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三國時代在歷史長河中無疑是波瀾壯闊的篇章。三國真實實力對比,魏蜀吳哪一國綜合國力最強?
我們從小都看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以至於對蜀漢的印象非常好。劉備一代明君,還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這樣的「五虎上將」。但是蜀漢真如《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這麼彪悍嗎?為什麼沒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為什麼沒能逐鹿中原、一統天下,反而龜縮在西南,最後還被鄧艾、鍾會這樣的後生晚輩給滅了呢?小說的虛構跟真實的歷史到底差了多少?
先從魏蜀吳三國領土來對比:
魏國當時的領土包括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徐州、兗州、豫州、司州、雍州、涼州等十個州,相當於今天河北、河南、山東、陝西、遼寧、山西、寧夏、甘肅,以及江蘇、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可能還包括內蒙古的一部分。總之長江以北地區,都是魏國的地盤。吳國當時的領土包括揚州、荊州、交州這三個州,其中揚州、荊州是和魏國共有。相當於今天江蘇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以及越南北部。地方雖然也不算小,但當時中國南方還沒有得到充分開發。
蜀國最可憐,當時領土只有一個益州,但益州面積相當大,包括現在的陝西南部、重慶、四川、貴州、雲南,以及廣西的一部分,統稱西南。我們可以輕易看出三國的實力對比:魏國最大,蜀國最小,吳國與蜀國的領土相加還沒有魏國面積大呢!
再從魏蜀吳三國人口來對比:
三國滅亡時人口分別是:魏國共66萬戶,443萬人;吳國52.3萬戶,230萬人;蜀國28萬戶,94萬人。這一對比更加明瞭,魏國人口兩倍於吳國,是蜀國的5倍。
再看士兵與官吏的數據對比:
魏國的士兵沒有明細數目,但保守估計也有40萬以上;吳國士兵23萬,官吏3.2萬;蜀國士兵10.2萬,官吏4萬。這一數據直接表明了三國軍事實力,而且蜀國人口雖然還不到吳國的一半,官吏人數卻超過了吳國,可想而知蜀漢的政府是多麼臃腫,行政效率和財政壓力都將構成執政者的難題。
再從軍隊性質方面對比:
魏國是中央集權,同時推行軍屯制,積極組建隸屬於國家的軍隊。吳國則相反,由於孫權父子在江南地區屬於外來政權,不得不跟當地的豪族勢力尋求合作,讓渡一部分權力給他們,造成豪族勢力過於強大,所以吳國的政治體制更近似於各大豪族的聯合政權。
蜀國最垃圾,劉備雖是漢室後裔,但出生並非豪族,大半生流浪、轉戰各地,他的軍隊則是一個流民聚合而成的武裝集團。而且,在蜀國的本地人看來,劉備的軍隊更是標準的外地人軍隊,蜀漢政權也屬於外地人政權,戰鬥力差,還不接地氣。
最後從人才上來對比:
據《三國演義》中所描述,蜀國人才濟濟,一流的文臣武將都投靠了劉備,其實實事並非如此。曹操用人,唯才是舉,曾三次下了求賢令,為魏國培養了至少兩代人才。何況魏國所佔據的中原和華北地區,本是人才匯聚之地。吳國地處江南,文采風流,所出產的魯肅、周瑜、陸遜等,都是三國時代的第一流人物,問題在於缺乏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武將、戰將。
最慘的其實是蜀國,五虎上將是被三國演義神化了的人物,劉關張的年紀比諸葛亮大了20來歲,雖然三顧茅廬請到了諸葛亮,關羽、張飛都已經年過四十,雖然他們在這之後也有過出色的表現,但畢竟他們年齡擺在那,他們跟諸葛亮的巔峰時期不幸錯開了。劉備佔據益州之後,一是當地人才匱乏;二是即便有些人才,也不甘心為劉備所用;三是蜀國群臣內鬥不斷,劉備和諸葛亮一死,蜀國內政逐步陷入混亂,無可救藥。
