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應該算得上是蜀漢比較有爭議的一個人。有的人認為他是忠臣良將,無端被害,蒙冤受屈;有的人說他是亂臣賊子,罪有應得,死有餘辜;對於魏延之死更是疑雲重重,有的人認為,魏延之死是諸葛亮有意為之;而有的人卻說,魏延之死是楊儀的打擊報復,那到底孰是孰非呢?今天混沌君就帶領大家前往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蜀漢一探究竟。
魏延:生是蜀漢人、死為蜀漢鬼
魏延,蜀漢著名將領,深受先主劉備器重,早年跟隨劉備入蜀有功,被拜為牙門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后,將大本營從荊州遷到了成都,而漢中作為蜀漢的北部屏障,其地理位置尤為重要,需用一位重將把守,眾人皆「以為必在張飛」,張飛也是「以心自許」。但結果卻出人意料之外,「先主乃拔延(指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眾人怎麼也想不到劉備心中的人選竟是魏延,於是「一軍盡驚」。
劉備知眾人可能對這一決定不服,於是便大宴群臣,當眾問魏延:「如今對你委以重任,你打算怎麼辦啊」。魏延答道:「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魏延的這番回答確是豪言壯語,劉備給了他一個大大的贊,眾人也是「鹹壯其言」,都認為他出言豪壯。
因深受劉備器重,魏延在蜀漢是一路平步青雲,劉備稱帝后,「進拜鎮北將軍」。劉備死後,魏延作為先帝重臣,也備受劉禪和諸葛亮的青睞,劉禪登基後不久,魏延被「封都亭侯」。諸葛亮進駐漢中後,也是對魏延加以重用,令其「督前部」並拜涼州刺史。建興八年,魏延大破魏將郭淮,因功被「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成為蜀漢重臣;不過話說回來,這也是魏延應得的,五虎將之後,魏延堪稱是蜀漢的第一武將,其人英勇善戰,這也是魏延受劉備器重、諸葛亮重用的根本之所在。
隨著諸葛亮的逝世,魏延也迎來了他人生中最大的危機,被告謀反,最後被殺。那魏延是否真的謀反了呢?
在羅貫中先生看來,魏延就是個反賊,在《三國演義》魏延剛歸順劉備那會兒,諸葛亮就認定魏延會反,「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後因劉備發話才免於一死。諸葛亮在世時之所以不殺他,是因為「憐其勇而用之」,但他還是擔心「久後必生患」,因而在臨死之前,秘布計劃;最後,由臥底馬岱殺掉魏延。但這是小說家的言論,信不得。那真實的情況是如何的呢?
魏延並未謀反,據《三國誌》記載,諸葛亮死後,眾人遵諸葛亮遺命準備南撤,但此時魏延尚在前線,於是丞相長史楊儀便命費禕去探魏延口風,在魏延看來,諸葛亮雖死,但他魏延還在,並不同意南撤,希望繼續北伐。因魏延和楊儀素來不合,所以,魏延根本不想聽從楊儀的安排。魏延後得知楊儀準備率軍南撤,「延大怒」,於是趕在了楊儀之前南撤,並燒燬了所過地方的棧道,這明擺著魏延不想讓楊儀回蜀中,更絕的是魏延上書楊儀反叛,當然楊儀也不示弱,也上奏朝廷魏延反叛。「延、儀各相表叛逆」,這就讓後主劉禪有點兒懵逼了,只好詢問董允、蔣琬,但沒想到沒有一個人替魏延說話,「鹹保儀疑延」。
這下魏延可慘了,一方面是楊儀「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另一方面是蔣琬「率宿衛諸營赴難北行」,面臨南北夾擊的風險。魏延只得據守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楊儀派大將王平相抗,王平於是大聲對魏延軍說:「丞相屍骨未害,爾等安敢造次」,軍士們都覺得理虧在魏延一方,於是都不聽從魏延的命令,各自散去。沒辦法,魏延只得「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後被楊儀「遣馬岱追斬之」。
雖然表面看上去魏延是因為謀反而被殺的,但其實他根本沒有想過謀反,何以見得?
