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陳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但是提到他編撰整理的《三國誌》,相信大家無人不曉,小布不在這裡贅述太多。這本書跟《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其地位和價值在史學界難以撼動。但蜀國不設立史官,所以陳壽只能自行採集,編撰整理後,得出《蜀傳》十五卷。
陳壽的師父,便是蜀國的大儒譙周。譙周字允南,201出生於蜀地巴西西充國的一戶書香門第,其父譙岍,精通河圖緯書。他自幼跟父親學習,觀星和圖讖預言之術。父親不久亡故,譙周也沒有因此荒廢學業,他在儒學上修為很高,忠君愛民的想法也為其日後積極反戰,奠定了思想基礎。
譙周
雖然小說《三國演義》中譙周,雖然以天命論,勸說劉璋向已經兵臨成都城下的劉備開門投降。但實際上,劉備入主成都的時候,譙周不過13歲,劉璋再怎麼昏聵,也不會聽從黃口小兒的高談闊論,所以那一段其實是羅貫中老爺子跟大家開的一個玩笑,目的還是坐實一件事情,譙周這個人是一位堅定不移的投降派。
小說中的譙周聽聞漢獻帝劉協被曹丕所廢,便聯合諸葛亮和許婧,譙周以夜觀星象,天象祥瑞為由,跟眾人上表勸進擁戴漢中王劉備稱帝。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又以天象之說,勸說諸葛亮不要輕舉妄動,諸葛亮反而任命其為太史(實際上,蜀國不專門設置史官),讓其留守後方。
其實歷史上的譙周出仕較晚,劉禪登基坐殿的時候,丞相諸葛亮領益州牧,任命譙周為勸學從事。勸學從事屬於當時的學官,從屬於典學從事。換句話說,就是諸葛亮一手將譙周從庶民中提拔起來,讓他讓到教委的工作,諸葛亮對譙周有知遇之恩。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譙周聽聞這個消息,星夜出發,兼程前往五丈原奔喪。也不知道是何緣故,劉禪禁止官員前往五丈原為諸葛亮奔喪,後人有的認為,是劉禪在發洩諸葛亮專權時的不滿;也有人認為,劉禪這麼做,是在穩定人心。但譙周行動迅速,沒有受到旨意的影響。蔣琬接任益州刺史後,譙周擔任典學從事,成為益州當地學者之首。
諸葛亮死後,劉禪終於可以肆無忌憚的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譙周上疏給劉禪,讓其學習先主劉備,不愛女色,不好聲樂。劉禪厭倦,將其任命為太子府家令。
諸葛亮去世後,姜維繼承其遺志,開始主持北伐,從239年開始,到262年為止。姜維先後發動了11次北伐,雖然大大打擊了曹魏勢力。但是蜀國歷經連年征戰,窮兵黷武,國力消耗過度,百姓不堪重負。一向主張儒家思想的譙周看到後,在257年反對姜維北伐,並同尚書令陳祗在朝堂激烈辯論,回家後,譙周寫下《仇國倫》。
鄧艾
屁股決定腦袋,蜀漢連年征戰,耗費錢糧,這些觸及到益州士族集團的利益,他們以譙周為領袖,積極反戰。而升任光祿大夫後的譙周,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開始潛移默化的改變後主。公元263年,鄧艾、鍾會分兵伐蜀,鍾會被姜維阻兵劍閣,鄧艾帶領四萬軍兵從陰平,繞到蜀漢腹地江油。諸葛瞻領兵禦敵,卻錯失良機,又因輕敵殞命沙場。鄧艾大軍雖兵臨成都城下,但此時已是強弩之末。蜀國雖然國小民窮,主力部隊遠在劍閣,但是劉禪如能發動城中百姓,協防固守成都,成都城高池深。如果堅壁清野,等到周邊郡縣勤王援軍到來,鹿死誰手還不得而知。
姜維
但譙周在會議上,力排眾議,極力勸諫後主劉禪開門投降。在譙周以為代表的益州士族集團看來,季漢窮兵黷武,民生凋敝,滅亡是遲早的事情。與其執行焦土戰略,打得魚死網破,不如開門迎降,還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家業和財產。所以譙周等人反對劉禪流亡吳國,和出奔南中的計劃。而劉禪也不是什麼硬朗的鷹派領袖,聽到能夠保全性命的辦法,當然執行。鄧艾也沒想到,自己能兵不血刃的進入成都。鄧艾立下如此殊榮,譙周功不可沒。
劉禪
但讓譙周沒想到的是,鍾會、姜維之亂,讓益州士族集團蒙受巨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司馬昭雖然以保全有功,封譙周為陽城亭侯。但實際上對劉禪和倖存的蜀國老臣並不放心。譙周和廖化等老臣,保護劉禪前往洛陽,廖化病逝,譙周在漢中病倒,無法跟隨車駕行動。在病中時,譙周寫下「典午忽兮,月酉沒兮」八個字,預言司馬昭在八月離世,到了八月,晉文王司馬昭果然薨逝。
司馬昭
公元269年,陳壽向老師譙周此行,當時身子骨還硬朗的譙周匠人說出「命不久矣」的話,還拿孔子、楊雄、劉向等人舉例。陳壽懷疑老師用家傳的方術,預知壽命。270年,譙周去世,時年70歲。傳統文人對譙周所為非常不齒,認為其勸降君主,有違綱常。所以古詩中,嘲諷譙周的詩句,如「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像床寶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之類,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