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作為東漢末年最大的幕後推手 他是如何攪動天下風雲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袁紹作為東漢末年最大的幕後推手 他是如何攪動天下風雲的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東漢末年袁紹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東漢末年,紛爭亂起,有這麼一位英雄人物,攪動著東漢末年的大局,這人就是袁紹。

因為《三國演義》的關係,大家對袁紹的印象就是優柔寡斷,不善於做決策,面對突發事情缺少立刻反應的能力,所以袁紹失去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也在官渡大戰中敗給了曹操,大家對袁紹的印象就是這個人一般,不是什麼英雄,能力也不行,一手好牌也打壞了。

其實這句話是對的,袁紹確實將一手好牌打壞了,但是袁紹是東漢末年最大的的幕後推手,攪動了天下大局,你認為袁紹就沒有能力嗎,我們來講講袁紹作為東漢末年第一位梟雄是怎麼攪動風雲的。

袁紹的出生

在三國中,很多人都會用袁紹的出生說事兒,袁紹出生不好,雖然出生在袁氏家族,但袁紹卻是丫鬟所生的,就是所謂的庶出,而袁氏家族真正的直系是袁術。

想想看,在當時那個大環境中,每個家族的繼承人都是直系的,而做為庶出的袁紹能夠做到袁家的家主,沒有點手段能上位嗎,而且這樣的大家族,是不缺人的,兄弟都還幾十個,在這麼多人中袁紹能脫穎而出,說明袁紹完全有能力去做更大的事情。

袁紹的家族

袁氏家族四世三公,四世說明的是連續四輩,都有人做到了三公的位置,哪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些職位都是非常高的,拿現在的官職做對比,那都是在北京重要機關的國級幹部,想想看,一個家族連續四輩人都做到了國級幹部,這個家族有多厲害,而這也成了廣大士族的領袖家族,在聯盟時候,袁紹才能任盟主。

一個國家的運轉,需要政治的調整,需要軍事的支持,需要文化的傳播,需要經濟的發展等等各行各業,而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這麼多年了,你要說沒有發展自己的家族那是不可能的,袁氏家族那麼多人,總有些有其他才華的人,那些人就都出去各行各業生根發芽,經過時間的洗禮,根深蒂固、枝繁茂葉,他們處於社會最基本的層面,牢牢把持著國家的各種資源。

從這幾點來看,袁紹能夠上位,說明有能力有手段,能夠讓大家都能夠認同他,說明袁紹有自己的魅力;在加上袁氏家族四世三公,有威望,威望這個東西是靠時間積累的,只有經歷過長時間雨打風吹的家族才能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威望來,袁紹在年少時沒少借用這種威望給自己加分。

從袁家的情況來看,袁家不缺少政治層面的人物,在軍中也有自己的人脈,當時禁軍虎噴中郎將就是袁紹和袁術先後擔任,袁紹卸任虎噴中郎將後調任去了中軍校尉,禁軍中的二把手,這個時候的袁家在軍隊有袁紹袁術做門面,在政治系統中有叔叔任太傅,官員系統中的二把手,這個時候袁家在政治在軍隊都有了自己的人了,根系相當旺盛。

袁紹攪動都城風雲

為什麼袁紹會是東漢末年的第一位梟雄呢?

我們來看看當時的事件,大將軍何進把持朝政,但是何進只是軍方的人,自己想要把持朝政除了依靠自己的妹妹外,還需要找其他幫手,當時作為禁軍將領的袁紹就這樣被看上了,而袁紹也開始了自己的謀劃。

何進擁軍把持朝政,但是沒有威望,沒有太大的關係網,而袁紹和袁紹家族這些都有,袁紹和何進都想利用對方達到自己更大的目的。

1、袁氏家族作為四世三公,這些都是建立在國家的基礎上的,所以袁紹並不願意讓國家破滅,這個是大基礎;

2、袁紹想借何進之手剷除袁家的死對頭,也就是宦官,這些宦官是袁家多年的政敵;

3、只要借助何進將宦官剷除後,天下大亂,皇權被削弱了,袁氏代表的士族才能更好的崛起,給自己謀更多的利益。

所以這些都是袁紹的謀劃,國家不能破,破了他們的威望什麼的完全沒有作用了,但是皇權不能強硬,太強硬了袁氏吃不下,所以只能用軍權把政權搞亂,而何進說白了只是袁紹的一把刀而已,相互謀皮。

為什麼袁紹要剷除宦官?

