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派馬謖去街亭,為什麼不選擇其他更有能力的人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為什麼派馬謖去街亭,為什麼不選擇其他更有能力的人呢?

諸葛亮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三國時期不僅是一個英雄人物輩出的時代,也是各種事件層出不迭的年代,有悲有喜,有哀有樂。對於蜀漢來講,在劉備死後,有一件事情可以說很多稍微對三國歷史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那就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由於馬謖丟失了街亭,而被斬首的事情。然而很多人都在思考,儘管不知道後來的結果,但是為什麼諸葛亮會派遣馬謖,而不是選擇其他更有能力的人去守街亭呢?

在諸葛亮五次北伐之中,第一次最為悲壯,原因很簡單:揮淚斬馬謖。正所謂,出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然而,這裡有一個大問題,即:街亭那麼重要,為何諸葛亮不派遣魏延或趙雲等人鎮守,而是選擇了從未有過領兵經驗的馬謖呢?

街亭失守之後,諸葛亮揮淚斬了馬謖,但是後世有人認為諸葛亮斬馬謖過於嚴苛,這件事期大部分責任是歸咎於馬謖剛愎自用,紙上談兵。但是不能因此抹殺掉馬謖的才能,他在平南獻策的時候展現出了他對戰爭過人的洞察力和算計手段。

馬謖是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他在街亭大戰的前夕,敢於在別人都不願意出來擔當此任的時候主動請纓,街亭一戰誰都知道凶險,沒有關隘可以防守,想要保住街亭本來就是很難的事情。但是當諸葛亮問軍中誰可以出來的時候,馬謖沒有猶豫,他怎麼可能不知道敗了的結果,但是他還是承擔了。

在街亭敗後,馬謖沒有投降,而是積極的組織殘部開始突圍,保存了大部分主力,雖然街亭失守,但是他保存了戰鬥力。最後,諸葛亮要將馬謖問罪的時候,他沒有依靠自己和諸葛亮的交情很好來為自己求情,也沒有用一些客觀原因來為自己辯護,他一言不發的受刑是何等的悲壯,在國家為難當頭的時候,挺身而出,又在需要人整肅軍紀的時候獻上自己的生命。馬謖失了街亭固然是因為他的狂妄自大,但是何嘗又不是因為其他的一些客觀因素呢?

無論是從北伐的目的還是從整肅軍紀,馬謖都必須要死,諸葛亮殺馬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殺掉馬謖能夠換取全軍繼續北伐的腳步,這筆買賣還是很划算的。

諸葛亮六出祁山問鼎中原絕對不是要一直打到中原,因為曹魏的勢力太大了,這點諸葛亮很清楚,他知道蜀國和魏國的差距,光復漢室只是諸葛亮的一個響亮的口號罷了,真正要是出去,連長安城的大門都不一定能見到,但是他還是堅持要北伐了。這首先是因為北伐能夠轉移國內矛盾,並且藉機能夠奪了李嚴魏延的權利,所以諸葛亮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同意魏延的子午谷的計策,北伐之路是諸葛亮的一步好棋。

司馬懿是一個好對付的人麼?肯定不是,它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是諸葛亮沒有派魏延趙雲或者是姜維而是選了馬謖。

我們都知道馬謖是諸葛亮的心腹之一,不管能力怎麼樣,人家忠心耿耿呀,他拍馬謖去就是為了在軍隊中安插自己的棋子,然後排擠魏延的人。有人說諸葛亮是一個心胸廣闊的人,但是看看他怎麼對待李嚴的。再加上馬謖表現的並不弱,他的計策平定了南中,反間計對付司馬懿,他對馬謖能夠守住接聽還是抱有很大信心的,因此不在乎劉備死前的囑托。

在街亭失守之後,蔣琬用晉文公的話來回答諸葛亮關於馬謖如何處置的問題,其實諸葛亮心裡也明白,魏延等人就等著這個機會呢,如果馬謖不死,難做的就是諸葛亮。

街亭的重要性究竟如何?關於這一點,大家只要知道此地的兩個功能,就徹底明白了:(1)蜀軍的退路,(2)糧草轉運的必經之地。後來,街亭失守之後,諸葛亮立即退兵,由此可見街亭對諸葛亮的重要意義。

大家都知道,諸葛一生唯謹慎,做事小心翼翼,算來算去,一定要徹底安全才行。既然街亭如此重要,諸葛亮怎麼也得要派善於防守的老將才對呀。然而,諸葛亮派遣的是一個「新丁」。在此之前,馬謖從未有過領兵經驗,一直扮演的是謀士參謀角色。需要說明的是,馬謖謀略不錯,在諸葛亮七擒孟獲和蜀國的戰略上,都提出過很優秀的建議。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會想起一個典故,即:紙上談兵。趙括謀略不錯,但領兵卻很差。所以,善於謀略之人,未就善於領兵。按理說,一生謹慎的諸葛亮,應該有這樣的懷疑,而且劉備死前曾說馬謖「不可大用」。所以,從這一點來看,諸葛亮任用馬謖鎮守街亭,要麼是他的用人失誤,要麼是他的私心。如果撇開諸葛亮的失誤不談,那麼就只能是諸葛亮的私心了。

所謂私心,因為馬謖和諸葛亮關係相當的好,所以就給馬謖一個立大功的機會。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即:諸葛亮認為街亭不難守,馬謖完全能夠勝任。試想一下,如果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建功(未必一定要成功),那麼戰後論功行賞時,必定會說:此戰獲勝,某某是頭功,馬謖鎮守街亭,可為二功。這樣一來,馬謖就順理成章的成為軍中領袖。

至於魏延,在人群之中的第一眼,諸葛亮就看不上他。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就奪取了魏延的漢中軍團兵權,讓魏延做一般性的將軍。在五次北伐之中,諸葛亮幾乎不用魏延。魏延有鎮守街亭的能力嗎?答案是100%可以。關於這一疑問,只要看一點即可:魏延鎮守戰略要地漢中10餘年,一點紕漏都沒有出,說明他絕對有能力鎮守街亭。

更為重要的是,魏延曾對劉備說過這麼一句,「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結合魏延鎮守漢中10餘年沒出紕漏,說明魏延能守能攻,有膽有謀。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一個事實,即:諸葛亮希望馬謖立功,所以給馬謖一個好機會,至於魏延趙雲等人,諸葛亮不想給他們機會。更為重要的是,有人說諸葛亮重用的多數官員,幾乎都是荊州人士,說明他也是「任人唯親」,在玩小圈子,魏延趙雲算是圈外人士,相反小人楊儀等,諸葛亮卻依然重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