東安安穩穩待著,我不打誰誰也別打我。至於損害實力這點,筆者更不認同,東吳的實力並沒有被實質性削弱,反而在此戰後獲得了無形的增強。
大家可以好好讀讀之後的三國歷史,蜀漢和東吳之間再也沒有過戰爭,連摩擦都沒有。而且就在僅僅一年之後,劉備去世,劉禪繼位,東吳立刻和蜀漢完成了二次結盟,此後的四十多年一直沒出任何問題,直到蜀漢滅亡。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夷陵之戰後的吳蜀二次聯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同盟,遠比第一次劉備心懷鬼胎,遮遮掩掩,四處找空子鑽來的實際,因而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階段性結論,夷陵之戰,並沒有損害吳國蜀國的關係,相反,還促進並鞏固了之後的吳蜀二次聯盟。
第三,國策方面。這點其實很關鍵,東吳政權在孫策死後就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當初孫策活著的時候想著的是逐鹿中原,一統天下,而孫策死後,孫權繼位,提出的指導綱領是「固守三江之險,靜觀中原之變」,而魯肅在之後更完善了這個大戰略的戰術細節,即「進可橫掃中原,退可雄霸一方」,說白了人家東吳的國策跟進攻沒有啥關係,屬於積極防禦戰略。
當然人家也有這麼做的資本,一是有地利「三江之險」,二是兵力充足「帶甲百萬」,還有水軍優勢,最後整個國家心態良好「江漢為池,何懼之有」,就是倆字,不怕。說到底,東吳國策歸結起來就是一個字「耗」,耗到你們內亂,耗到你們撐不住來打我,打我你也打不過,以逸待勞,積極防禦,最後至少也能保住自己一畝三分地。所以在國策上,夷陵之戰也未能改變東吳的國策,相反,夷陵之戰的整個過程都是東吳自身戰略戰術思想的具現化,因此,此戰更加堅定了東吳上下對國策的貫徹和實施,提高了凝聚力。
第四,地緣方面。在劉備借荊州以後,曹魏攻打東吳走的是廬江到合肥再南下的線路,對東吳而言,和北方的龐然大物硬碰硬十分危險,一有閃失必定就是亡國,比如赤壁,比如建安十九年的曹操親征,都很危險,不過還好,三軍用命,軍師靠譜,沒出岔子,但是這危險的地緣環境也確實讓當年的東吳沒什麼發揮空間。但自從建安二十四年奪取荊州以後,北方的曹魏大軍就算是傾力南下,東吳也沒有亡國危機了,為什麼呢?因為魏國必須兩線進攻才可能有戰果,但兩線進攻的絕大部分結果就是沒有結果,畢竟神如郭嘉的謀士參謀,曹魏政權也沒出來第二個。
而如果蜀國進攻,在孫權沒有江陵之前,關羽從江陵帶兵出征,優哉游哉江上漂一天就能打到孫權行轅,但在江陵歸屬東吳以後,劉備就算是東征,也得出川,先過三峽天險,然後才能順流而下,這可不是一天兩天才能做到的事情,而這個時間足夠東吳做出預警和反應了。因此在地緣上,夷陵之戰鞏固了東吳政權對江陵要地的控制,使其地緣優勢相對明顯,在其積極防禦的戰略指導思想下,可保國土不失,政權不亡。所以,夷陵之戰對於東吳而言,積極意義極大,百害無一利的觀點並不正確。
夷陵之戰的勝利不僅使東吳鞏固了優越的地緣條件,也打消了蜀漢對荊州的野心,而且鞏固荊州尤其是江陵一帶還使魏國對東吳的南侵變得困難重重,同時,此役的勝利使東吳君臣上下對既定國策方針的貫徹和執行力更上一層樓,也為東吳政權此後幾十年的延續和穩定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