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有詞,「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即三國的三大英雄:曹操、劉備、孫權。三分天下後,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司馬氏攫取了曹魏的權力,並短暫地統一了天下
三國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司馬昭為何會立司馬炎為儲,今天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宗法制,是以國家制度的方式通過嫡庶、親疏等標準解決諸子、諸弟間的繼承
三國之事始於東漢末年紛爭,自劉秀開國創建東漢至三國開端已近200年時間,東漢(因劉秀所建王朝都城在洛陽,相對於劉邦建立西漢時的都城長安地理上屬於東面,所以史學家也稱之為
曹操,司馬昭都是很有能力的人,都窺視著皇位。不僅是他們,所擁用大權者無一不向權力的巔峰看齊,毫無疑問權力的吸引力是何其大。曹操一生打下來的魏國、司馬昭辛苦打下來的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在後三國時期,魏國獨大,蜀國和東吳皆不可與之相比。而在這魏國之中,看似一派祥和,其實卻暗流湧動。尤其是在魏明帝曹睿歸天之後,太傅司馬懿和
很多人都不瞭解西晉滅吳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公元263年,魏滅蜀,公元280年,西晉滅吳,同樣都為偏安之國,為何統一之路卻如此艱辛?蜀國滅亡時,司馬昭為何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司馬懿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三國時期有一對非常有名的兄弟,哥哥繼承父親衣缽,弟弟接過哥哥的班子,這對兄弟就是司馬師和
夏侯玄走上刑場,懊悔不和夏侯霸一起投蜀嗎?也許他並不懊悔,不過這一天是遲早要來的吧。 夏侯玄臨死時面不改色臨危不懼,在東市斬首,享年四十六歲。 夏侯玄的擔憂 根據《魏略
熟讀三國歷史的都知道,曹操奮鬥一生的成果最後是被司馬懿給竊取了,但當時的司馬懿已經年老體衰了,對於篡權奪位來說算是有心無力啊,不過其兒子司馬師與司馬昭卻沒有像曹操
《三國演義》作者將大部分的筆墨都放在描寫劉備、曹操和孫權爭奪天下政權的故事歷程上,這三家有時候為了共同的利益聯合,有時候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不得不暫時屈服,有時候又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誅殺曹爽,獨掌曹魏大權。三年後,司馬懿去世,長子司馬師繼承其父的地位,掌管曹魏軍政大事。但是我們知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見次子司馬昭也
你真的瞭解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面對權力的誘惑,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為啥沒有手足相殘,甚至還無比和諧?那是因為時候未成熟,還沒到
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馬懿與張春華的次子,司馬師的弟弟,西晉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父
司馬昭之心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話,比喻某個人狼子野心,出處是三國曹魏的司馬昭在其兄長死後獨攬朝政,讓人覺得他有謀朝篡位的跡象。當時的魏帝曹髦因為權力被架空,很忌憚司
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劉禪投降後,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元263年,鄧艾攻打蜀地腹地,在綿竹擊敗諸葛瞻,劉禪聽到諸葛瞻失敗的消息,驚慌失措。他立即召集在成都的所
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馬懿與張春華的次子,司馬師的弟弟,西晉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父
劉禪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亂世之中出英雄,能讓我率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三國時期,英雄豪傑層出不窮。出現了劉備、曹操、孫權三位都有能力
在魏、蜀、吳三國中,魏國地廣人多,經濟發展快,實力最強,但大權卻逐漸落入到馬氏家族的手中。曹丕建立魏國時,得到了大將司馬懿的支持,曹丕死後,司馬懿和他的兒子司馬師
三國時,漢中隸屬於蜀漢政權。魏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漢,分梁、益二州,梁州領八郡,治於南鄭。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公元217年,曹操見劉備已經
司馬昭弒君,是三國時曹魏甘露五年五月(260年6月)發生於曹魏都城洛陽的重要歷史事件。公元260年,曹魏皇帝曹髦欲討伐司馬昭,卻因王沈、王業的背叛而洩密,其本人被司馬昭的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