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的官渡之戰是曹操打敗強大的袁紹的一場決定性的戰役,為後來北方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都熟知的是,曹操通過出其不意地攻打吳巢和燒燬袁軍的糧草,最終打敗了強大的袁紹。
其實現在來看官渡之戰,除去雙方的戰術和戰略佈局以外,在本質上雙方打的就是一場後勤之戰,也是糧草之戰,甚至可以說是經濟之戰。這在每個戰爭中,都極為重要。「打仗打的就是錢」這就是戰爭的本質。在官渡之戰中,其實袁紹已經佔據了相當大的優勢,而且他能有如此勢力,並不是一名庸才。在局面上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只是曹操的一次奇襲行動,徹底扭轉了局勢,可謂險中求勝。
一、戰前分析:袁紹以逸待勞勝算高,曹操兵困馬乏處下風
1、雙方兵力分析,袁紹明顯佔據上風
在官渡之戰前夕,袁紹的日子要比曹操過得舒服的多。袁紹在此之前的主要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公孫瓚。在官渡之戰前兩年,袁紹就消滅了公孫瓚。可以說袁紹的部隊,一直在休養之中,狀態非常好。
反觀曹操,雖然在公元196年迎漢獻帝劉協到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確立了制高點,但是一直到公元199年,也就是官渡之戰的前一年,曹操先後和張繡、呂布等交戰,沒有一刻停息。雖然鞏固了自己的底盤,但是人困馬乏,沒有時間休養,這一點比袁紹可差遠了。
袁紹在戰勝了公孫瓚以後,已經有用了四州之地,數十萬軍隊,從紙面上來看,兵力強於曹操。而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周圍強敵環繞,他要面對的,可不僅僅是袁紹一人,所以對戰爭的勝利更加渴望。
2、雙方糧草分析,袁紹糧草儲備優於曹操
雙方既然打的其實就是糧草之戰,那袁紹和曹操,誰更缺糧呢?
《後漢書.袁紹傳》沮授進說曰:近討公孫,師出歷年,百姓疲敝,倉庫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
《晉書.食貨志》魏武之初,九州雲擾,攻城掠地,保此懷民,軍旅之資,權時調給。於時袁紹軍人皆資椹棗,袁術戰士取給蠃蒲。
一個說法是袁紹在消滅公孫瓚以後,準備集結兵力來攻打曹操。當時沮授建議裡提到的是「
倉庫無積」,也就是說糧草不足,不足以開戰。但是這個時候是剛剛結束和公孫瓚的大戰,距離兩年後的官渡之戰,還有一段時間。
但是沮授當時這麼說,其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怕袁紹在戰敗公孫瓚以後過於膨脹,不顧將士疲憊,貿然開戰的一個說辭。可見其實他並不反對戰爭,只是時機不合適。因此「 倉庫無積 」的說辭,並不排除是他刻意嚴重的說法,旨在消除袁紹當時進攻的想法。
至於第二段《晉書》裡記載的,袁紹將士都吃桑葚和紅棗的說法,這個三金認為倒是很正常的,因為三金也地處河北,我們本地多產桑葚和紅棗,金絲小棗和冬棗更是名滿天下。「 冀州戶口最多,田多墾闢,又有桑棗之饒 」這在古代便已經有記載。因此說袁軍將士食用桑葚和紅棗並無不妥。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在於,這段記載是有一個前提的。也就是「 魏武之初 」,曹操在起兵之時,也是在公元189年。「魏武之初 」也就是在公元190年左右。那時候袁紹也是剛起兵不久,實力也很弱,所以軍隊缺少糧草,也是正常的。不能因此來考慮官渡之戰時候的糧草配置。
從官渡之前的過程來看,在曹操偷襲前,袁紹並沒有出現糧草短缺的情況,可見在戰爭開始前,袁紹的糧草並沒有什麼問題,準備還是很充分的。
3、雙方戰術分析,袁紹目標明確,執行無誤
建安五年,當袁紹軍隊集結後到達官渡戰場的時候,曹操也隔岸安營紮寨,形成對峙之勢。這時候袁紹執行的,就是沮授在戰前建議的戰術,就是打持久戰,用袁紹軍強大的實力,拖垮曹操。
很多人在《三國演義》中可以看到,沮授的戰術建議就是緩兵法,而固執的袁紹一句也聽不進去,進而貪功冒進,被曹操抓住機會,一舉反敗為勝。
但是當我們仔細研究史料的話,不難看出,袁紹其實還是很在乎沮授的戰術安排的。他到達官渡以後採取的,就是沮授所說的拖字訣。
《三國誌.袁紹傳》紹為高櫓,起土山,射營中,營中皆蒙楯,眾大懼。
《三國誌.武帝紀》公與紹相拒連月,雖比戰斬將,然眾少糧盡,士卒疲乏。
袁紹在營房中建設高的塔樓,命令士兵上去射殺曹營士官。雙方僵持了兩個多月,從八月到十月,如果說袁紹貪功冒進,正應該攜十倍於曹操的兵力一舉消滅曹操,而不是應該採取這樣的戰略戰術,這難道不是緩戰嗎?
