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的起因是什麼 該戰的劉備影響有多大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夷陵之戰的起因是什麼 該戰的劉備影響有多大

還不知道:夷陵之戰的起因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夷陵之戰是蜀國與吳國展開的一場大規模戰役,這一場戰爭是三國「三大戰役」中最後一場,對歷史的影響非常大。不過這一場戰爭有很多疑點,為什麼會爆發夷陵之戰?劉備是要為兄弟報仇還是想奪取荊州?劉備到底帶了多少人參戰?劉備為什麼要連營?今天小編帶大家分析這幾個問題,看看真相到底是什麼?

夷陵之戰的起因

赤壁之戰過後,劉備就抓緊佔領了南郡、武陵等一部分荊州地區,導致原本的孫劉聯盟出現裂痕。孫權也派人討要過荊州,但是魯肅、諸葛瑾等人以聯盟抗曹為由勸雙方和平瓜分荊州。最終結果就是以湘水為界限,南郡、武陵、零陵郡以西的地區歸劉備,而長沙、江夏、桂陽郡以東的地區歸東吳。這個協議的建立背景是北方(曹操)的威脅太大了,雙方誰也不能獨自解決來自北方(曹)的威脅,所以劉備和孫權都暫時妥協了。對於吳國來說,心不甘情不願;對於蜀國來說,進不能退不甘。雙方都有怨氣,所以爆發戰爭只是時間問題,日後呂蒙偷襲荊州、劉備發動東征就是例子。

之後東吳趁關羽北伐時奪回了荊州,而劉備得知後就開始東征。劉備稱帝才三個月就慌裡慌張發動東征,為什麼?只是單純的為關羽報仇嗎?後世很多人說劉備是為了面子強行發動戰爭的,但事實顯然沒這麼簡單。縱觀劉備一生,他的戰略眼光極其精準。為了奪取漢中,蜀漢陷入男子征戰女子運糧的地步。為什麼劉備要死磕漢中?那是因為漢中是蜀漢的北大門,失去漢中那麼蜀道天險不攻自破,蜀漢政權岌岌可危。

同理,荊州也是一樣。要想據守西川,那就需要佔據江陵、巫山等地。關羽在荊州經營多年,根基十分深厚。荊州在,那麼蜀國東南一帶無憂;荊州無,那麼蜀國東南一帶無險可守。軍事位置這是一個因素,另一個因素就是人文因素。蜀漢的統治集團也分派系,主要派系就是荊州派(過江龍)、益州派(地頭蛇)、東洲派(因為沒有根基,所以始終不如其他兩派)。荊州在,那麼荊州派還能和益州派平起平坐。如果荊州沒了,那麼荊州派的地位肯定會下降。事實上之後發生的事情也證明了這點,劉備死後,荊州派首領諸葛亮北伐時東洲派的李嚴運輸糧草不利,導致北伐無功而返。荊州派首領諸葛亮死後,鄧艾伐蜀時益州派並未強烈抵抗,所以蜀漢只能依賴荊州派以及曹魏降將,而且益州派的譙周力排眾議勸劉禪投降。

現在明白為什麼丞相沒有力勸劉備停止東征嗎?因為荊州對蜀漢來說太重要了。《隆中對》克服中原的前提就是佔據荊州,如果沒有荊州那麼《隆中對》就成了紙上談兵。當然只考慮荊州的重要性還不夠,東吳和劉備都要考慮曹魏的態度,接下來我們看看曹魏的態度如何。

曹魏態度

孫權要考慮蜀漢和曹魏會不會結盟然後針對東吳,劉備要考慮曹魏會不會趁蜀漢和東吳開戰時偷襲漢中,但這兩個人多慮了,因為曹丕根本沒這個想法。劉備伐吳時,東吳向魏國求援,並且主動投降稱臣。面對東吳的求援,曹丕心裡也拿不定注意,所以召集群臣商議。對於這件事曹操內部意見也不統一,主要意見有兩個,一個是王朗提出來的坐山觀虎鬥的意見,另一個就是劉曄提出來的趁機滅吳的意見。王朗認為應該等東吳和蜀漢打到精疲力盡的時候,坐收漁翁之利。劉曄認為應該抓住這個時機,和劉備一起瓜分吳國。

如圖所示,曹魏大部分兵力都是在防範東吳的,只有張郃在西安防範蜀漢北伐。從地圖上看曹魏偷襲蜀漢是不太現實的,第一東部軍隊距離較遠只靠張郃顯然沒戲;第二東部軍隊調往蜀漢時劉備有充足時間撤軍,所以大概率無功而返。而曹丕繼位之後就和東吳有摩擦,夏侯惇去世之後曹休還直接燒了孫權的蕪湖營,夷陵之戰前幾個月曹仁還從孫權手裡奪回了襄陽,原本關係就不好,現在有了機會怎麼能不抓住?所以劉曄建議趁機伐吳,可惜曹丕採納了王朗的意見,選擇了坐觀。

雙方參戰將軍及兵力對比

東吳

東吳的兵力非常好考證,因為史書明確說了,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督將軍朱然、潘璋、徐盛、孫桓、宋謙、韓當等五萬人拒之。東吳的將軍基本上都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但是因此蔑視陸遜,不聽陸遜的調遣,以至於孫桓被蜀軍先鋒擊敗。東吳的問題就在於陸遜壓制不住諸將,但是優勢在於將軍都有著豐富的經驗。

