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隨叔父來到荊州的時候,年齡還小,他的叔父諸葛玄和荊州牧劉表有過交情,不過不久就去世了,這以後他跟著兄長諸葛瑾和繼母生活,諸葛瑾年長諸葛亮七歲,不久遊學洛陽的時候,靠著孫權的姊婿曲阿弘咨的推薦,在孫權手下任長史,是和魯肅比肩的人物。
兄長一走,諸葛亮無疑要承擔養家餬口的重任,還好,自小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諸葛亮學會了種農活。他是一個種田的高手,至今在當地關於諸葛亮的種植技術,有兩則傳說:
其一,躬耕田。據說在諸葛亮隱居的地方,諸葛亮的莊稼比任何人種的都好。無論是什麼年份,他都能做到豐收,後來人們才知道諸葛亮是根據氣候規律而採取的科學種田。如今隆中一代仍舊是糧食的主產區,且大米飯比其他地區的要香甜可口。
其次,諸葛亮善於種西瓜。個大沙田且無尾酸,凡是到隆中做客的人,往往對此讚不絕口。不過因為前來要瓜種的很多,諸葛亮無奈只好寫一個牌子:「吃瓜留子」。
由於諸葛亮善於經營,躬耕隴畝居然能做到衣食無憂,而且此時還頻頻和讀書人談論天下大事。當然此時諸葛亮也和當地的很多上層人物都有了更進一步的關係,他的大姐嫁給了蒯氏家族的蒯祺,當時蒯越蒯良是劉表手下的重要謀士參謀;二姐嫁給了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自此諸葛亮再也不是普通的凡夫俗子,出入當地的名流士紳家庭更加普遍。不過諸葛亮並不滿足這樣日子,他在荊州其間,便決定以天下為念,諸葛亮的才氣讓人羨慕,有個叫黃承彥的名士便提議讓自己的醜女嫁給諸葛亮。黃承彥是當地名士,學問比較大。
他和荊州牧劉表是一單挑,人事關係極其豐厚,並且因為名氣較大,和荊州上層讀書人龐德公、司馬徽等都有聯繫,龐德公曾經拒絕劉表的邀請,發誓要做個許由一樣的隱士,晚年隱居在鹿門山,名氣更大。諸葛亮二話沒說答應了他,從此由於眾人的推薦,諸葛亮的名氣得到空前提升,當時和龐德公侄子龐統齊名,時人稱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劉備駐守新野的時候,一直感到自己兵力衰微,人才稀缺,便多方面接納人才。恰好招募的謀士參謀徐庶是諸葛亮的朋友,司馬徽的弟子,便向劉備舉薦諸葛亮,因此才有了三顧茅廬的故事,從此諸葛亮再也不在南陽耕種,跟著劉備開始了創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