第一,如果魏延真心謀反,當初由何必南撤呢?直接往北降魏即可,因為憑魏延當時的實力根本就不可能自立山頭,要想反叛只得降魏。因而魏延沒有選擇北向,而是南撤足見其絕無反叛之心。
第二,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想得是繼續北伐,「吾自當率諸軍擊賊,雲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只是因為不服楊儀,「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所以才南還擊殺楊儀。這一觀點也得到了《三國誌》作者陳壽先生的認可,「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諸葛亮:這鍋我不背
諸葛亮死前曾召開了一次秘密軍事會議,參與人員有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但唯獨沒有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南鄭侯魏延,並且諸葛亮還交待令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聽從命令的話,便棄他不顧。而諸葛亮的這系列做法,不得不讓人疑慮魏延之死是諸葛亮有意為之,為何?
第一,諸葛亮召開秘密軍事會議為何不讓魏延參加。
第二,諸葛亮死後為何要把大權交給只是長史的楊儀,而不交給征西大將軍的魏延,要知道北伐軍中,除了諸葛亮就屬魏延的官職最大,這不明擺著製造不和諧氣氛麼?
第三,對魏延不管不顧,這明擺著讓魏延無路可走麼。
我們首先來看第一點,諸葛亮不讓魏延參加會議的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二人有軍事意見分歧,何以見得?從諸葛亮死後的安排就可以看出,諸葛亮主張南撤,而前文也提到過魏延主張的是繼續北伐。其實早在第一次北伐時,二人就有分歧,魏延主張出奇兵奇襲長安,這也就是一直爭論不休的「子午谷奇謀」,但諸葛亮卻不同意。魏延就常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
從魏延的態度來看,魏延內心深處還是對諸葛亮不蠻服氣的。這個諸葛亮自然知曉,而魏延「又性矜高」,諸葛亮在世時,尚有人能震得住他,諸葛亮一死,就很難說了。因而,諸葛亮死後的安排就不能太倚重魏延,那怎麼辦呢?只能不讓他參會,並把大權交予楊儀,而對於魏延也只是不管不顧,並沒有要殺他。
其實諸葛亮這樣的安排也是無奈之舉,他既已亡,蜀軍上下必會有所影響,在此時撤軍無疑最為妥當,而魏延此人性子傲,必定不會同意撤軍,而希望繼續北伐。而就魏延日後的言論來看,確是如此,所以,諸葛亮為蜀漢大局考慮,只得棄魏延於不顧。
因而,如果說魏延之死是諸葛亮有意為之,諸葛亮這鍋就背得太冤了。
楊儀:庸奴!復能作惡不?
楊儀可以說是魏延之死的直接指使者,魏延之死,他脫不了干係。當初就是他派馬岱殺得魏延,馬岱將魏延的首級交給楊儀後,楊儀竟然「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從楊儀對魏延死後的態度來看,楊儀對魏延可以說是恨之入骨,那二人為何有如此大的仇恨呢?
「延......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原來是因而魏延性子孤傲,別人都讓著他,而唯獨楊儀不讓著他,因而魏延十分氣憤,所以到最後二人關係惡化到「有如水火」。這二人窩裡鬥是出了名的,連諸葛亮都經常為此感到頭疼。「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而在諸葛亮死後,楊儀本是按照諸葛亮遺命南撤,但沒想到魏延竟然「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這明擺著是想斷楊儀回益州的後路啊,這能不讓楊儀氣憤嗎?新仇加舊恨,再加上楊儀本就「性狷狹」,所以才作出了這一系列過激行為,因而楊儀對魏延的做法便也能理解了,說白了就是公報私仇洩私憤。
結語
魏延之死,實則是魏延和楊儀二人內訌導致的結果,是內部矛盾,因而根本就談不上是魏延謀反,更不可能是諸葛亮有意為之,楊儀的打擊報復到還算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