公元263年,曹魏對蜀漢亮劍了——發動了「大決戰」。曹魏的「掌舵者」司馬昭派出了鍾會、鄧艾、諸葛緒「三劍客」分三路攻蜀。當鍾會的主力大軍在佔領漢中大部分據點後,卻在劍門關外時,遭遇回援的蜀軍強力阻攔,雙方形成了僵持戰。
而軍事天才鄧艾想出了出奇制勝的辦法,他採用迂迴的辦法,親率精銳部隊繞道陰平,越過700里「無人區」,鑿山開路,奇襲江油,隨後在蜀漢腹地綿竹大破諸葛瞻、攻佔涪城,進逼成都。後主劉禪在驚慌失措之下,選擇了投降,蜀漢滅亡。蜀漢滅亡後,按理說魏國應該乘勝追擊,把三國的另一個對手吳國也消滅了才對。然而,此後魏國卻一直「按兵不動」,直到17年後,才對吳國進行「遲來的」真情對對碰。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來看內部原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曹魏政權的更迭。
大家都知道,自從隱忍的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篡奪曹魏政權後,司馬懿父子三人成了魏國的實際統治者。特別是司馬昭派「三劍客」一舉消滅了蜀國後,雖然實力和士氣都大增,但司馬昭卻來了「病逝」。隨後他的兒子司馬炎上台後「原形畢露」,威逼曹魏末代皇帝曹奐禪讓於他,西晉建立,他搖身一變成了晉武帝。他上任後,一方面要協調好內部勢力關係,同時還要加強和鞏固自身的統治,自然無暇顧及對東吳的征伐。
二是西晉的元老派不支持伐吳。
晉武帝司馬炎篡位後,並沒有自己的心腹,他憑藉著其父司馬昭的餘威而篡位得到天下,自身沒有大的功績。他上台雖然想馬上伐吳,但卻遭到西晉的元老派們的反對。其實就是司馬昭安排給司馬炎的「托孤大臣」 賈充。賈充可以說是司馬家的第一功臣。就是他「指使」成濟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弒君——殺死了曹髦。然而,這位重量級人物卻不支持司馬炎伐吳。
當朝中大臣羊祜第一個站出來提出伐吳時,以賈充為首的「元老派」卻極力反對,在雙方激烈衝突下,司馬炎左右搖擺不定,不敢亂做決斷,於是使得伐吳從「暫緩」到「延緩」到「久緩」。
其次,來看外部的原因,主要也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新生的西晉政權實力不足以輕鬆「搞掂」孫吳。原因是東吳實力比蜀漢強多了。蜀漢只有益州、漢中郡、雲中等核心地區,而吳國卻佔據了漢末的荊州、揚州、交州三州,無論人口和軍隊數量都大大超過了蜀漢,就算西晉想強攻東吳,也不像能拿下蜀漢那樣輕鬆。
其實,蜀漢被滅亡時,吳國派兵從交州、荊州出發,去爭奪雲中、巴郡等地區。晉朝派出了楊肇、羊祜等大軍去支援步闡。結果,吳國著名將領,陸遜之子陸抗率領吳軍打的西晉軍隊連夜逃遁,順利收復西陵,滅了步闡三族。西陵之戰的結果足以證明,孫吳政權具有的強悍實力,西晉滅吳的時機尚未成熟。
二是朝外也同樣需要穩定局勢。晉朝剛建立時,邊疆地區乘機發生了許多反動暴亂,包括匈奴、鮮卑的動亂,反晉牽制了西晉的部分兵力,剛剛控制的蜀漢的地區也需要派兵管理,穩定蜀地局勢。晉武帝司馬炎覺得事態很嚴重,覺得受到了很大的威脅,套用他的原話就是10個字:雖復吳蜀之寇,未嘗至此。後來直到著名將領馬隆毛遂自薦,孤軍出征西北大捷,才讓晉朝的北部的邊疆安穩下來。而這其中,晉朝自然不敢再招惹東吳,引火上身了。
直到公元279年,西晉才在杜預為統帥,都督荊州諸軍事,率領水陸大軍二十萬,兵分六路大舉伐吳,4個月後,逼使吳主孫皓出城投降。總之,在蜀漢滅亡17年,曹魏滅亡15年之後,東吳才滅亡,西晉才得已實現了「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