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為何敗給曹操?是他手下的大將不行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袁紹為何敗給曹操?是他手下的大將不行嗎?

三國中袁紹為什麼會失敗?

袁紹手下大將

袁紹能夠拿下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四大州的廣袤土地,自然是他麾下有著一幫能征善戰的驍勇將軍了。不過袁紹手下的將軍,基本上都是能打,但是性子比較急,沒有多少智謀的人,荀彧就評價多為匹夫之勇。

文丑

袁紹的大將最有名的自然是被時常並提的顏良、文丑。在後來的演義小說《三國演義》裡,二人都是被關羽斬殺,但在正史上只有顏良是死於關羽的大刀下的。顏良、文丑素來以勇猛著稱,所以孔融勸曹操小心二人。在官渡戰役起初階段,曹操採用了謀士參謀的意見,先在延津佯裝渡河,分散袁紹大軍。另一邊曹操率兵向白馬河進發,同顏良相遇。由於顏良始料未及,倉促迎戰,慌亂中被關羽在亂軍中斬殺。後曹操的運糧車隊出現在白馬附近,完全暴露在袁紹的視野中,實際上這是曹軍的誘敵計策。文丑率軍前來搶掠物資,正在起興的當頭,被曹操率領的六百士兵斬殺。

袁紹軍中除了顏良、文丑之外,實際上還有實力不亞於他們二人的將士存在。後來失守烏巢的淳於瓊,本來是個武藝極為高強的人。可能因為他猜測曹操不知道烏巢有糧草存在,所以喝的伶仃大醉被曹操殺個正著。另外韓猛也是個極其勇猛的人,只是在《三國演義》中極少被提到。只有一次曹操想截袁紹的糧草,但是他猶豫不決,就是因為護送糧草的人是韓猛,可見他的實力是不容小覷。

雖然袁紹手下有很多片實力非凡的將領,但是身為領導的他優柔寡斷,錯過了很多良機,失敗也是在所難免的了。

袁紹為何敗給曹操

袁紹出生在「四世三公」的名門望族的大家之中,袁家的舊臣遍佈全國。當袁紹起兵之時,各地都有人響應,所以他的人望是極大的。諸如田豐、許攸、逢紀、審配、顏良、文丑等等這些文武人才都聚集在袁紹的營下,除此之外他還擁有冀、青、幽、並四州為基礎,勢力之大是當時首屈一指的豪強。但是最後還是敗給了不及於他的曹操,大抵原因有一下幾個。

袁紹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出在袁紹這個人優柔寡斷,雖然謀略較多,卻是不善於決斷之人,從而時常錯失良機。在官渡戰役期間,劉備起兵反曹,田豐勸袁紹奇襲曹操後部。但是袁紹卻以小二病重,而不願出兵,等到了劉備敗於曹操,他才興師動眾討伐曹操起來了。再有就是袁紹雖會用人,但不懂的識人。袁紹手下的田豐、許攸、逢紀等人都是有名的謀士參謀,但是他們內地裡常因為不合而時常相互爭鬥,袁紹又部分忠良。田豐極力諫言要以持久戰術拖延,令曹操斷糧而敗。但是袁紹非但不聽反而將田豐關入大牢。還有就是袁紹心存婦人之心,部下受傷他會很傷心,但是倘若手下立功了,他有對封賞極為吝嗇。導致袁紹軍中很多人才沒被重用,最後反而投降了曹操。

另外就是曹操無論在政治上的決策,還是軍事上的部署,其能力和見識都超過了袁紹。曹操挾天子就為他的政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袁紹還嫌棄天子吳用。曹操面對袁紹的遠超於他的大軍,重點設防,做到從容應對。加上曹操對人才的渴望,才會令許攸背離袁紹,成為袁紹官渡之戰失敗的關鍵因素所在。

曹操評價袁紹

袁紹,字本初,出生在「四世三公」的名門望族。袁紹憑借自身的幹勁,和他家族的人脈聲望,在動亂的東漢末年迅速糾集了一批龐大的軍隊,割據一方。在謀士參謀和武將們的協助下,奪取了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實力之大是當時中原各諸侯不能及的。但是這麼一位強者,在曹操眼裡,卻是一個平庸之輩。

曹操和袁紹

在新版電視《三國》中,曹操對袁紹的評價可謂是既刻薄,又在理。曹操說他在二十歲上下的時候,是極其的崇拜袁紹,因為傳說他是「四世三公」之家出來的,德望自是非凡。不過到三十歲的時候,曹操與袁紹同在一朝任職,這時的他開始看不起袁紹了。最後到了四十歲之際,二人都割據一方,曹操索性就蔑視袁紹了。

為什麼呢?因為曹操在經歷了多年,看人有了豐富的閱歷。在曹操眼裡,袁紹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很厲害,實際上卻是內心膽小之人。袁紹生性優柔寡斷,遇到重大事情的時候,總是畏首畏腳難以做出決定,但是看到蠅頭小利,卻又沒頭沒腦地一擁而上。曹操評價袁紹雖然身為人主,但是心胸狹隘,剛愎多疑,時常做出政令不一的行為。即便手上有著眾多的人才將領,卻不懂的使用,任人唯情,而不用賢。

身為人父的袁紹,不嚴厲管教自己的兒子,任由他們為了爵位互相爭奪,擾亂綱紀。

也的確印證了曹操的評價,袁紹最後因為這些缺陷導致他錯失了太多的良機。而袁紹的幾個兒子在他死後,相互爭奪爵位,以至於被曹操分而擊破。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