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諸葛亮被劉備「三顧」之後,體面出山。他出山之後先燒了兩把大火,第一把火燒博望坡,第二把火燒新野,尤其是後者,燒掉了劉備苦心經營了8年的地盤。這把大火燒過1000多年後,還能找到當年的遺跡嗎?這把大火的真相如何?
小說中,諸葛亮火燒博望坡、一戰成名之後,並沒有在博望坡駐紮,而是選擇了撤回新野。諸葛亮明白,博望坡兵敗之後,曹兵肯定會捲土重來,劉備面臨的危機不遜於之前。
從博望鎮到南陽,不過30公里的路程;從南陽到新野,不過60公里的路程;這一段路程平疇沃野,一馬平川,毫無山河之險。
其實我們也明白,我們正行走的地方處於南陽盆地之中,這樣的地形,對於雙方來說,並無可利用的優勢資源。交戰雙方,憑借的只能是實力。而這種實力比拚的焦點,將會在新野體現。
根據傳說,南陽盆地原來只不過是個湖泊,我們將去的新野,就在湖泊的湖底。只是在戰國時代,湖泊消失,湖底形成了新的平原,開發出新的田野之後,便有了新野名字的由來。
這只不過是新野名稱來歷的說法之一。根據歷史記載,新野在西漢初年便置縣,後屢經更迭,到東漢建武元年才又重新設立了新野縣。
三國時代的新野縣,我們已經無法想像其面貌。滄海桑田,能改變地貌的因素有很多,更何況,在新野,還有一場更甚於博望坡的大火正要燃燒。
劉備在新野經營八年
撤回新野的時候,劉備並沒有意識到,這場戰爭危機還需要通過火的方式來解決。
在劉備的意識裡,新野是他實現理想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從公元200年起,他被曹操打敗、投靠劉表時,即遭到劉表的疑忌,被派到新野來充當戰爭的炮灰。但他並沒有灰心,在寄人籬下的情況下,反而奮發圖強,搞得新野的政治面貌煥然一新,物阜民豐。曾有兒歌讚道:「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可見當時的情形。
火燒新野之前,劉備一直在此屯紮,8年的時間,讓他過上了穩定的生活。而之前的十幾年間,他東奔西走、南征北戰,擁有過自己的地盤,可隨即又都丟掉了。他跟過陶謙,跟過呂布,還跟過曹操和袁紹,一個顛撲不破的定律是,除了曹操之外,他依附上誰,誰就很快身死國滅,這對於28歲才開始實現自己遠大理想的劉備來說,無疑是十分沮喪的。
青春漸漸消失,40多歲的劉備在新野苦心經營之外,開始了深刻的反思。這種反思讓他意識到,自己雖然有一幫出眾的兄弟相追隨,但還缺乏一個運籌帷幄的人物來綜合管理這些人才。
於是,便有了「三顧茅廬」。他請出了智謀過人的諸葛亮。這也是其人生的重大轉折點。
諸葛亮的表演時間
劉備通過8年時間經營的新野,一夜之間成了諸葛亮的表演舞台。這是繼火燒博望坡之後,諸葛亮的第二次表演時間。
出演的一方是曹操的50萬大軍,一路囂張的氣焰嚇得劉表的小兒子劉琮不戰而降,但這卻沒有讓諸葛亮驚慌,他一面佈置人馬撤往樊城,一面設下妙計。
叫關羽引一千軍兵到白河上頭埋伏放水;叫張飛引一千軍兵埋伏博陵渡口,等關羽放水後掩殺;叫趙雲引三千軍兵埋伏西、南、北三門準備放火;又叫糜芳、劉封帶兩千軍兵去新野城外三十里鵲尾坡布下疑兵。
諸葛亮果然神算。曹軍如約而至,遇到疑兵欲戰不能,只好躲在新野歇馬。諸葛亮早已設了空城計,趙雲的三千人馬已先於城內人家屋上,藏了硫黃焰硝,只等待曹軍入房安歇。
是夜,果如諸葛亮所料,狂風大作,新野「滿縣火起,上下通紅。是夜之火,更勝前日博望燒屯之火」。
曹軍踐踏死傷很多,撤退到白河邊上,又遭關羽水淹,逃到博陵渡口,又被張飛掩殺一陣。一切皆按照諸葛亮的表演步驟進行,連撤退到樊城的安排,也是諸葛亮事先預定的。
諸葛亮前期很少用兵
火燒新野,是火燒博望坡之後,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再一次展示他的軍事指揮才能。
但尋根究底,這把火燒得實在蹊蹺。在史籍中,很難找到諸葛亮火燒新野的記載,甚至連火燒新野這件事情本身,也沒有明確的記載。
《三國誌·諸葛亮傳》中,對火燒新野一事,像火燒博望坡一樣,隻字未提。甚至火燒新野這件事,也難找到記載:《三國誌·先主傳》中,說劉備博望坡設伏兵之後,屯紮在樊城,並非在新野;曹兵到來時,他過襄陽前往江陵,也是從樊城出發的,根本沒有火燒新野一事。而《三國誌·魏書·武帝紀》中,也說當時的劉備屯紮在樊城,從樊城開始撤退的。顯然,火燒新野一事也沒有提到。
到了《三國演義》之中,這場關於火的戰爭便演繹得活靈活現,這完全是羅貫中的功勞。
實際上,諸葛亮被「三顧」之後,諸葛亮出山以後的第一份功勞,其實是過江東,勸說孫權,聯合抗曹。《三國誌·諸葛亮傳》說,赤壁之戰以後,「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這個時候,諸葛亮才做到軍師中郎將,工作也只不過是收稅的活兒,根本沒有上過一線打仗。
諸葛亮第一次上陣,是在劉備攻打四川的時候,兵困葭萌,龐統戰死,沒有辦法,才召「(諸葛)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四川平定,「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諸葛)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仍然是文職人員。
說諸葛亮用兵如神,起碼在劉備生前是看不到的——劉備很少讓諸葛亮帶兵,並且,似乎也不是很信任他。
這,或許是事情的真相。
火燒新野有遺跡?
