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孫權眼睛還算不錯,心理也過硬,雖然性命危急,但還是清醒的看見張遼只帶了幾百人,於是下令讓軍士將張遼八百軍團團圍住。張遼的坐騎體格比較好,打了半天沒有累,帶著張遼從亂軍中衝了出去。有幾十個魏軍見張遼衝出,紛紛高呼將軍難道要拋棄我們了嗎?張遼見壯又再度衝進包圍網,從吳軍中衝出一個口子,救出了被圍的幾個人,餘部幾百人全部退入合肥城。經此一戰,吳軍被嚇破了膽,本來還指望十萬人打七千人能佔點便宜,結果這仗之後吳軍士氣全失,頓失銳氣。孫權只能下令全軍修整守備,合肥城內的曹軍也有了準備的時間。魏軍死守合肥,孫權輕鬆率軍圍住了合肥。但是吳軍連續攻打了十多日,遇到守軍的死守,吳軍死傷慘重,恰逢當時淮南疫疾流行,吳軍病死不少。孫權不得以,只能命大軍班師,而他自己則莫名其妙的帶著一千虎士和凌統、甘寧、呂蒙、蔣欽幾員大將斷後。 吳軍從逍遙津北撤退,張遼在合肥城上看到吳軍主力撤退,乘機率軍追擊圍住了孫權。孫軍一千人頓時混亂,孫權被圍後凌統親率三百近兵衝入重圍,甘寧在外圍引弓射擊,呂蒙、蔣欽率幾百人死戰擋住魏軍。凌統一陣拚殺,終於救出孫權,凌統讓孫權一個人先走,他自己回頭再戰抵擋魏軍。但孫權在逃跑的路途中碰到被自己人毀掉的橋,橋板被拆,孫權過不去,魏軍殺到,孫權狗急跳牆,抓著馬鞍、用助跑衝過斷橋,孫權在逍遙津南面遇到三千人吳軍,小命總算是揀回來了。孫權成功逃脫後,凌統和甘寧在自己也身受創傷的情況下,殺死數十人後,披甲潛行逃走。此戰,是孫權一生中最屈辱的一戰,10萬人打七千,不僅輸的慘,而且自己也差點被活捉。能把仗打的這個份,孫權的軍事水平真是低到了極點。 來分析一下曹操的這條錦囊妙計。 張遼這個人,「少為郡史,武力過人,」張遼率眾歸降了曹操後曾不避大險隻身到敵營威勸昌郗投降成功,又在敗袁紹、攻袁譚、征柳城等大戰中屢建功勳,並多次得到曹操的賞識。曹操把張遼放在合肥的目的就是要他組織和協調守軍的核心作用。張遼果然不負曹操所望。 但讓人覺得奇怪的是,曹操為什麼不讓李典守城,樂進出戰? 看過三國的我們都知道,樂進是個性情如烈火的武將。曹操稱他「每臨功戰,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摧,自援炮鼓,手不知倦。」為此特封他個雅號叫「沖折將軍。」 而李典的性格與樂進不大為同,「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但他好像與張遼不和)李典年僅35歲就死了,但卻得到了長者的美譽,不難看出他是個愛學習,有修養,顧全大局的人。按常理叫李典守城,樂進出戰更加適合。曹操偏偏倒用二人,這不令人費解嗎?細細分析一下,這正是曹操用人的超長表現。 在曹操看來,大敵當前,張遼置個人得失於度外是沒問題的,李典有「素不與諸將爭功」的品格,如見張遼以大局為重,配合張遼也沒有問題。有了這二人的團結和統一,就不愁把樂進帶起來了。如果讓樂進出戰,很難保證不與張遼爭功鬥氣,如果二人發生爭吵李典很難協調,那樣三人就不能形成一個整體。這裡還隱藏著一層意思:明明應該樂進出戰而令其守城,又說樂進「將軍」其實是說你樂進如果爭著出戰,那麼三個人的凝聚力會更大,這才是曹操希望的第一方案:如果說樂進不明白這個意思。老老實實的守護,也是不錯的第二方案曹操的一封密信,為三人的團結對敵設了一個「雙重保險」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能做到萬無一失。正如曹操所料,張遼見信,率先表態,慷慨激昂的表示決一死戰,緊接著附和的就是李典。《三國誌·李典傳》是這樣寫李典的:「遼恐其不從,典慨然曰: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何以私憾而忘公義乎!」 《三國演義》描繪此戰更為神奇:「這一陣殺的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夜不敢蹄」如果說,團結就是力量,那麼人和就是戰鬥力。這件事也充分的體現了曹操「仁者用其仁,智者用其智」的用人之所長。曹操果然是「超世之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