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晚年為何會選擇一個平庸之輩為丞相 孫權火燒重臣家門又是怎麼回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孫權晚年為何會選擇一個平庸之輩為丞相 孫權火燒重臣家門又是怎麼回事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晚年孫權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三國前期的三位霸主,劉備主要靠義氣收買人心,曹操主要靠任人唯賢來留住人才,而孫權則主要靠感情來讓前期大臣全心地擁護跟隨。為什麼說是前期呢?這主要因為,在孫權的晚年,他已經開始貪戀權力,猜忌重臣,再也沒有創業初期的那種大度和寬容,也沒有那時的睿智和明朗,他的疑心病甚至變得比曹操還重,那麼晚年的孫權究竟是怎樣的?為何會任用平庸之輩為丞相呢?又為何曾經火燒托孤重臣家門呢?下面將一一分析釋疑。

要想理解晚年的孫權,就需要對早年孫權的為人處世有一定的瞭解。孫策去世時,孫權只有十八歲。當時,孫策給孫權安排了兩位托孤重臣,文臣張昭,武將周瑜。周瑜這個人,又不僅僅是一名普通武將,更確切地說,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英雄人物。十八歲的孫權,在孫策死後,能夠慢慢的在江東站穩腳跟,離不開這兩個人的鼎力支持。

據《三國誌.吳主傳》記載,孫策去世時,十八歲的孫權哭得很傷心。但是,這時的張昭是明白人,他懂得現在的江東基業不穩,就對孫權說,小將軍現在不是哭的時候啊,大業未成,外面豺狼更是虎視眈眈,小將軍如果只顧得哭哥哥,那豈不是給了盜賊豺狼可乘之機。於是讓孫權脫下喪服,換上戎裝,巡視三軍,展現威嚴。張昭則率領眾人擁立輔佐孫權。

當時,孫權還是將軍,部下和賓客對孫權的禮節也還很隨意。這時,又是另一位托孤大臣周瑜,率先向孫權行君臣之禮,為其樹立君王的威望。正是有了張昭和周瑜這兩個人的大力支持,孫權的威望才慢慢建立起來。年輕時的孫權,知人善任,對待身邊的大臣如同家人般親切。慢慢的擁戴的人也就越來越多,為其真心效力的人也越來越多。

但是,到了晚年,孫權似乎變得昏庸了。在丞相任用上,他並沒有選擇自己的托孤大臣張昭,經常和張昭鬧得很不愉快,甚至還有一次放火燒張昭的家門。他的七個兒子,也有一個被廢,一個被賜死。孫權對大臣不再像家人般親近,而是有了顧忌和疏遠,真的是登上帝位就犯了疑心病了嗎?

接下來我們就說說他的托孤大臣張昭。前面說過,孫權在剛接手基業時,多虧張昭和周瑜他才能在君王位置上坐穩。但是,稱帝以後,孫權卻沒有任命張昭為丞相。開始,大臣都推薦張昭為丞相,孫權卻覺得,張昭這個人太過正直,或者用現代話說就是直腸子,遇到不滿的事就會當面指正,而不給對方留顏面。孫權認為,如果讓張昭做丞相,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滿和憤恨,不讓張昭做丞相也是一種保護。所以就排除眾意,選擇了資質平平的孫邵做了丞相。這個人,在《三國誌》中都沒有單獨傳記,可見並無出色成績。

孫紹死後,按理說丞相位應該是張昭的了,但孫權再次不顧眾人建議,將丞相之位給了顧雍。關於為何張昭始終未做到丞相之位,筆者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個原因,孫權心胸並不真的寬廣,一直記恨早年張昭讓他投降曹魏的事情。這要從赤壁之戰說起,當年,主戰派是以周瑜為代表,主降派以張昭為代表,這也是張昭此生犯的一個決策失誤。最終,孫權選擇應戰,並打退了曹軍,增強了實力。孫權登基稱帝時,還不忘挖苦張昭說,當年如果我聽了你的話,估計現在不知道在哪裡討飯呢。嚇得張昭跪在地上汗流浹背不敢起來。由此也可見,孫權一直記恨張昭當年讓自己投降。

第二種原因,晚年孫權猜忌疑心過重。晚年孫權英明睿智,但是登基以後,孫權開始越來越害怕權力旁落。也因此,他選擇的幾位丞相,孫紹是個平庸之輩,顧雍則是個官場和稀泥的老油條,並沒有太大作為。孫紹在丞相之位上幾乎沒有成績,而顧雍則是只有在孫權向他請教時他才會像征性地回答問題,從來不主動去說什麼事該怎麼做。孫權這種選擇丞相的方式,很可能是害怕大權旁落。

另外,孫權的猜忌心很重,也從他對待自己親生兒子,他的長子死後,孫權立了孫和為太子,但是又特別寵愛四子孫霸。兩個兒子相爭,最終他疑心越來越重,就廢了孫和,還賜死了孫霸。帝王之家,親情經常不如權力重要。

第三個原因,孫權忌憚張昭。張昭是早年孫策指派給自己的托孤大臣,所以孫權對待張昭,像對待自己的老師一樣。也因此,張昭經常把孫權看管得很嚴。比如,孫權喜歡打獵射老虎,張昭就經常批評他說,做君王的人,要除掉的是和自己爭天下的亂黨,而不是野獸。可見,張昭在教育孫權上面是絲毫不給孫權留面子的。

還有一次,遼東太守公孫淵反叛魏國向孫權求援,張昭認為公孫淵為人反覆無常,堅決反對,但是袁紹不聽。最終證明,張昭是對的,孫權派去的兩個使臣都被公孫淵殺害了。因為這件事,張昭稱病在家不上朝,孫權為了逼張昭出來,就放火燒張昭的家門。但是,張昭依舊不出來。無奈,孫權又讓人把火撲滅了。張昭的兒子看事情鬧得有點大了,就攙扶父親出來了,兩人才算和解。

由此也可見,張昭對孫權來說,是個嚴厲的老師,如果讓張昭當了丞相,自己做皇帝可能也會失去很多自由。所以,張昭一生也未能坐上丞相之位。

參考資料:《三國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