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冤死:魏延反骨是謠言,真實的他是這樣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魏延冤死:魏延反骨是謠言,真實的他是這樣的。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

他也是繼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等人之後,蜀國陣營內最具能力和武功的戰將,而且是北伐曹魏的堅定分子,在其生前受到劉備的提拔和諸葛亮的重用。可他卻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病逝五丈原軍中不久後,以「謀反」的罪名被楊儀派遣馬岱追殺,並落了「夷三族」的悲慘結局。魏延的死去,標誌著蜀國內部再也沒一流的軍事將領與曹魏抗衡了,僅僅剩下一名姜維獨木難支,最終蜀國也不得不走向了滅亡的道路。

關於魏延,首先,所謂「反骨」的說法當然只能是小說家言,歷史上毫無記載。從科學角度分析,誰也不可能單獨在腦後多長出一塊「反骨」。魏延所謂的「反叛」,其實是諸多原因造成的過激反應,反叛並無實際證據,他的最終悲慘的下場也是多方面原因綜合在一起的而演化出來的歷史悲劇。

先來看看魏延的出身。據《魏延傳》記載,他「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這表明,魏延以低級軍兵的身份,跟隨劉備入川的,因為屢立軍功,被劉備提升為中級軍官。漢中爭奪戰後,等到劉備在漢中稱王的時候,魏延更是遭遇突擊提拔,取代著名將領張飛督漢中,封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劉備此言既出,則是「一軍盡驚」。這也表明了劉備的識人之名,和對魏延才華的賞識。為了樹立魏延的威信,劉備特意安排他當著大家的面發表施政綱領,。劉備問道:「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雲何?」魏延回答道:「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這個豪言壯語讓劉備非常滿意,也表明了魏延十足的膽略,後來魏延又晉封為鎮北將軍,擠身高級軍官。

後主劉禪即位之後,魏延被封為都亭侯,有了名爵,之後,諸葛亮的北伐曹魏,魏延當時被委以都督前部的工作,官職是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在北伐曹魏的過程中,魏延的表現是相當突出的,並在陽溪一戰,大敗魏後將軍費曜、雍州刺史郭淮等魏國著名將領,魏延也因此役的表現,升任征西大將軍,封南鄭侯,成為軍中僅次於諸葛亮的軍事副手。然而,魏延雖然在軍中的地位,一升再升。但此時,他卻和蜀國的軍政一把手丞相諸葛亮,在北伐的戰略上,發生了嚴重分歧。他曾在第一次北伐時,請求諸葛亮撥給他一萬兵馬,他選五千人作戰,五千人運輸,從褒中出擊,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十天之內奇襲長安,但謹慎的諸葛亮認為魏延的想法太過冒險,沒有採用魏延的建議。之後,數次北伐的中,他又經常「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

  但謹慎的諸葛亮依舊沒有同意魏延的建議。魏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這也就給諸葛亮的留下了魏延愛唱反調,不服從命令的印象。最關鍵的還在於,魏延心高氣傲,自視才高位重,看不起其他將領,不善於團結同事,這是為魏延最後慘劇的發生埋下了伏筆。當時眾多將領多都禮讓魏延,但唯有長史楊儀不買賬,每每與魏延爭風吃醋,勢同水火。每次爭吵,都要靠費禕出來解圍方可了事。諸葛亮面對兩人的爭吵,本著從大局出發,愛惜二人的才幹,沒有加以懲罰。但諸葛亮生前沒有很好的處理魏、楊二人關係,特別是以後關於魏延的使用問題,無疑是有一定失誤和遺憾的。

最終,在公元234年,在五丈原病危之時,召集長史楊儀、司馬費褘、護軍姜維等人安排後事,做出「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不從命,軍便自發」的撤退命令。此時,魏延被排除在外,一方面是魏延當時在第一線與司馬懿大軍對峙,另一方面,諸葛亮擔心魏延在關鍵時刻繼續唱反調,不肯撤退,堅持北伐。所以,魏延被排除在外。

不久,諸葛亮病逝軍中,楊儀等人遵循諸葛亮遺命組織撤退。為了防止魏延抗命,特意派和魏延關係不錯的費禕傳令。但聽到費禕轉達的諸葛亮遺命的文件精神,特別是聽見昔日政敵楊儀突然之間被委以出來主持大計,他差不多要跳起來:「丞相雖亡,吾自見在。親府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雲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馬上向費禕表達了自己強烈的不滿。並且反倒進一步要求費禕也留下來,兩人聯名下文號令諸將,繼續與魏軍周旋。

