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一提起蔡邕總會想起電視裡面的那位,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在《三國演義》中,蔡邕去摟著董卓的屍體痛哭,因此得罪司徒王允,慘遭殺害。
而在歷史上,蔡邕卻是因為一聲歎息而死。
《後漢書·蔡邕傳》說,董卓被誅殺後,蔡邕參加司徒王允的會議,談起董卓時不經意地歎氣,也變了哀傷的臉色,王允見狀,勃然大怒,下令將其逮捕,送到廷尉(朝廷審判官員的司法部門)治罪。
《後漢書·蔡邕傳》: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歎,有動於色。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國之大賊,幾傾漢室。君為王臣,所宜同忿,而懷其私遇,以忘大節!今天誅有罪,而反相傷痛,豈不共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
蔡邕當年得罪宦官及其他大臣,被漢靈帝治罪流放邊地,中間雖然漢靈帝想赦免他,但是朝中很多人仍然排擠蔡邕,導致蔡邕從并州到揚州吳地,輾轉十多年,還有性命之憂。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入主朝廷後,拜司空,開府征辟天下名士,蔡邕就名列其中。雖然蔡邕不情不願,但終究還是去了京師。董卓大喜,提拔蔡邕,使他「三月之間,歷經三台」(短時間內不斷陞遷)。
董卓開始還想讓蔡邕去益州巴郡當太守,但是蔡邕拒絕不去,最終留在京師擔任左中郎將,後世人稱「蔡中郎」。
董卓對蔡邕非常欣賞和信任,當時董卓有什麼事別人勸不了,蔡邕去勸,一定可以。例如盧植在廢立之時和董卓對著幹,董卓後來想直接把盧植定罪幹掉,蔡邕則去勸董卓,董卓也聽了。(這裡的緣由是:蔡邕當年被流放時,盧植是在漢靈帝面前幫蔡邕說過好話的,這次蔡邕也是為了報恩)
初平二年,董卓入長安時,排場很大,車隊規模達到了皇家的級別,可以說是逾制了,大家也是看在眼裡,不敢說。六月時,長安發生地震,董卓便去問蔡邕如何應對天象(漢時人認為:天災等事是上天警告世人的方式)。蔡邕就勸說董卓在禮儀上約束自己,董卓立刻聽從,把自己的用車換成符合自己身份的。
總而言之,蔡邕接受了董卓的征辟,並得到董卓的重用和信任,蔡邕知恩圖報,面對故主遇害,雖然深知其罪孽深重,但是歎一口氣也是人之常情。王允卻將蔡邕定了死罪,可見王允是有心將他置於死地的。
蔡邕只是一個文化人,除了寫文章做學問之外,沒有任何政治慾望。王允殺他或許是有私仇。清朝史學家惠棟飽覽群書,曾引《商芸小說》之文: 初,(王)允數與(蔡)邕會議,允詞常屈,由是銜邕。 後允誅卓, 並收邕,眾人爭之, 不能得。
《商芸小說》是唐代小說,雖然也有後人杜撰可能,但是也能反映出後世人對「王允殺害蔡邕」一事不滿。
真實情況大概就是這樣的吧。王允器量小,妒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