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跟隨劉備去征吳,蜀國還會不會失敗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如果諸葛亮跟隨劉備去征吳,蜀國還會不會失敗呢?

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諸葛亮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是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但曹操、孫權、劉備三分天下後,三雄爭霸成了主旋律。而三雄中,劉備和孫權原本是屬於盟友的關係。在赤壁之戰前,劉備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沒有安身之處。而東吳的孫權儘管劃江而治,但和強大的曹操相比,還是差了N個等級。

為此,劉備和孫權達成了聯盟協議,共同對抗曹操。最終,赤壁之戰,在孫權麾下的大都督和劉備麾下的軍師諸葛亮的聯合配合下,以火攻之計成功打敗了號稱百萬雄師的曹軍。

赤壁之戰後,料敵於先的諸葛亮率先一步拿下了軍事重地荊州要地,結束了多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但孫權覺得荊州是應該屬於他們的戰利品,因此而惱怒不已,雙方因為「借荊州」問題而產生間隙。

再後來,劉備率諸葛亮遠征益州,令結拜兄弟關羽鎮守荊州。

關羽英雄蓋世,能文能武,本事超群,但唯一的缺點就是驕傲自大。先是拒絕孫權的求親,徹底和東吳撕破了臉。隨後又因在和曹軍的接觸戰中「水淹七軍」而不可一世,放鬆了對荊州的防守。於是孫權派呂蒙出馬,以白衣渡江偷襲了荊州。失去荊州的關羽背腹受敵,最終敗走麥城,結果途中被東吳士兵設伏生擒。之後被孫權斬殺。

關羽死了,孫劉聯盟徹底瓦解。

公元221年,劉備為報關羽之仇,不顧諸葛亮的勸阻,毅然決然地率4萬兵力伐吳。

而東吳則派出了年輕將帥陸遜則帶著5萬吳兵迎敵。

眾所周知,蜀國最強的武將是關羽、趙雲、張飛、黃忠、馬超這5人。可劉備攻吳時,關、張、黃(正史上黃忠死於伐吳以前)3人均死了;趙雲因為反對劉備出兵被貶了;馬超要蜀軍人數上處於劣勢,而加上良將謀臣也缺乏。劉備麾下的五虎上將,關羽、張飛和黃忠都已經死了,趙雲因為反對劉備出兵被降了職,關在家裡反思,而馬超又防守魏國在陽平關鎮守。就連後起之秀魏延也因要守漢中,沒能隨軍參戰。

可以說劉備這次出征基本上沒有什麼猛將相隨。這為破敵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更重要的是謀士參謀也缺乏。劉備麾下第一謀士參謀諸葛亮是堅決反對他出兵的,因此劉備把他雪藏,讓他坐鎮蜀中後防,而劉備獨自去征伐東吳。其他頂級謀士參謀法正等人又過早英年早逝了。因此,其身邊也沒有一流的謀士參謀可用。

也正是因為這樣,種種跡象表明,劉備這次征伐東吳想贏的可能性很小。

而東吳的將帥陸遜採取了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堅守不如。

公元222年,正值炎熱的夏天,為了避暑,劉備把4萬多人駐紮在樹林茂密的地方,蜀國的營寨從巫峽到夷陵前後結營達700里。事實證明,這是一錯誤的軍事部署。

結果陸遜眼看時機成熟,以火攻的戰術大敗劉備,最終導致劉備病死在了白帝城。

當然,也有人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如果當時劉備帶上諸葛亮伐吳,還會一敗塗地嗎。

事實上,如果諸葛亮真隨劉備出征,陸遜的計謀在他眼裡簡直就是「小兒科」,根本不值一哂。

正如《三國演義》第84回,陸遜在決定對蜀軍採取火攻之計時,感歎地說了24個字:「吾這條計,但瞞不過諸葛亮耳。天幸此人不在,使我成大功也。」陸遜這24個字可謂道破玄機。

的確,諸葛亮真要去了前線,首先,肯定不會讓劉備做出連營700里的餿主意;其次,以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和超級無敵的軍事才能,肯定找到破敵之策。如果是這樣,蜀軍根本上沒有輸的理由。

而陸遜雖然是一位難得軍事天才,但面對老練的諸葛亮,他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最後的結局只會輸得一敗塗地。

而諸葛亮之所以不隨劉備出征,一方面他極力反對劉備出兵。他深知三國之中魏國實力一直最強,蜀吳只有聯盟才能打敗魏國,一旦兩國反目成仇,最終受益的肯定是魏國。因此,儘管關羽慘死東吳之手,儘管失了軍事要地荊州,但諸葛亮從大局考慮,還是決定忍氣吞聲,並想法繼續回到孫劉聯盟上來。

另一方面,如果諸葛亮隨劉備出征,難保魏軍不趁機出兵蜀中,如果老窩被魏軍端了,蜀軍就算找敗了吳軍又如何,還不是為別人做了嫁衣。

因此,以當時的形勢,諸葛亮不可能會隨軍出征,因此要想扭轉戰局顯然也根本上是不可能的事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