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諸葛亮為何要招降蜀漢時期的著名將領姜維?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諸葛亮為何要招降蜀漢時期的著名將領姜維?

諸葛亮是為三國第一謀臣,他的智慧非常人能及。姜維是蜀漢時期的著名將領,他曾是蜀漢的降將。那麼,諸葛亮為何要重用姜維呢?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軍中了孔明的離間計,姜維走投無路,歸降了蜀漢,諸葛亮執維手曰:「吾自出茅廬以來,遍求賢者,欲傳平生之學,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約,吾願足矣。」後諸葛亮用姜維之計,順利取得天水,翼德,上邽三城,夏侯楙、馬遵棄城投羌胡城而去。諸將問曰:「丞相何不去追摛夏候楙?」諸葛亮曰:「吾放夏侯楙,如放一鴨耳。今得伯約,得一鳳也!」

對於三國人物姜維,很多人認為蜀漢是敗在他手上了,因為姜維除了那點點軍事才能外就一無是處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為何當初孔明降得姜維,會說出:」如放一鴨耳,得一鳳也「的評價?今天我們來分析下姜維除了軍事之外的其他才能,為何諸葛亮當初要招降姜維。

1.心存漢室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出師表》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後出師表》

對於恢復漢室王朝的執著,是諸葛亮對劉備的知遇之恩,同樣,姜維對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也體現在他有一顆恢復漢朝天下的心。《姜維傳》載:(維)好鄭氏學,鄭玄是暢曉兩漢經學的大儒,姜維年少時就精通鄭玄之儒學,受其影響頗深,這可能就是他「好立功名」,「心存漢室」的根源所在,也可能成為他將來一意復興漢室,恢復中原的精神支柱之一。

2.人格魅力

蜀國滅亡後,舊臣郤正著論 論 維曰:「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 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鹹以姜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復 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如姜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可以說,姜維清廉正直,以儉持身的作風與孔明也是一脈相承的,正是由於他們的廉潔自守,帶動蜀國官吏由上而下,清廉成風,比之魏吳的吏治要清明得多。

3.政治能力

這是最有爭議的一點。現網友普遍認為,姜維的政治水平極差,不懂搞內政,對黃皓等奸人更是束手無策。看似有理,實屬荒謬。一個很淺顯的問題:姜維以一芥敵國降將的身份何以能平步青雲,仕途一帆風順,一直攀到頂峰大將軍的最高位?沒點政治才華能行嗎?蜀國的官場有那麼好混嗎?看看魏延,楊儀等人的下場就知 道了。況且姜維以羈旅托國,這裡可以比較一下馬超在降蜀後的境遇,《三國誌》載「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最後竟至鬱鬱而終。為避嫌,無法多干預朝政,而昏庸的劉禪親小人,遠賢臣,不納忠言,以致蜀政日衰。黃皓等一干奸人背後有劉禪撐著,除非乾脆把他 給廢了,否則就這一朱紫難辨的主,任誰也扶不起來。以此來苛責姜維,過矣!

4.才智機變

《姜維傳》載:亮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書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又曰:「須先教中 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從中可以看出,孔明對姜維是經過仔細 考察後才確認其思慮精密,才智過人的。可能姜維被逼詣亮時,與亮有過一席深談,亮大悅,異其才,遂委以重任的。(可參見《魏略》:「冀中吏民見維 等大喜,便推令見亮。二人不獲已,乃共詣亮。亮見,大悅。」

但最出采的還要算最後那一條詐降計,巧施離間,挑撥鄧鐘,遊說鍾會,以圖復國。

漢晉春秋曰:(鍾)會陰懷異圖,維見而知其心,謂可構成擾亂以圖克復也,乃詭說會曰:「聞君自淮南已來,算無遺策,晉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復定蜀,威德振世, 民高其功,主畏其謀,欲以此安歸乎!夫韓信不背漢於擾攘,以見疑於既平,大夫種不從范蠡於五湖,卒伏劍而妄死,彼豈闇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硃公泛舟絕跡,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嶺,而從赤松游乎?」會曰:「君言遠矣,我不能行,且為今之道,或未盡於此也。」維曰:「其他則 君智力之所能,無煩於老夫矣。」由是情好歡甚。

由是觀之,姜維不但心機頗深,而且巧舌如簧,把個鐘會騙得團團轉。(當然鍾會可不傻,精明得很,要騙倒他可是不容易的呀。)最後反間計謀敗露,姜維也為蜀漢留下了最後一滴血,也算是報答了丞相的知遇之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