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曹丕稱帝后,三國的局勢會變化那麼大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為何曹丕稱帝后,三國的局勢會變化那麼大呢?

對於東漢末年的魏蜀吳三方政權,想來大家都不會陌生,並且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發現了一個問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曹丕稱帝前,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勢力雖然一直在彼此征伐,但主要的鬥爭一直都來自於曹操和劉備兩方。反觀東吳,一直以來幾乎充當的要麼是一個旁觀者,要麼就是因為自己利益的原因,暫時和曹操或者劉備之中的某一方形成短時間的聯合,一起對付另一方勢力,幾乎從來沒有單獨地對某一方勢力發生大戰的例子。

東吳單方面面對曹操大軍的情況只有兩次。一次就是公元213年,曹操在赤壁大戰之後,再一次率軍南征,號稱起兵四十萬。可是雖然曹軍在戰役初期戰績斐然,卻因為東吳修建濡須口,大軍無法攻克濡須口天險而不得不退軍。還有一次是在公元217年,曹操在平定漢中張魯之後再次南征,可這次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戰果,可結束依然是難以攻破濡須口。於是在孫權求降之後,兩方也就撤軍了。

可是在曹丕稱帝后,這一切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整個三國的局勢風雲突變。三國勢力的戰爭,逐漸開始向東吳傾斜。曹魏不在重點針對蜀漢,反而是對東吳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猛攻,這其中最著名的有以下兩次。

1,蜀吳夷陵之戰後

黃初三年(222年)曹丕趁機率大軍南下討伐孫權,並頒布《伐吳詔》鼓勵將士們曰:「南征進軍,以圍江陵,多獲舟船。斬首執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只可惜曹丕大軍雖然捷報頻傳,曹真、曹休等諸路兵馬先後擊敗孫盛 ,大破呂范 ,火燒諸葛瑾,幾乎要打下東吳的核心重鎮江陵。

只可惜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正值這關鍵時刻,曹丕竟然得了重病,再加上東吳的防守異常頑固。所以曹丕也只能和東吳握手言和,罷兵了。

2,曹吳兩方石亭之戰

石亭之戰發生在公元228年,是兩國對江淮地區的爭奪而發起的大戰。吳國以鄱陽太守周魴詐降引誘魏國大都督曹休進入吳地深處,以便進行圍剿。魏國曹休,率軍10十萬並起另外兩路大軍深入吳地。

中計的曹軍自然沒有討到好處,曹休深陷陸遜重圍,東吳陸遜、朱桓、全琮三路大軍於石亭大敗曹休大軍,還是靠著賈逵的救援才得以帶著殘兵敗將成功撤退。可僅此一站,曹休回到洛陽沒多久也就病死了。

那麼,曹丕稱帝后,為何放棄了和宿敵老冤家蜀漢的對峙,反而把更大的精力放到了一直以相較於來另外兩國來說,都更加默默無聞的東吳身上呢?

1,吳蜀兩國的實力變化

在曹丕登基稱帝之前,蜀國的實力一向是強於吳國的,甚至在荊州未丟失之前,蜀國的實力已經隱隱有和曹魏分庭抗禮的表現。

先是漢中之戰,後是荊襄之戰,在沒有外部力量的介入之前,蜀漢大軍表現出來的實力,絲毫不弱於曹魏大軍。甚至可以說在這兩場大戰之後,吃虧的一直都是曹魏。只是荊襄之戰的中後期,東吳突然倒向了曹魏,都背後給了蜀漢致命一刀,才導致了最後蜀漢大敗、丟失荊州的結果。

可也正是在荊襄大戰之後,三國的實力天平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失去了荊州的蜀漢遭到了嚴重的打擊,不僅整體實力損傷近半,手裡的地盤也只剩下了益州一州。雖然益州作為天府之國,是出了名的地大物博,但是卻又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地大而人稀。

古時候打仗打的是什麼?無非就是一個人,冷兵器時代沒有現代這種大範圍殺傷的武力,所謂大戰說白了拼的就是哪方的人多,誰的人多誰就能勝利,以少勝多的戰役百中無一。而人煙稀少的益州,如何能給蜀漢提供足夠的軍隊?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為什麼之後諸葛亮每次北伐,軍隊的數量至多不過十萬的根本原因。

之後,蜀漢又和東吳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夷陵之戰,在這場大戰中,蜀漢僅存的兵力又被劉備損耗殆盡。如果能贏還好,可是劉備輸了,戰敗的結果就是,本就人稀兵少的蜀漢,徹底淪落到了「蜀中無人」的尷尬局面,實力一度降到了冰點。

反觀東吳,此時的不僅奪取了荊州獨戰長江天險,更是收復了膠州,兵峰直指兩淮之地,發展勢頭一發不可收拾,對曹魏的南方造成了從未有過的威脅。尤其是夷陵之戰,誰也沒有想到,此前謹小慎微兩方逢源的東吳,竟然在夷陵之戰大敗了一直以來都穩壓東吳一頭的蜀漢。

