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以賣草鞋為生的劉備一直聲稱自己是漢皇族後裔,同時他也以「興復漢室」為政治口號並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公元221年,劉備兄在成都開創了蜀國,史稱其為昭烈皇帝。然而他做了皇帝後並沒有想著討伐曹魏,而他做的第一件大事情卻是興兵伐吳。最讓人鬱悶的是,劉備還打輸了並最終病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公元219年,關二爺領著荊州兵前去攻打曹魏,結果一不留神弄了個兵敗被斬的悲劇結局。劉、關、張3人曾一個頭磕在地上,他們情同手足,勝似親兄弟。二爺的死讓劉備痛不欲生,因此吳蜀反目也在情理之中。
65歲高齡的劉備親自帶著4萬(演義裡誇大了說有75萬)蜀軍前去討伐吳國,而孫權也派出了陸遜以5萬吳兵在夷陵抵擋。雙方耗了1年,結果劉備被人一把大火燒得大敗,最終他也病死在了白帝城。劉備的失敗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個就是他所帶去的武將非常不給力。
《三國演義》裡說,劉備帶了五虎將之一的老黃忠、關興、張苞這3位一流猛將前去報仇。其實那是文學作品的誇張,歷史上黃忠在吳蜀交兵前夕就病死了,而關興、張苞就沒上過戰場。據《三國誌》記載,劉備只帶了張南、馮習、傅彤、吳班等二、三線武將前往。
這些人以前在蜀國基本上沒啥存在感,軍事能力不強,因此沒有猛將的劉備想贏吳兵也不是件易事。當時蜀國的五虎將雖然沒了關羽、張飛、黃忠,但是也有趙雲、馬超二虎將存在,同時還有魏延這樣的一流大將。然而劉備卻沒有帶這些人在前線。
假如劉備能夠帶他們前去討伐吳國,也許戰爭的結果又是一個局面。那麼當時劉備為何不帶這些猛將前去征討孫權呢?其中原因還真有些尷尬。雖然當時蜀國的荊州地盤沒了,但其領土還有益州與漢中地區。漢中是蜀國的北大門,是曹魏攻蜀的第一個要塞,因此其對於蜀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魏延是漢中太守,負責鎮守蜀國的北方門戶。據史料記載,魏延多次擊退了魏國的侵擾。若換成其他人鎮守,很可能玩不轉,甚至還有丟掉漢中這個重鎮的可能。所以魏猛男需要看住蜀國的門戶,他不可能前去討伐吳國。
馬超是蜀國有名的將領,其武藝可以與張飛一較長短。如果劉備帶了他前去征吳,對於戰爭非常有用。可是當時西蜀的重地陽平關也需要人看守,所以馬超脫不了身。演義裡,司馬懿曾用了五路大軍攻蜀,其中一路就是攻打陽平關,然而諸葛亮把馬超往那一擺,直接就嚇退了敵兵。
從這裡來看,劉備也不敢帶這位虎將前去。趙雲英勇善戰,民間傳說他是劉備的「四弟」,可這次蜀國討伐吳國也沒有把他派到前線。原來當時劉備說要出兵報仇,趙雲第一個站了出來並表示反對。雖然趙子龍說的話句句在理,但劉備兄就是聽不進去,大概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忠言逆耳」了。
既然趙雲投了反對票,因此劉備就把這位勇將給弄到了後方當起了後勤隊長。這麼一來,趙雲沒能去前線也就說得通了。本來劉備只派出了4萬人,而吳兵有5萬之多,蜀國在人數上已處於劣勢。加上沒有五虎將、魏延這樣的一流猛將輔佐,劉備就更難贏吳國了。
由此來看,劉備沒有帶馬超、魏延前去也沒有太大問題。歸根到底,劉備的失敗在於蜀國人才匱乏。假如蜀國人才儲備多一些,那麼劉備就能帶更多的猛將前去討伐吳國,最終打勝仗的可能性就大多了。然而歷史是沒有如果的,劉備最終還是在夷陵讓陸遜給揍得大敗,最終鬱悶地在白帝城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