緩戰,並不是不戰。在這樣對峙的前提下,梁軍保持這一定的對抗性,此外,袁紹也派人挖地道,基本上跟對付公孫瓚用的一樣的路數。只是因為曹操這邊已有防備,所以未能得手。
而且,當時除了沮授的建議外,許攸曾建議袁紹分兵許昌,畢竟曹操的全部主力都在官渡,繞道直取許昌,攻其必救,也是很好的方法。但是袁紹拒絕的態度非常堅決,不接受此建議。如果說他是一個急於解決戰鬥的人,這麼好的建議,他怎麼能不接受呢?
其實,在官渡之戰前夕,袁紹就擺明了,要在正面戰場上解決曹操,使用的,就是拼後方,打消耗,保持對峙,在氣勢上壓倒對手。這就是要告訴曹操,我就是有這個底氣,在我崩潰之前,你一定會先崩潰。
從上面三點看得出,袁紹並不像電視裡演的那樣昏庸,獨斷專行。相反,他很好的採納了沮授的建議,採用了對他來說最好的戰術安排。如果不是後面曹操的奇襲,袁紹獲勝,只是時間問題。
二、戰爭進行時:袁紹依計行事勝算在握,曹操敗局已定奇跡凸顯
1、勝利的天平已經在想袁紹傾斜,曹操已經在謀劃撤退
《三國誌.趙儼傳》時袁紹舉兵南侵,遣使招誘豫州諸郡,諸郡多受其命。
開戰之後,局勢也是向著袁紹計劃的方向來發展。剛一開戰,曹操的糧草就出現了問題。按理說官渡距離許昌更近,曹操的補給會更容易,但是曹操卻比袁紹更早得出現了缺糧的問題。不但如此,因為兵力懸殊,曹操敗局更明顯,曹操地盤上出現了大量投奔袁紹的郡縣,這更加削弱了曹軍的實力,曹操已經在走向了崩潰的邊緣。
曹操此時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其實已經準備撤軍了。是沮授勸阻了曹操撤軍的意圖,他說「 是時劉、項莫肯先退者,以為先退則勢屈也 」,也就是說,劉邦和項羽也是在滎陽對峙,那時候誰先撤軍,誰就處於了敗勢。雖然現在曹軍困難重重,但是一旦撤軍,那兵敗如山倒,就更加沒有希望了。
確實,這一站對於曹操來說,是輸不起的。且不說一旦撤軍,軍心渙散,很有可能被袁紹尾隨著一擊即潰。單單就各方勢力的虎視眈眈,就讓曹操如芒在背。曹操一旦撤軍,承認失敗,那周圍各方一定群起而攻之,那時候的曹操,想東山再起也不可能了。此時的曹操,已經是「騎虎難下」只能硬著頭皮硬上了。
這就是袁紹的好算計。在官渡的戰場上,利用優勢給曹操致命的壓力,逼你犯錯。當你扛不住而稍有破綻時,就是袁紹取勝之時。這也是袁紹未採用許攸突襲許昌的原因之一,他想在官渡直接殲滅掉曹操的主力部隊。如果突襲許昌,曹操主力部隊不與袁紹對峙而打游擊戰,則更難抓住決戰的機會,以後保不齊曹操會東山再起,那樣威脅就更大了。
2、糧草之戰貫穿始終,雙方各出奇招保糧
同時在官渡之戰時期,雙方也爆發了激烈的後勤襲擾戰.