魏延提出繼續北伐的方針是對,但此時不是時候,諸葛亮剛剛過世,軍心動盪,自然無法與司馬懿對戰。這事費禕肯定不能幹,他看出魏延不肯遵命,就忽悠魏延說:「我回去勸勸楊儀。他是文官,不懂軍事,肯定會同意你的意見。」

魏延一旦鬆口,費禕出了營門便奔馳而去。魏延後了悔,但想追又來不及,只好心存僥倖,派人悄悄到楊儀那裡查看情況,希望他真能像費禕所說的,同意自己的意見。

然而恰恰相反,他得到的情報是楊儀已經在部署撤退,不覺大怒;於是不等楊儀出發,他就率領所部先行撤退,並且燒絕閣道,上表奏告楊儀謀逆。此刻,魏延的早已是怒火燒心,失去理智了,做出自己人生最壞的一步棋。當時,魏延正確的做法是暫時擱置與楊儀的意氣之爭,先放下個人恩怨,以大局為重,等撤回成都在做組織結論也不遲。就當時的地位而論,魏延是蜀國的大將,直接掌管兵權,楊儀不過是諸葛亮身邊的長史,明顯魏延的地位在其之上,何況諸葛亮也沒有把自己的繼位人,蜀國的軍政大權的掌握者指定為楊儀,回到成都之後,魏延依舊會保持自己的地位和軍權不變,沒準還會受後主劉禪的重用。但魏延卻率領所部先行撤退,並且燒絕閣道,阻止楊儀等人撤退,自然會被外人認為他心懷不軌。

這時,楊儀也揭發魏延造反。一天之內,兩人的表章同時送到後主案頭。這樁官司離奇而且突然,猶豫不決的後主詢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兩人都懷疑魏延而相信楊儀。這是因為魏延平時人際關係就處理的不好,趾高氣揚,對諸葛亮也不夠尊敬,何況他又是掌握前線部隊的大將,手中握有軍權,楊儀不過一介書生,丞相長史而已,更者軍人以服從命令聽指揮為原則,魏延在關鍵時候帶頭違反諸葛亮遺命,自然引人誤會,所以大家都相信魏延有能力造反,楊儀則不會。這樣蜀國高層和輿論一直認定了魏延謀反,魏延這下難自白了。而魏延更是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他心一橫,索性派兵佔據南谷口,準備攻擊楊儀。楊儀派王平前來抵擋。魏延部眾知道魏延理屈,隨即散去,魏延看自己的部隊四散而去,在沒能力對抗楊儀,無奈下。只好帶著兒子和親信逃到漢中。從魏延逃往漢中,而不是逃向曹魏方向,看出來魏延根本不想謀反,而是想回到蜀國,繼續除掉楊儀。如《魏延傳》記載,「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楊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但此刻楊儀再不給他機會,派馬岱追來,斬殺魏延父子。

楊儀此刻的做法也有點公報私仇,其實他完全可以活擒魏延父子,交予後主劉禪發落,但他卻下令斬殺魏延。之後楊儀的表現更是完全報復個人的私怨,當馬岱送回魏延的首級,向楊儀交令時,他起身用腳踏著怒罵:「庸奴,復能作惡不?」直到回去「夷延三族」,徹底報了當年的怨氣。

不過,楊儀的結局也不好,他「自以為功勳至大,宜當代亮秉政」,誰知只當了一個「中軍師」的官,「無所統領,從容而已」,也就是說只是個閒職,實際是被朝廷掛了起來,不滿的楊儀向費禕等人發了牢騷,「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這樣的反動言論。結果被人揭發,被貶為庶人,而丟官後的楊儀,繼續上書誹謗朝廷,最終被朝廷逮捕,自殺而亡。

就此,魏延之死的事件,可以畫上句號了,但整個事件卻引人深思。整個事件中,魏延謀反之說,可以說是子無虛有,甚至是冤枉的。但在諸葛亮逝世後的過激舉動,也是魏延任性為之,缺乏深思熟慮的結果。正如陳壽所言:「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而其中的楊儀公報私仇的打擊報復,諸葛亮在對魏延、楊儀關係調節,和自己身後對魏延的使用安排的一定失誤也是造成魏延之死的悲劇發生的原因。魏延死後,蜀國再無著名將領,除姜維外,只剩下廖化、張翼等普通將領了,再無能力與曹魏抗衡,最終不得不走向了亡國的道路。這些經驗教訓,也足以讓我們後人以史為鑒,警醒為戒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