主要有幾個原因:

1、宦官是袁氏家族乃至士族的政敵,以往給袁氏找了很多麻煩;

2、宦官主要的勢力是在宮中,與皇帝、與各個級別官員都有聯繫,但又沒有太過於深入的聯繫;

3、宦官是中國多年的傳統,在宮中,宦官沒什麼實權,但是承擔著皇室的眼睛和手腳;

所以剷除了宦官,一來不會得罪一些不必要的人,牽扯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二來可以剷除自己的政敵,第三就是減少皇室對外界的監管。

所以何進把持朝政後,作為背後黑手的袁紹卻在不停的挑撥何進和宦官的關係,最終發生了十常侍亂政,斬殺掉何進。

但是袁紹的手段不只是如此,宦官沒有剷除就沒有達到自己的利益,何進沒能剷除宦官,就只能找其他人,這個時候袁紹找的是董卓。

董卓進京

沒錯,開啟東漢亂世的董卓就是袁紹引進京都的,袁紹最終的想法就是宦官將何進鬧翻之後,自己收拾殘局,但是何進不受把控,所以董卓進京收拾宦官,而有軍權和政權的袁氏家族出來收拾殘局,按袁紹的謀劃,這樣的是有機會成功的,不驚動其他利益集團情況下就佔領都城。

但是袁紹低估了董卓,最終董卓進京,憑藉著自己的軍隊,直接控制了都城,也攪動了大多數人的利益。

這時候的袁紹逃出都城後,又號召天下軍閥一起討伐董卓,最終以失敗告終。

另外一個問題,袁紹為什麼要引進董卓呢,當時各方面仍然有自己的勢力在,像荊州的劉表、張繡、公孫瓚、孫堅等等,勢力都不小,袁紹怎麼非要董卓?

其實這個問題我認為,袁紹首先是不理解董卓這個人的,因為董卓常年在西涼駐守,袁紹就產生了一個錯覺,認為西涼人都比較好控制,比較聽話,然後西涼離京城也比較遠,就算董卓開始控制不住也沒有太多的後援,所以我認為袁紹是基於以上幾點才引進遠在西涼的董卓軍的。

可以說在東漢末年,袁紹的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袁紹的謀劃非常周密有效,就是低估了董卓這個人,大家都說董卓引發了天下大亂,但是包括大將軍何進,包括十常侍,都是袁紹在背後操刀,用自己袁氏家族的威望和人脈,用自己軍政兩方面的權利,差一點就成為了第二個王莽了,所以我說袁紹是東漢末年時期第一個梟雄。

個人觀點

其實很多人被演義給騙了,造成對袁紹這個人的一些誤解,袁紹最大的錯就是在官渡戰敗。

事實上,袁紹的政治嗅覺很敏銳,當何進亂政後,他能夠與何進相互謀皮,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當發現何進不太好控制的時候,就想著引入其他勢力進來替代何進,再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最終董卓進京了。

在然後發現董卓控制不住的時候,堅決出城,回到自己家族,依靠袁氏家族的名望,聯合天下英雄共同討伐董卓,雖然聯合軍是起來了,但是都不想過於消耗自己的力量,在相互扯皮中,聯盟軍就這樣分崩離析了。

可以說東漢末年的格局都是袁紹一手導演的,也包括了後面的劉備借用自己血統的關係草根崛起,也有孫策在自己江東偏安自立,曹操拉攏寒門,這些都是借用袁紹的方式,依靠自己的長處,去給自己謀劃利益。

袁紹之所以沒被推到歷史前面,主要原因就是官渡之戰輸給了曹操,但是不能說袁紹軍事能力不行,袁紹攪動都城風雲,展現了他的政治手段;而袁紹在河北討伐公孫瓚時候,展現的就是自己的軍事才能,袁紹討伐公孫瓚,同樣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統一了河北。

所以袁紹這個人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差,而袁紹之所以失敗,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過度依靠自己的直覺和手段,加上許攸的意外背叛,最終發出了蒼天助曹不助袁的吶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