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蜀漢自稱是承襲東漢正統,以東漢合法繼承者自居,而曹魏則是漢朝的亂臣賊子。蜀漢以漢朝正統取得了政權的合法性,並獲得了儒家士人階層的支持,這是蜀漢政權存續的基礎。此時,北伐就有了必定性。蜀漢的口號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北伐曹魏是其漢朝正統的體現,更是為了堵天下腐儒之悠悠眾口。而如果蜀漢偏居一隅,則失去了政權的合法性,也失去了天下儒家士人階層的支持。因此,諸葛亮北伐具有必定性,不得不伐。
現在不北伐,以後更沒機會了。三國時期不像現在四川和長江以南地區都得到了良好的開發,曹魏佔據的中原是人口最多、耕地最廣袤的。二季漢只佔了益州,並且季漢立國所憑借的精銳將士也在逐漸減少「中間期年耳, 然喪趙雲、 陽群、 馬玉、 閻芝、 丁立、 白壽、 劉郃、 鄧銅等及曲長、 屯將七十餘人, 突將、 無前、 賨叟、 青羌、 散騎、 武騎一千餘人。 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 非一州之所有; 若複數年, 則損三分之二也, 當何以圖敵? 」。
對於蜀漢政權來說,北伐是屬於「政治正確」的範疇。如果不北伐,蜀漢也就失去了合法性,不用等曹魏來攻,內部恐怕早就分裂了。劉備建立蜀漢時,就打出了「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旗號,樹立了堅決反曹的大旗。
事實上,縱觀劉備的奮鬥史,其主線就是「討賊興漢」。在稱帝之前,劉備宣稱要「營救天子」,也就是打敗曹操,將天子救出許昌。在稱帝之後,劉備的目標就變成了「克復中原,一統天下」,只是後期不小心玩脫了,征討東吳的時候輸掉本錢,自己也死在了白帝城。劉備死後,諸葛亮接過「討賊興漢」的大旗,繼續劉備未完成的事業。
配合孫吳的軍事行動劉備死後孫劉聯盟重新得到修復,達到一個新高度,雙方的聯盟不是一種形式,而有具體協定和聯動機制,雙方簽訂的《絕盟好議》規定:「漢國和吳國將戮力同心,同討魏賊,救危恤難,共同分擔災禍,共同分享勝利,絕對沒有二心。如果有人危害漢國,吳國討伐它;如果有人危害吳國,漢國討伐它。」當孫權出兵曹魏時諸葛亮也從西線予以配合,最典型的就是陳倉之戰,其實就是為了配合孫權的合肥之戰。
一般人眼中的三國版圖:一般人的思維:哇塞,吳國和蜀漢地盤好大,很強盛啊。二.然而,這才是真實的三國版圖1.這是主要城市分佈圖:中原曹魏星羅密佈,偏居蜀漢形單影隻,三國地形圖:曹魏盡佔中原膏腴平原之地,而蜀漢只有可憐的一點點成都平原。平原有利於更廣泛的種植糧食作物,適合經濟發展。
從國力來看,蜀漢政權幾乎沒有戰勝曹魏政權的可能,當時蜀漢90多萬人口,10萬軍隊,平均每9個人就要養一個兵,這還不包括大量的官吏,如此高的兵源比例,已經是對生產力和國力的巨大損害了。蜀漢每次北伐都是傾盡了全國之力,所以其打的就像一套七傷拳,殺敵1000自損800,打的到人還好,打不到,徒勞無功或者遭遇個大敗仗那可就要命了。
無論是看《三國演義》,還是讀《三國誌》,我們都很容易發現,其實自劉備死後,蜀國的政治局面並不穩固。無論是在成都,還是在漢中,文臣與武將間都存在著重重矛盾。諸葛亮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神通,有些問題他也化解不了,但他的精明之處在於:善於通過戰爭來轉移眾人視線,進而維繫著表面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