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荒馬亂的三國時期,不僅是群雄皆起的年代,還有許多有才有貌的傳奇女性,也在這段短暫的歷史中大放異彩。
蔡文姬堪稱三國史上第一才女,她出生於書香門第,音律詩賦無一不通。但她的婚姻卻並不平順,曾被匈奴強擄,又被迫與骨肉分離。可憐這樣一位多才多情的奇女子,一生卻坎坷不安。她的不幸要從董卓十常侍之亂說起。
東漢末年政府腐敗,各大地主豪強趁勢起義,想要在混戰中分一杯羹。董卓入京把持朝政,引起了各地勢力的不滿,各方派出士兵引發亂戰。就在漢朝內部內訌不斷的檔口,北方的匈奴見機趁火打劫,他們長驅中原,一路燒搶淫掠,馬邊懸人頭,馬後載婦女。蔡文姬就和眾多被擄去匈奴的女性一樣,被迫在匈奴待了十二年,還生下了兩個胡兒。
彼時的曹操正忙著自己的事業,他忙著招攬人才,忙著打擊董卓,忙著掃平北方的一路豪強。等曹操終於名震朝野之時,他露出欣慰的微笑。在他回顧他跌宕起伏的前半生時,他想起了他故去的良友--蔡邕。
曹操年輕時受蔡邕指教良多,和他的女兒蔡文姬也情同非比,可惜先人不在,蔡文姬也已遠嫁匈奴。曹操無力報效先人,但是他一想到被迫遠嫁的蔡文姬,他心中只感到惋惜遺憾,為了報答先師的重義,也為了回報他和蔡文姬的情分,他不惜花重金,贖回蔡文姬。
精明如曹操,贖回蔡文姬自然不只是念惜故友之情。曹操求才若渴的覓才態度,早已是眾所周知。蔡文姬本身頗有實力,她過目不忘的本事能為曹操的事業添磚加瓦。蔡邕家中的藏書在董卓混戰中早已消失殆盡,這些藏書不乏名家名篇,更多的還有軍事典籍。蔡文姬自小通讀全書,即使這些書籍的原作不復存在,蔡文姬也能憑著記憶,完整的復原這些書的面貌。
將蔡文姬帶回漢朝,也是曹操對內整頓的一個態度,表明他曹操不會虧待任何一個站在他這邊的人。同樣也是試探匈奴,對匈奴起到震懾作用。如果匈奴願意放人,說明匈奴願與曹操結好。倘若他們霸著人不放,曹操就不得不和他們為敵了。
曹操雖然為贖回蔡文姬付出重金,但是這件事背後帶來的效益,卻是重金也買不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