但是東吳還有兩個問題,那就是來自曹魏、蠻夷的威脅。潘璋鎮守當陽其實就是避免曹魏從襄陽南下,而步騭率領萬人前往桂陽其實就是為了避免蠻夷叛吳的事態擴大。東吳的問題就在於指揮層有內部矛盾,而且各地的蠻夷、曹魏都蠢蠢欲動,倘若與蜀漢僵持時間久一點,那麼這些問題都會迅速放大,東吳的結局可想而知。

劉備

劉備的兵力不好考證,目前主流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是有8萬,另一種說是有5萬左右。首先說劉備有八萬人的證據是「殺其兵八萬人 , 備僅以身免」(《溥子》),按照孤證不立案的規矩,這個說法是不能被確認的,因為並沒有史料來佐證這一條記載。

《文帝紀》:「孫權上書: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這是孫權向曹丕求援時說的話,意思就是劉備支黨四萬人。

《三國誌·吳主傳》:「蜀軍分據險地,前後五十餘營,遜隨輕重以兵應拒。」這意思是說蜀軍一共有五十多個營地,陸遜在和蜀軍對峙。

東漢至三國時期,一個營地普遍為一千人左右,五十多個營地也就是五萬人左右,這一條記載與孫權所言相差無幾。另外其他史書都沒有記載殺敵八萬人的記錄,反而是頻繁記載殺敵萬餘的記錄,在沒有更多史料之前,五萬人左右的說服力顯然要比八萬人的說服力更大。

首先劉備在兵力上就不佔有什麼優勢,而且將軍也略遜一籌。關羽、張飛、黃忠等人已經死了,馬超、趙雲在防範隴右、魏延鎮守漢中,這些一流將軍是不能動的,而剩下的就是一些二流將軍。劉備出征時帶著黃權(益州人)、廖化(荊州襄陽人)、馬良(荊州襄陽人)、馮習(荊州人)、張南(自荊州時就跟了劉邦)、傅肜(荊州義陽人)、沙摩柯(蠻夷人)等,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荊州本地人,為什麼要帶這些人?很明顯,這是想讓他們同仇敵愾,一起針對東吳。而且有些將軍在荊州是有根基的,還能發動一下荊州的父老鄉親為蜀軍助力。這些人雖然可以同仇敵愾,但是並沒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這也是蜀漢的一個弱點。

夷陵之戰爆發,陸遜火燒連營

正月,劉備帶兵大舉伐吳,兵出秭歸。隨後東吳派陸遜帶兵拒之,陸遜經過分析最終決定誘敵深入,雙方在夷陵地區展開了對峙。

如圖所示,陸遜最初在夷陵與劉備對峙,之後退守猇亭。劉備多次挑釁陸遜軍隊,但是陸遜卻不予理睬,反而是一直堅守。最後因為天氣炎熱,劉備讓自己的部隊駐紮在山林地區。

在這裡有個大問題,那就是劉備到底有沒有連營?連營的說法出自《文帝紀》:「初,帝(曹丕)聞備兵東下,與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里。」這句話的意思是曹丕聽說劉備連營七百里,然後對抗孫權。首先這是曹丕聽說,其次《劉備傳》、《陸遜傳》都沒有記載連營的事情,《陸遜傳》記載為:備從巫峽、建平連圍至夷陵,立數十屯。這裡記載的是劉備部隊合圍至夷陵,而不是連營。後世紛紛質疑劉備為什麼那麼傻,為什麼把連營七百里?事實上劉備根本就沒有連營七百里。

劉備的水軍有兩部分,一部分是以吳班為首駐紮在夷陵地區,這是為了保護劉備的糧道;另一部分就是以黃權為首駐紮在江北地區,這是為了吸引陸遜並且防範曹魏。而劉備主力的目標並不是陸遜,而是孫桓。史書記載孫桓被劉備包圍,向陸遜請求支援(《陸遜傳》:孫桓別討備前鋒於夷道,為備所圍)。如圖所示,孫桓駐守地方為夷道,劉備為什麼包圍夷道?很明顯,這是要打通夷道,然後直奔陸遜後方,與黃權部隊一起圍剿陸遜。後世質疑劉備為什麼不用水軍直搗建業?很明顯,劉備有自己的規劃,他想要一舉殲滅陸遜部隊,然後再直搗建業。如果黃權水軍直搗建業,那麼危險太高,與東吳比水軍這無異於班門弄斧。

劉備是2月包圍夷道的,但是一直到6月時期陸遜才開始反攻,為什麼要選擇6月反攻?很簡單,因為南方梅雨季節過後才開始進入炎夏。如果在梅雨季節反攻,那麼火攻很有可能不成,因為會下雨,所以避過雨季發動火攻很有必要。之後陸遜攻破劉備的水軍防線,然後火攻劉備軍隊的營地,而劉備開始大逃亡。最後在趙雲等人的援救下劉備退至白帝城,夷陵之戰以劉備失敗而告終。

戰爭影響

赤壁之戰過後劉備迅速發展,而孫權也在加強鞏固統治,北方的曹操一時間無力南下,這是為三分局面奠定了基礎。但是夷陵之戰結束過後,蜀漢實力大損,只能龜縮於益州。但是因為益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所以蜀漢自保仍舊沒問題。曹丕時期大軍駐紮在東吳方向,顯然是垂涎東吳的地盤,東吳並沒有蜀漢的地理條件,所以北方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因此夷陵之戰過後,孫權立馬張羅著修復孫劉聯盟的關係。蜀漢無力擴張,孫權想要自保,兩者之間形成了一個較為堅固的聯盟,這個聯盟要比赤壁之戰時的聯盟要穩固的多,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確立,從而導致三國陷入長期的對峙時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