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瞭解蔡文姬和曹操的不解之緣,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不少人說,曹操一生有兩大謎:一是自己生前離龍位實則只有半步,卻不坐上去;二是不娶蔡文姬卻終生有交道。不議阿瞞為啥不想當皇帝的話題,筆者在此只聊聊蔡文姬以及她與他的不了情。
(一)蔡文姬一生坎坷,歷經三嫁
蔡文姬名琰,字明姬,後因避司馬昭的名諱,改為文姬。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東漢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曾官拜左中郎將,被稱為蔡中郎,聲名播於朝野,是當時的文壇領袖。年青的曹操曾作過蔡邕的學生,與蔡文姬有一段青梅竹馬般的交情。蔡學妹天生麗質,聰慧過人,博學多才,尤善詩賦,還在音樂等方面有深厚的造詣,是不少男子的夢中情人哩。
十六歲時,蔡文姬嫁給了儒學才子衛仲道,衛家是當時河東的望族,其兄衛覬(ji)官至曹魏尚書,其侄衛瓘(guan)為西晉司空。婚後兩人常暢談時政、文學和詩歌,衛仲道被蔡文姬的才華所折服,兩人相敬如賓,十分恩愛。可惜天不遂人願,沒過多久衛仲道得了肺病,整日咳嗽吐血,婚後不足一年就撒手歸西。衛仲道死後,蔡文姬受不了夫家的寒臉冷語,一氣之下便回了娘家。
時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獻帝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殺不久,蔡邕受牽連死於獄中,蔡文姬被李傕(jue)部隊的胡兵擄走,流落於南匈奴(今內蒙古伊克昭盟一帶),被左賢王相中納為王妃。
在南匈奴生活的十二年間,蔡文姬沒有荒廢自己的詩文創作。憑藉著紮實的知識基礎,她先後學會當地異族的語言和吹奏「胡笳」。
曹操得知蔡文姬流落南匈奴的消息,念及師尊蔡邕沒有兒子且自己和師妹當年的深情厚意,便於建安八年(203年)平定北方後,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把她贖了回來。曹學長為師尊和學妹做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
回歸故里後,不知曹操如何想的,由其主婚將蔡文姬嫁給了陳留望族出身的屯田都尉董祀。哎!那時蔡文姬已年過三十且是三嫁,而董祀系風華正茂的一根蔥小伙哩。估計是董小伙特看重「處女情結」不樂意這婚事,但又不敢得罪是超級強人的老大,鬱悶地把婚事辦後,心結一直解不開,當然夫妻關係就不融洽喲。
(二)蔡大夫人用她的大智大勇,解開了董小丈夫的心結,妥善處理了曹學長出的難題
兩人婚後沒多久,董祀不知是犯了啥事被定為死罪,很快就押到午門候斬。蔡文姬聞訊後趕緊去找曹操為董祀求情。當時曹操正在宴請公卿名士,聽下人稟告她來了。對滿堂賓客說:你們知道啵?蔡邕的女兒在外面,今天讓大家見一見。接著就宣蔡文姬進來。
蔡文姬披散著頭髮光著腳板,走到殿中先叩頭請罪,然後訴說。說話條理清晰且酸楚哀痛,真格兒動之以情曉知以理,滿堂賓客都為之動容。
曹操卻說:可是降罪的文書已經發出去了,怎麼辦?蔡琰說:你馬廄裡的好馬成千上萬,勇猛的士卒不可勝數,還吝惜一匹快馬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嗎?曹操終於被蔡文姬感動,赦免了董祀。接著曹操還叫下人拿來頭巾鞋子襪子送給蔡文姬穿戴。
曹操是個大學問家,很愛讀書,頗有心機地借此向她打聽蔡邕先生遺著的事。蔡文姬如實回答:當初有四千餘卷,因為戰亂流離失所全部遺失了,現在我能記下的只有四百餘篇。
曹操說:我派十個人陪你寫下來,可以嗎?蔡文姬說:男女授受不親,不要派人來。給我紙筆,我一個人錄寫就是了。蔡文姬回到家裡,將自己所記下的遺著內容寫下來送給曹操,曹操找人一查對,沒有丁點兒錯誤。
這麼一個大智大勇、有才有德的女人,在想要脫單的男人眼裡,嫁過幾回根本不是問題,年齡嘛也不會成為距離,從此以後,董小丈夫就把蔡大夫人愛得死去活來啦!
(三)曹操把蔡文姬一直掛記著的,董祀蔡文姬夫婦回歸故里隱居後,他還去看望過
曹操在心裡把蔡文姬一直是記掛著的。據野史載,蔡文姬那次求曹操赦免董祀死罪後,曹操邀請蔡文姬到自家府第去住了幾天,那期間發生了些啥事,就只能見仁見智了。以後曹操不僅沒為難董祀蔡文姬,兩人回歸故里隱居後,曹操還經常給予他們經濟上的大力支持,否則兩個沒收入來源的男女如何過日子?
有一次曹操外出,在藍田一帶看到了蔡邕的莊園,便帶著百餘騎侍衛去看望。當時只有蔡文姬一個人在家,在閒聊中,曹操看見壁間掛一碑文圖軸,便問來歷。
蔡文姬便講了一段故事:在漢和帝朝代,有個叫曹盱(xu)的法師,在船上喝醉了酒跳舞掉到江裡淹死了,他的14歲女兒曹娥在江邊哭了七天後投江自盡。
過了五天,她居然背的亡父的屍體浮至江面。朝廷表彰曹娥為孝女,叫13歲的邯鄲淳寫碑文。蔡邕聽聞此事曾去觀賞碑文,天黑了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讀。摸讀完找了支筆在碑的後面寫了八個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蔡文姬和曹操皆不解其意。
曹操辭別蔡府在返程的路上,一直思索著先師題寫的八字之意,隨行學識淵博又好賣弄的楊修作出了解釋:黃絹是有色的絲織品,色絲合起來是「絕字」;幼婦是少女,少女合起來是「妙」字;外孫是自己的女兒所生,女兒就是女子,女子合起來就是「好」字;齏臼是用來搗辛辣菜的,是受辛之器,受辛合起來是「受辛」(古體的辭字)字。合起來的隱語之意就是「絕妙好辭」。
(四)筆者點評
蔡文姬歸漢後作有《悲憤詩》兩首,一首為五言體,一首為騷體。 其中五言的那首側重於「感傷亂離」,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創作的自傳體長篇敘事詩。曹植和杜甫的五言敘事詩皆深受了蔡文姬的影響。
她作的《胡笳十八拍》,屬古樂府琴曲歌辭,長達1297字,是一首由十八首歌曲組合的聲樂套曲。明代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評價:東京風格頹下,蔡文姬才氣英英。讀《胡笳吟》,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真是激烈人懷抱。
蔡文姬生逢亂世,遭遇坎坷,卻能為建安文學增添光輝燦爛的一頁,並躋身於中國古代傑出女詩人之列,至少說明了兩點:
一、她本人十分聰慧好學,潛心學問,意志堅強。此外,不過問世事,不妄議曹學長,就事論事處理突發問題,是她過人之處。
二、曹操是個偉大的歷史人物,只要不危及他的大業,算個講感情的人,也有不小的肚量,如對蔡文姬就是典型的例子。反之就會痛下殺手,如對豪族名士孔融、楊修等人。一言敝之,蔡文姬所取得的成就與曹操的鼎力相助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