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另有重任,負責率兵攻打郭淮把守的上邽。而趙雲在箕谷負責誘騙曹真大軍。王平此前是降將,尚未表現出足夠的能力和忠誠,自然難以擔當軍隊主將。在這種情況下,在街亭阻擋張郃所率領的五萬精銳軍隊,除了馬謖以外,諸葛亮似乎沒有其他人可選。
其次,劉備雖然曾經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這是六年前的事情。那個時候馬謖還很年輕,經過六年的磨礪以後,馬謖或許已經成長起來了。
再其次,諸葛亮經過對馬謖的多方考察與反覆溝通,對馬謖的智謀是比較認可的。尤其諸葛亮南征前,馬謖「攻心為上」的建議,與諸葛亮不謀而合,使得諸葛亮對其比較看重。只是覺得馬謖缺乏實戰經驗。需要給機會予以磨礪。有人以此認為諸葛亮不會用人,看人不准。但是劉備非常信任諸葛亮的能力,不認為諸葛亮不會用人。而且如果諸葛不會用人,能成為千古名相麼?何況劉備、曹操都犯過重大的用人錯誤。
三國誌記載,魏延「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打仗這種事,經驗太重要了,馬謖輸就輸在沒經驗上了。魏延久經戰爭,可定不會做出放棄水源,棄城上山的愚蠢決定。肯定是穩紮穩打,先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出奇兵發動突然襲擊,以奇致勝。就像當年張飛在巴西打敗張郃一樣。
從兵力條件上看,兩萬五千兵,對抗的是二十萬大軍,也可能是諸葛亮的情報糸統出了問題,弄成了十萬大軍。兵力太懸殊,據險守尚有些緊張,何況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憑魏延之勇之謀,遠不是司馬懿對手,他只能守一時,給諸葛亮換取調兵遣將的時間,想完全守住街亭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