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諸葛亮足智多謀為何沒能統一中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諸葛亮足智多謀為何沒能統一中國?

導讀:諸葛亮在我們大家的心中是足智多謀,軍事奇才的形象。他幫助劉備在三國時期取得了自己的一分天下,並且將統一中國作為自己的夢想,但是諸葛亮最後為何沒能統一中國呢?

作為神話般的三國英雄人物,以三顧始,以六出終,一生以統一中國、恢復漢室為已任,最後英年魂歸五丈原,上影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千古憾劇,歷史就是歷史,其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如果讓諸葛亮再活50年,他真的能統一中國嗎?

1、小國寡民的政治舞台使其才能不可能獲得充分施展

首先,歷史給諸葛亮的政治舞台是一個偏安西南的小國——蜀漢,蜀漢全盛時期擁有三十多萬戶(未失荊州時),人口約一百萬,為三國中最少,至263年蜀亡時,有二十八萬戶,人口九十四萬,當中蜀郡擁有戶口最多,其面積只相當於魏國的1/5,吳國的1/2,人口只有魏國人口的1/8,吳國人口的1/4,這就決定了諸葛亮統一中國的基本條件——軍隊、人才和物資始終處於以弱敵強的局面中。

在國家綜合實力遠遠落後的形勢下,要想統一他國,是完全不可能的,關於這一點,諸葛亮其實也十分清楚,其在《出師表》中就明確指出:「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這種憂心忡忡的心理真實地再現了諸葛亮對北伐的無奈。

其次,後方的不穩定,使諸葛亮時刻處於心顧兩頭的境地,一方面,出於國家穩定的需要,諸葛亮不得不「六月渡瀘,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獲,平定南中,孟獲雖然心服,但蜀漢國力並沒有從中獲得什麼提高,南中幾乎還是獨立王國,再加上歷史條件的限制,蜀漢也沒有拿出什麼有效的措施來發展南中,除了每年賜其以豐厚的物資外,還不得不加強邊防,防其生變,其生存條件仍然處於不毛狀態。

以至諸葛亮北伐時,國內一有什麼風吹草動,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中是否出事,以致後來鄅政有「南人心浮不定,不能往投」的說法,另一方面,後主的昏庸無能,使蜀國國家政權基本掌握在諸葛亮的手中,以致其他大臣都不敢大膽行使管理權,大事小事都得向諸葛亮匯報同意,致其在北伐中,即要關心軍事,雙要心繫國中,極大地拖了北伐的後腿。

而魏、吳兩國主賢將能,後方穩固,人人用命,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沒有穩定後方的國家要想統一全國,是完全不可能的。

第三,連年的戰爭,使國家元氣大傷,國民生活和生存環境不斷惡化,國內出現極大的反戰情緒導致民心不穩,縱觀蜀漢立國50年,從劉備平定兩川,到營燒七百里,諸葛亮南征,六出祁山,姜維九次伐魏,最長相隔不過4年,最短的是一年兩次。

兩川百姓在蜀漢統治期間,幾乎都是在戰爭中渡過,加上蜀國國小力弱,戰端一開,幾乎是盡傾國之力,從蜀漢每次戰爭所動用的人力來看,最大的是虎亭之戰,陸遜營燒七百里,蜀國10多萬大軍灰飛煙滅,這對國家的影響是非同小可的。

諸葛亮為繼承劉備遺志,接二連三地發動一系列戰爭,每次死亡人數都以萬記,這對人口不過百萬的蜀國來說,不能不說是沉重的打擊和削弱,百姓產生反戰情緒也就不足為奇了,而魏吳兩國在三國時期基本上沒有主動發動過戰爭,所面對的幾乎都是對抗外來侵略,使統治者在道義上處於自衛地位而未受國民怨恨,甚至還有得道多助的趨勢,在這樣揭然兩樣的人心面前,不要說諸葛亮再活50年,就是再活一百年也無法統一中國。

2、諸葛亮狹隘的用人思想

諸葛亮只信自己、不信他人的用人心理,決定其不可能彙集集體智慧來形成科學決策,不可能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來完成統一大業。

從隆中出仕到五丈原歸魂,諸葛隨時都以智慧超群自居,在重大問題上很難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對軍國大事,事無具細,務必躬親,從不放心他人。

劉備死後,蜀國的大小權力都集中在他的掌握之中,從人才任用,軍隊調遣,到經濟建設,都離不開他的決策,從他《前出師表》中所列的一些人可以看出,蔣宛、費褘、向寵……等在蜀國中的歷史作用遠遠不如趙雲、魏延、李嚴、王平等。

為什麼作為重臣特意提出來,首先是因為這些人是蜀漢的忠臣,在治國上有一定的經驗,屬定國之臣;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人是諸葛亮路線的最大支持者,他們在諸葛亮出征時,可以保證其既定方針的貫徹落實,保證後方對前方的供應,從而保證北伐的勝利。

而趙雲等武將,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物,他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發表自己的觀點,改變既定的做法,而這是諸葛亮最不放心的,所以每次出征都將這些人帶在身邊,作為其政策措施的執行者,從而使這些人的個人建議永遠屬於建議,這一狹隘的用人思想,嚴重限制了群眾智慧的充分發揮,進而也就使統一大業成了諸葛亮的個人大業。

十數萬大軍在諸葛亮的親率下在祁山六進六出,成了費力不收效的耗國工程,後來姜維繼承諸葛亮的傳統,九次伐魏,都是無功而返,最後終因國力耗盡而亡國,這不能不說是諸葛亮用人方面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3、阿斗的無能,決定了諸葛亮的統一大業只能是畫餅充飢

首先,無能的主子與聰明的臣子共事只有兩種結果,一是主子或成為傀儡,或被臣子取而代之;二是臣子永遠實現不了自身的奮鬥目標而抱恨終身。

阿斗的無能在中國帝王歷史上可以說是前無古人,諸葛亮儘管智慧超群,但由於主子的昏庸無能,使其智慧的潛能得不到有效發揮,相反還在關鍵時刻來一個反制約,幹出些敵人幹不了的事情,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除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讓阿斗爭氣,更無法讓他變得聰明,歷史就是這樣殘酷,一個聰明過頂的英雄豪傑,偏偏讓他扶助一個木偶式的主子,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諸葛亮要能完成劉備交給的歷史任務也真的是史無前例了。

其次,無能的主子不可能判決臣子建議、決策的正確與否,更無法制約和改正臣子不正確的主張,導致臣子的錯誤得不到及時改正而鑄成大錯,阿斗的無能,決定他不可能判決諸葛亮建議和決策的正確與否,更不可能改正諸葛亮的錯誤,以致在國力嚴重不足,民生艱難,蔣琬、費瑋等強烈反對北伐的情況下,仍支持諸葛亮出祁山的錯誤決策,最終導致國力耗盡,民怨高漲,在魏軍進攻下,頃刻亡國。

綜上所述,作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以一布衣書生,開創了蜀漢50年的歷史。但是歷史情況告訴我們,諸葛亮想要統一中國只能是一廂情願、畫餅充飢。他的失敗,給後人留下的只有教訓和遺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