此時的蜀漢,已經完全喪失了威脅曹魏的實力,短期內無法再對曹魏造成任何危險。而東吳,在多年的韜光養晦之下,已經儼然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龐然巨物,反而給曹魏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威脅。

所以此時的曹魏必定會選擇對東吳的實力和發展進行強有力的打壓,避免其繼續做大,導致以後徹底無法收拾。

2,吳蜀兩國的地理條件

其實按理說,在蜀國的實力被削弱到極點時,趁機迅速剪滅蜀國,消除一大未來隱患也不失為一大妙計。但是事實卻並沒有那麼簡單。

經歷夷陵大敗的蜀漢,雖然已經喪失了威脅曹魏的實力。且礙於蜀中地勢險峻,失去荊州的他們也根本無法直接對曹魏地盤發起有力的攻擊,只能坐困益州。但是蜀漢雖然失去了北進的地理優勢,可曹魏也失去了對蜀漢發起大戰的路子。

荊州在時,尚可以將荊州作為突破口。可荊州不在時,面對益州的群山萬壑,曹魏縱然是滿口利齒也無從下嘴,限制蜀漢發展的益州地勢,也成了他們的保護傘。

曹操縱然能夠攻克蜀中天險,也並不是在短時間內做到的。可曹魏一旦和蜀漢發起長時間的攻堅戰,勢必會讓東吳鑽了空子。

反觀東吳,雖然佔據了荊州獨戰長江天險,但是「守江必守淮」,缺少兩淮地區防線的東吳,卻也等於有了大片的土地直接裸露在了曹魏的視野中,一馬平川可長驅直入。再一個,東吳雖然坐擁荊州,可荊州也可以成為曹魏的突破口,曹魏大可以對荊州發起攻略,事半功倍。

3,吳蜀東吳的反覆無常

東吳在三國時期最賴以生存的手段,一直以來都是外交手段。對外交手段最強的並不是戲本中舌戰群儒的諸葛亮,而是東吳這個三方勢力中最平淡無奇的國家。

赤壁大戰時,因東吳一方勢力無法抵抗曹魏大軍,而孫權自然也不可能放棄父兄基業,於是聯合劉備共抗曹操。至此吳蜀兩方勢力結成了長期盟友,可是這個所謂的長期,好像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長。

在荊襄之戰中,東吳為了謀取荊州地區,又投向了曹魏的懷抱。而且在曹丕稱帝后,孫權更是正式遣使主動請求成為了魏國的藩屬,成為了魏國手底下的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

可是在夷陵大戰之後,大敗蜀國的孫權好像是有了底氣,不僅違背了和曹魏之間原本的約定,更是於同年十月,徹底背叛了魏國,撕毀了兩國的盟約。也正是這種背叛,徹底激怒了曹丕,甚至還寫下了著名的《伐吳詔》,隨即對東吳發起了攻伐。

之後孫權眼看無法抵擋曹丕大軍,又焦急忙慌地再次主動向曹魏議和,稱臣納貢。可是在曹丕死後,孫權因為認為曹魏必定大亂,再加之此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以後北伐大舉的成功,繼續踐行《隆中對》的策略,聯吳抗曹,遊說東吳,和東吳恢復邦交,於是東吳再次反叛曹魏,和蜀漢再次聯手。

東吳就是這樣,依靠強大的外交能力,在曹魏和蜀漢之間反覆無常,左右逢源來壯大自己,和依靠外力來對付眼前的危機和謀取當前的利益。可是這樣一來,勢必會迎來曹魏的不滿和忌憚,生怕有朝一日被東吳找到機會,在自己沒有防範的時候給自己的背後來個致命一擊,就和當時謀取荊州一樣。

所以在面對光明正大的敵人和暗處潛藏的敵人之間,自然是後者的威脅更大,所以曹魏必定會選擇先行攻伐東吳。

4,避免東吳繼續漁翁得利

蜀漢和曹魏這兩大勢力,無疑是三國時期實打實的宿敵。一個是篡漢家天下而自立,一個是勵志恢復漢家天下。所以這兩個國家從一開始就在打生打死。

而東吳呢,他們的生存發展之道在蜀漢和曹魏打生打死的時候,趁機發展,謀取那些暫時不屬於兩國的地盤擴充自己的實力,亦或者聯合其中一方勢力,謀取其中另外一個的地盤。

也正是這樣,東吳雖然看似在三方勢力中最默默無聞,實力卻一直處於穩步發展中。其餘兩國都先後經歷過多次實力的重大損失,反而是東吳,一直以來都沒有遭遇什麼大的打擊。

為了避免東吳繼續漁翁得利發展壯大,趁其實力還沒有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給予其重大打擊,消耗其實力,自然是曹魏當時的最佳選擇。

總結

無論是優選強力攻伐某一方勢力,其實都取決於局勢的影響。就曹丕繼位之後和諸葛亮北伐之前,吳蜀之間,無疑是東吳的隱患和危險更大,所以曹魏必定會優先對東吳給予打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