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和馬謖共守街亭,為何他沒有被殺?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此人和馬謖共守街亭,為何他沒有被殺?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公元228年,也就是蜀後主建興六年,諸葛亮為實現統一大業,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

諸葛亮命令趙雲、鄧其為疑軍,佔據箕谷,自己親率10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王平為副將,共同鎮守戰略要地街亭,臨行前,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謖:「街亭雖小,關係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並具體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

馬謖到達街亭後,不按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自作主張地想將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的街亭山上。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將馬謖佔領街亭,立即派驍勇善戰,曾多次與蜀軍交鋒的張郃領兵抗擊,張郃進軍街亭,偵察到馬謖捨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揮兵切斷水源,掐斷糧道,將馬謖部圍困於山上,然後縱火燒山。蜀軍飢渴難忍,軍心渙散,不戰自亂。張郃命令乘勢進攻,蜀軍大敗。

因為馬謖失守街亭,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最後,雖然有人替馬謖求情,但是,諸葛亮依然揮淚斬馬謖。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派馬謖和王平兩人守街亭,為什麼只殺掉馬謖,後來卻重用王平這個人呢?

首先,馬謖沒有失敗時,王平屢次規勸馬謖。當時,副將王平提出:「街亭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蜀軍則不戰自潰。請主將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馬謖不但不聽勸阻,反而自信地說:「馬謖通曉兵法,世人皆知,連丞相有時得請教於我,而你王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知何兵法?」

接著又洋洋自得地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將大軍佈於山上,使之絕無反顧,這正是致勝之秘訣。」王平再次諫阻:「如此佈兵危險。」馬謖見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說:「丞相委任我為主將,部隊指揮我負全責。如若兵敗,我甘願革職斬首,絕不怨怒於你。」王平再次義正辭嚴:「我對主將負責,對丞相負責,對後主負責,對蜀國百姓負責。最後懇請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佈兵。」馬謖固執己見,將大軍佈於山上。

其次,街亭之戰失敗時,王平沉著冷靜的表現。馬謖被張郃擊敗後,蜀漢將士四處潰散,當時,王平非常沉著冷靜,率領一千人擂響戰鼓,把守營地,曹魏大將張郃懷疑有伏兵不敢往前逼近,隨後,王平緩緩地收擾各部散余的士兵,率領人馬返回。由此,王平在馬謖失敗後的處理,可謂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街亭之戰帶來的損失。

通過街亭之戰,雖然諸葛亮失去了馬謖這位參謀,但是,其也獲得了王平這位得力干將。事後率領蜀漢的王牌軍隊無當飛軍,多次隨諸葛亮北伐。諸葛亮死後,拜前監軍、鎮北大將軍,鎮守漢中,曹爽率領十萬大軍攻漢中時,被王平所擊退,累封安漢侯,當真是蜀漢後期的守護神。公元248年,王平去世,其子王訓繼承了爵位。時人云:前有王(平)、句(扶),後有張(翼)、廖(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