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魏蜀吳三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劉備在東漢末年時期不斷招兵買馬,廣納賢士,請出了臥龍鳳雛等能人的相助,手底下還有關羽張飛這樣的猛將,於是不斷的擴充領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蜀國。最後和曹操的魏國、孫權的吳國三分天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但是令劉備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蜀國不僅沒有興復漢室,而且還是第一個被滅掉的,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蜀國的國力資源本來就比不過魏國和吳國,魏國佔據「黃金地帶」的中原之地,吳國佔據著「有著魚米之鄉」美稱的江南。蜀國佔據著相對比較閉塞的川中與漢中,從地理優勢而言蜀國明顯不如魏國和吳國。蜀國在盆地和山嶺之間,蜀國的國土面積與魏國吳國相比是最小的。蜀國的路是比較崎嶇的,諸葛亮數次北伐都是因為,道路難走糧草供應不足而被迫中斷。
此外蜀國的經濟也是比不過魏國和吳國的,益州雖然有「天府之國」的美稱,相比之下經濟上還是有差距的。蜀國在人口、文化、軍事方面也是不如魏國和吳國的,蜀國丟失了荊州,再加上經過「夷陵之戰」之後蜀國國力被大幅度的消減。後期蜀國人才的斷層,隨著劉備的駕崩之前的文臣和武將老的老死的死,這個時候的蜀漢朝堂出現了後繼無人的情況。
雖然當時的姜維也在力挽狂瀾,可是姜維畢竟不是諸葛亮,也沒有諸葛亮在朝堂和軍中的威望,所以咋屢次出兵北伐的時候被人掣肘。在加上當時的劉禪為王,會用無能,寵愛環襯黃皓,無法令真正的賢士入住,黃皓當時有了一些權力便干涉朝政,一心只想著往上爬。此時的劉禪已經比較昏庸,整日吃喝玩樂不問政事。
數次的北伐拖垮了蜀國的國力,蜀國和魏國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那一次次北伐希望很渺茫。兩國交戰不僅僅是將士在前線的廝殺還是兩國國力的比拚。連年的戰爭使得蜀國疲憊不堪,讓本來就相對弱小的蜀國國力更加匱乏。
還有一種說法是蜀國和魏國地理位置比較近,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而且蜀國的魏國的戰爭意圖比較明顯,而吳國和魏國隔著長江,吳國陸地作戰不突出,而且距離魏國軍事中心較遠,構不成太大威脅。相比之下應該先打掉這個對自己虎視眈眈的蜀國,而後期吳國已經不具備影響天下大勢的能力了。
歸根結底蜀國末期軍事力量不足,國力匱乏加上在政治上已經趨近於腐敗,蜀國內部人員的矛盾也很大。關羽「大意失荊州」和「夷陵之戰」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從此蜀國由盛轉衰。可憐諸葛亮和姜維兩代師生費盡心力只換來這樣的結局,讓人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