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有駭世之才,但是他是如何做到以一州之力數次進攻曹魏的。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劉備去世之後蜀國的國力衰敗的厲害,所以魏國這邊主要的經歷都在對付東吳上。公元222年開始,曹丕曾經三次伐吳,受阻敗退,後來224年開始,曹丕又兩次親征伐吳,結果因為無法渡江而失敗,由於曹魏講主要精力放在東南這邊,所以在與蜀國接壤的漢中等郡的放手明顯鬆懈,而蜀國當時是無力與曹魏作戰的。
而蜀國這邊從223年開始,諸葛亮親領國事,蜀國國力慢慢回復,同時又派出鄧芝陳震等出使東吳,修復與吳國的關係,225年諸葛亮親征南蠻,平定後方叛亂,在南蠻征服後,開始儲備了北伐所需的戰略物資,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養精蓄銳,與226年進駐漢中,開始操練士兵,準備北伐。
而226年正式魏帝曹丕去世,曹睿上位的那一年,朝廷中有聲音認為,漢中、益州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又新皇繼位不久,不宜大動干戈,而且一旦調舉國之兵力伐蜀,必定費力廣大,讓東南吳國有可乘之機,所以曹睿聽取了這種意見,認為只待魏國自己強大了,吳蜀國必定來降。
諸葛亮於227年開始北伐。
第一次算是閃電戰,魏國由於沒有防備,被蜀國佔領了隴右諸郡,收了姜維等人,後來因為馬謖失守街亭而落敗,此次北伐曹魏被動的原因在於完全沒有防備,在這次北伐中,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之計,但未被採用。諸葛亮最終選擇了「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確立了先攻佔隴右作為進攻跳板的戰略。而毫無防備的魏國瞬間丟失天水安定南安等郡,雖然最後此次蜀國北伐失敗,實際上對魏國的打擊還是比較大的。
第二次北伐,228年曹魏剛被吳國陸遜打敗,魏軍大舉東進,關中兵力空虛,於是第二次出擊,卻被魏將郝邵阻擋在陳倉,由於郝邵最好了充分的準備,雙方激戰近一個月,蜀國未能攻下陳倉,加上魏將費耀、張頜等來援,蜀軍的糧草運輸又出了問題,無奈只能退回漢中。在退師途中,成功殺死前來追擊的魏將王雙。
第三次229年諸葛亮派陳式進攻武都、陰平,曹魏大將郭淮來救,諸葛亮率主力軍向建威,牽制郭淮,魏軍見到諸葛亮親自來,便緊急撤退,蜀軍佔領二郡。230年,曹魏主動進攻,張頜、司馬懿、曹真三路直去漢中,因蜀道艱難,又天降大雨,棧道毀滅,魏軍曹真走了一個多月才走了不到一半路程,曹魏朝廷中多數大臣上書要求撤軍,於是魏帝下詔撤軍,蜀國見魏國撤軍,立刻發起反攻,魏延攻破郭淮,吳懿攻破費耀,取得反攻戰的勝利。
第四次231年諸葛亮再次北伐,魏國重臣曹真重病,魏帝派司馬懿守長安,隨後諸葛亮在上邽打敗了魏將郭淮等,並且搶收了魏軍的麥子,與司馬懿在上邽東部對峙,司馬懿堅守不出,而張頜認為應該速戰速決,魏軍眾將都嘲笑司馬懿不敢與諸葛亮戰,司馬懿無奈派張頜由案中道進逼蜀軍,而自己率軍迎戰諸葛亮,諸葛亮派大將魏延,高翔,吳班分三路打敗魏軍,使得司馬懿不敢再戰蜀軍,當年六月,蜀軍因為李嚴的原因,糧草接應不上,而又收到下令北伐軍撤退的召命,諸葛亮惟有引軍退回。司馬懿命令張頜追擊,張頜認為不應該追擊未敗而退的蜀軍,但司馬懿堅持要張郃領兵追擊,張郃無奈前往追擊。最後在木門道被埋伏的蜀軍射中右膝,傷重病逝。
第五次北伐,234年,蜀國國力在諸葛亮的主持下有了很大的進步,於是諸葛亮在斜谷口再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同時派使臣到吳國希望孫權同時攻魏,於是吳國孫權率十萬大軍北上響應蜀漢,但被曹睿親自出征打敗。同時諸葛亮與司馬懿對峙,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曾送女人衣服給司馬懿,激他出戰,司馬懿假意上表給魏明帝請戰。曹睿便派辛毗為軍師,到前線節制司馬懿。諸葛亮知道這只是做樣而已,而司馬懿卻從諸葛亮派出的下戰使探得諸葛亮事事親力親為,食少事煩,認為諸葛亮活不了多久。果然同年八月,諸葛亮病重,在安排完繼位人後,在五丈原兵營中與世長辭,年僅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