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劉備手下默默無為何名,而跳槽到孫權手下後,卻屢立奇功,威名赫赫,最終官階至吳國高官「太常」,他就是潘浚。在《三國演義》中第七十三回,王甫如此評價他:「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三國演義》中「多忌而好利」的潘浚顯然不是個好人,至少不能算是一個優秀的人才。但是,歷史上的潘浚與小說中的形象天壤之別,人家其實是剛正不阿,功勳卓著的一代豪傑。
潘浚字承明,荊州本地人,自幼跟隨名師學習,頗有才名。劉表發現不到三十歲的潘浚,就被任命為荊州的「江夏從事」,後又升任湘鄉縣令。劉備取得荊州後,任命潘浚為「治中從事」,主管文書文吏,約為副州長級別。級別雖然不算低,但權力其實不大。劉備取得取得巴蜀,稱漢中王,潘浚未再有陞遷。
治中從事是文職,潘浚沒有接觸蜀營高層為其出謀劃策的權力,所以他基本沒有建立功業的機會。假如沒有孫權,潘浚很可能就此默默無聞,直到終老。建安二十四年,東吳襲取荊州,關羽兵敗身死,荊州官吏以糜芳、傅士仁為首紛紛投降。潘浚卻稱病不起,沒有歸降孫權。後來是孫權親自去潘浚家請他出山,潘浚痛哭流涕,認為自己是敗軍之將,心中委屈不願投降,孫權親自為他擦淚,並說一番感人的話勸慰他,潘浚這才答應歸順東吳。
在主將兵敗身死,同僚上司紛紛倒戈,敵軍已經佔領領土的情況下,潘浚能堅守到最後一刻,並羞慚痛哭,他實在不能算是一個小人。陳壽在《三國誌》中如此評價潘浚:「潘浚公清割斷,……皆節概梗梗,有大丈夫格業。」
潘浚歸順孫權後,立刻得到了重用。孫權任命他為「輔軍中郎將,授以兵。」東吳的「授兵」意味著這個人步入孫氏集團將軍的行列,可以在軍事上建立功勳。孫權提拔潘浚正是看重這個人才。應該說,孫權打仗水平一般,但他識人用人的本事,十分高超。他任用周瑜擊敗曹操,任用呂蒙擊敗關羽,任用陸遜擊敗劉備,這次,他任用的潘浚也立下大功。
陸機的《辨亡論》就說:「(孫權)拔呂蒙於戎行,識潘浚於系虜。」夷陵之戰中,荊州南部的豪帥鼓動蠻夷呼應劉備,孫權十分擔憂,潘浚為孫權籌謀畫策,以少量兵力平定叛亂。後潘浚常年鎮守荊南,使得「群蠻衰弱,一方寧靜。」他又抑制豪強,痛斥朝中奸佞,獲得吳國上下的尊重。潘浚後官拜太常。所謂太常,是九卿之一的高官。
潘浚的華麗陞遷,是以一次「被迫跳槽」為契機完成的。一個被劉備忽視的人才,在孫權手下發揮巨大的能量,得以名垂青史。對於這一點,近代史學家何茲全先生就認為劉備對於潘浚的任用上不及孫權,沒能完全發掘潘浚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