《三國誌.曹仁傳》紹遣別將韓荀鈔斷西道,仁擊荀雞洛山,大破之。
《三國誌.任峻傳》官渡之戰,太祖使峻典器糧運,賊數寇鈔絕糧道。
歷史上有多處記載表明,當時袁紹有派遣軍隊來襲擊曹操的糧草。這讓兵力不足的曹操雪上加霜。一度讓曹操的軍隊解不開鍋,形式嫉妒危及。
當然曹操也沒閒著,他也清楚此次戰鬥中糧草的重要性。他多次派人切斷袁紹的糧道,怎奈袁紹每次都重兵把守,曹操收效甚微。而袁紹對於自己儲糧之地保護極好,因此曹操內心,也是十分著急。
《三國誌.武帝紀》冬十月,紹遣車運谷,使淳於瓊等五人將兵萬餘人送之,宿紹營北四十里。
袁紹為了保護糧道,也是煞費苦心。他命淳於瓊率部萬餘人北上,護送後勤部隊。在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曹軍的干擾確實是對袁紹軍曹成了影響,所以這一次袁軍的後勤保障安排,並沒有分散,而是集中兵力護送。
也就是說,之前可能是多支部隊分批運糧,但是因為糧草消耗巨大,袁紹就讓所有的運糧部隊集合在一起,然後重兵護送。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得保證自己的糧草不受影響,能準時到達前線。曹操應對袁紹的干擾,也是這個方法。
戰爭發展到現在,袁紹已經是勝券在握了,曹操在局面上看似已經無力回天了。只要繼續這樣下去,曹操自己就會先扛不住撤退,袁紹軍尾隨而下,直取許昌,大獲全勝。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就是一個突發事件,讓整場戰局,有了重大改變.
3、許攸叛變入曹營,曹操奇襲獲勝利
突發事件就是袁紹手下的謀士參謀許攸的叛變。原來許攸的家人在鄴城犯了法,許攸前去求情卻沒得到袁紹的諒解,加上之前的建議未被採納,所以許攸一氣之下出走曹營。許攸是袁紹的頂級謀士參謀,很多佈置甚至都是出自許攸之手。許攸來曹營,給了曹操一個極其珍貴的信息,也就是袁紹將所有糧草,全部佈置在了烏巢。
因為淳於瓊是後勤保障部隊,夜宿在了官渡以北40里的烏巢。烏巢其實並不是袁紹糧草的存糧地,只是行軍途中的一個點而已。因為前文已經說了,袁紹是將所有的糧草合併後統一護送,所以現在在烏巢的糧草非常多,是袁紹的命脈。而許攸因為身份問題,從而得知了這個消息,連夜告訴了曹操。
袁紹派遣重兵部隊守護糧草,著實沒想到會被曹軍探聽到了行軍路線。而且在曹操率軍奇襲的過程中,遇到了多支袁紹部隊,袁紹沒想到自己如此保護下的糧草還能失手。再加上淳於瓊貪功冒進,見曹操示弱便全軍出擊,結果中計被打敗,存放在烏巢的糧草也被付之一炬。加上袁紹軍的張郃,高覽在進攻曹軍之時臨陣倒戈,袁紹內憂外患,戰局瞬間逆轉,進而大敗。
所以說袁紹的失敗,是在大好局勢下的一個突發狀況。本來袁紹已經勝利在望,只因為一個人才的走失,從而讓自己面臨必死的困境,實在是得不償失。
從官渡之戰,我們可以看出,其實袁紹一開始的戰略戰術並沒有錯,他錯就錯在在勝利沒到手之前有些許輕敵,並且沒有處理好自己與手下謀臣的關係。在籠絡人心方面,袁紹確實差曹操一招。也正是這個差距,讓袁紹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地。
最後:
從上述我們可以得知,沒有許攸,就沒有曹操的獲勝。沒有曹操的獲勝,就沒有曹操入駐鄴城。袁紹經營許久,卻在許攸問題上除了岔子。如果讓時間重來,袁紹一定不會再去追究許攸家人的過錯,從而保住勝利果實。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時刻關注身邊人的情緒變化,要瞭解他們情緒變化的原因,增加我們的情商,這樣我們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獲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