關於羅貫中的這場演繹,新野縣文物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火燒新野現在還存在火燒的遺址,在古城區1.2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地下1.2米處曾挖到炭灰、古房基和古兵器等。
這片古城區現在住著七八千人,主要的街道經營著日雜百貨,還算熱鬧。
古城門與一條老街道相連,高約3丈、寬約2丈,傳說這裡原為一座老城門,新中國成立前被毀,現存的不過是1995年的重建物而已。
新磚水泥,了無舊痕,悠遠的歷史裡,不著一點想像的痕跡,這樣的建築,讓人不覺悵然。
倒是離城門不遠的政府街一側,還存留著一處被稱為「漢議事台」的遺址,讓我們流連了一番。
這座議事台為劉備請來諸葛亮後,專門修建用來議事的。
議事台下的小門終日緊閉,很少有人登臨。遠遠望去,台上建造有雙層的閣樓,閣樓裡擺有石凳石桌,可容四人對坐閒談,似乎還真有議事的景致。
據傳,原來的議事台台基高三丈六尺,象徵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其樓修建有八角,以示八卦之意。這說明除了議事之外,諸葛亮當時還在此外觀天象、內望氣脈,為劉備運籌帷幄。
最神奇的是,閣樓屋脊上設有八條神龍,傳說是諸葛亮為防禦火災而特意設計的。這八條龍面對八方,哪一方燒大火,哪一方的龍頭就會自動噴出水來。這樣的設置,在當年火燒新野時,雖然滿城起火,全城房屋盡成灰燼,但唯獨議事台毫髮未損。
世界上最小的城
過議事台,拐入一條五六百米長的小巷,這條小巷被稱為漢文化小巷,參差不齊的民居牆壁上,雕刻著不少浮雕圖案,三顧茅廬、火燒新野、馬躍檀溪,諸如此類的三國故事,都有體現。
小巷的盡頭,就是漢桑城小學。著名的漢桑城,就在這所小學院內。進入院內,一眼便看到了號稱「世界最小的城」的漢桑城,面積只有10平方米左右,全部由磚石砌成。城內種植有一棵兩人合抱粗的古桑,這棵古桑相傳為三國時關羽所植,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漢桑城因此而得名。
說起這棵古桑的來歷,一位站在漢桑城旁的老師講了一個故事:劉備屯兵新野時,讓關羽在城西門紮寨,寨旁有一個靠門前桑樹養蠶為生的張姓老漢。一天關羽操練歸來,順手將赤兔馬拴在老漢的桑樹上。不料赤兔馬餓極了,把桑樹啃了個「對頭圈」,這棵桑樹因此枯死。劉備知道後,責令關羽重植一棵作為賠償。關羽慨然應允,植樹之後,用磚石圍護起來,以示愛樹愛民的誠心,後來諸葛亮火燒新野,可這棵樹並沒有被燒死。
與古桑齊名的,還有一棵「掛劍樹」,相傳是劉備屯紮新野時,舞劍之後休息時掛劍的地方。這其實是一棵皂莢樹,相傳元末明初時已死,現在看到的是根側長出的與原樹相仿的另一棵樹。
新野城內,相傳還有太子閣,這是劉備屯紮新野時甘夫人所住的閣樓,因太子阿斗在此出生故名之太子閣。因為「文化大革命」時被破壞,我們今天已經無法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