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君主中,孫權無疑是十分傑出的一位。他十八歲繼承父兄基業,掌管江東六郡八十一州,赤壁勝了曹操,夷陵揍了劉備,一路風風雨雨走過來,親手奠定了吳國江山。
然而,這樣一位英明勇武的帝王,晚年卻在繼承人的問題上搖擺不定,與往日當機立斷的果敢大相逕庭,難道孫權真的是老來糊塗了嗎?這其中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原因呢?
一,江東士族
孫權雖然是吳國之主,但對於江東上層社會來說,孫家可是不折不扣的外來戶。
孫家的祖籍在吳郡富春,孫權出生時,他的父親孫堅僅僅是下邳縣丞,這樣的出身別說上層社會了,混個中產階級都勉強。
那麼當時的上層社會是哪些人呢?自然是江東士族了。具體來說,就是虞魏顧陸四大家族。退一步說,就算孫家所在的吳郡,排名靠前的四大家族也是顧陸朱張。
若不是孫堅孫策父子戎馬半生,硬生生的擠進幾個望族把持的上層社會,孫權想要跨越階層那真是比登天還難。
可就算孫家打下江東基業,對於世居江東的幾個望族來說,那也是外來人口入侵了。奈何孫家有人有槍有地盤,幾大家族只得和孫權保存一種微妙的平衡。
二,矛盾不斷
孫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想要的是北伐曹魏,西拒蜀漢,進而一統天下,開創一個強大的東吳。
但江東士族卻沒有這麼大的雄心,他們只想要江東一隅平安無事,保住自己家族在江東的利益就夠了。孫權和江東士族,原本就不是一路人。
根本利益的分歧是難以調和的矛盾,因此哪怕雙方再小心維護的關係也有出現裂痕的一天。
正如暴風雨來臨前總會出現一些預兆一樣,孫權和江東士族翻臉的預兆,幾乎可以追溯到孫策時代。
孫策坐擁江東之時,江東士族與孫家就可以短暫和平相處,等到公元200年,孫策想趁著官渡之戰的機會偷襲曹操時,江東士族就坐不住了。
因為江東士族的利益是保證江東無事,他們不願耗費資源去做與維護自己利益無關的事,可是孫策一定要去,於是孫策遭遇了暗殺。
孫權繼位後,根基不穩,無暇北顧,於是江東士族又和孫權達成短暫和平相處了。
等到公元208年曹操想要到吳地來「打獵」後,江東士族迅速和孫權產生了新的矛盾。
幾乎所有的士族成員都勸孫權投降,他們的勢力之大一度逼的孫權真的考慮起投降的方案了。
好在還有個周瑜,真心誠意的為孫權打算,再加上魯肅帶來了諸葛亮,孫權領導的東吳才能有後面赤壁之戰的輝煌。
此後,孫權和江東士族一直磕磕碰碰,孫權被公孫淵騙了想出兵報仇,還被江東士族的傑出代表顧雍、陸遜等人阻止了,就連東吳難得火燒連營打一場自衛戰,代表江東士族利益的陸遜也是打退了敵人就收兵,絕不戀戰。
多年矛盾積累之下,孫權看江東士族越來越不順眼,再加上諸葛亮去世後,魏蜀吳三國進入一段相對太平的時期,而此時孫權也根基漸穩,有了和世家大族抗衡的能力。
於是,一個削弱江東士族的計劃在孫權心裡產生了。
三,南魯黨爭
公元241年,吳國太子孫登去世。孫權立三子孫和為太子,卻又寵愛四子孫霸,將他封為魯王。
雖說是魯王,可是孫霸和孫和一樣住在宮裡,兩人一樣的待遇,一時間並稱「兩宮」,時間一長,魯王和朝臣們心中都有了些別樣的想法。
魯王覺得孫權可能是在暗示他會換他做太子,朝臣們更是議論紛紛,為了今後的家族利益不少江東士族只得兩頭壓寶,派遣族中子弟去支持魯王。
於是,神奇的一幕出現了,東吳的朝臣被迫分成兩派,支持太子的一方有張昭之子張休,顧雍之孫顧譚,丞相陸遜等,支持魯王的一方有驃騎將軍步騭、大司馬全琮等。
雙方勢均力敵,爭鬥不休,幾乎把所有的世家大族都捲了進來。
孫權默默的看著朝堂上的一切,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一切都如他預料的那樣,這些原本互為姻親守望相助的豪門大族,終於互相爭鬥起來了。
先是魯王黨的全琮揭露江東世家子弟顧承在芍陂之役與他人串通,結果顧承下獄,顧譚也被株連。
孫權看在顧家家大業大的份上親審顧譚,哪知顧譚心慌意亂之下居然說了一句:「陛下,讒言真多啊。」結果又讓人抓住把柄說顧譚對國君大不敬,最後顧譚、顧承都被流放到交州。
接著,魯王黨繼續向孫權報告說張休也是同謀,結果張休也一起被流放到交州去了。
太子黨連連失利,陸遜忍不住上書為太子說話,哪知孫權卻不顧陸遜元老的身份接連批評陸遜,結果導致陸遜憤懣難平,抑鬱而終。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江東士族被折騰的差不多了,孫權也不得不付出他的代價。公元250年,孫權廢太子孫和,順手將支持太子的江東士族或殺或貶,來了個大清理。
接著,孫權又處死了魯王孫霸,支持孫霸的江東士族子弟又被清洗了一遍。
孫權終於用兩個兒子的代價換來了他一生都想擺脫的掣肘,江東士族自此元氣大傷,一些寒門和外來人士開始在東吳政壇上嶄露頭角。
孫權總算可以歇一歇了,公元252年,孫權去世。
雖然有人評價孫權晚年糊塗,弄亂了朝堂。可他其實是這場黨爭幕後洞察一切的總導演。
隨著江東士族的沒落,接下來的東吳君主終於不用再走孫權曾經走過的彎路,也不用再受孫權曾經受過的委屈了。
這位精明強幹的君主,在他最後的人生裡,用盡全部的力氣,為兒孫撐起了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