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嫡子曹植才華出眾,曹操為何不選擇曹植繼位?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同為嫡子曹植才華出眾,曹操為何不選擇曹植繼位?

同為嫡子曹植才華出眾,曹操為何不選擇曹植繼位?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都說曹操更加偏愛曹植,因為曹植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實在太高了。曹操本想把嗣子之位傳給曹植,卻遭到了百官們的反對,因為廢長立幼在他們看來風險太大。其實曹操立嗣根本就沒選擇,曹丕是嫡長子自然有優先繼承權。在演義中,曹丕和曹植為了爭奪嗣子也是各種鬥智鬥勇,最後曹植犯下致命錯誤,從此失去了繼承的資格。實際上當時曹操也不敢一意孤行,他還並不是皇帝,如果堅持廢長立幼的確會帶來一定的風險。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天下。曹操、孫堅、劉備三人可以說是建立三國的奠基人。而進位稱帝,爭奪天下之時,也有一件不得不考慮的大事,那就是立嗣。劉備與孫堅二人面臨的立嗣選擇還沒有那麼激烈,孫堅死時,只有孫策成人,位子自然是留給孫策。而劉備更不用說,只有一個劉禪,不立嗣給他還能給誰呢?但曹操卻不同,他共生有25個兒子,其中傑出有才幹的也不在少數,而曹操在其中,最為滿意的還是曹丕和曹植。那麼曹丕和曹植誰更適合成為曹操的繼位人呢?

第一曹植才華橫溢,文學氣質豐富,但也因此性子散漫,不受約束。

曹植給人留下的深刻的印象,當數曹丕稱帝后,逼迫其寫的"七步詩"。而據《三國誌》記載:

曹植"年十歲余,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

可見其的文學造詣是非常高的。而曹植除了才華橫溢之外,身邊更是有楊修這樣的大謀臣出謀劃策,自然會更得曹操的歡心。有次曹操在出征時,他的兒子都城門相送,但只有曹植作文送別,同樣身為文學家的曹操,自然對其十分欣賞。但殊不知,令曹操欣賞的才華,卻在後來成為他厭棄曹植的原因。

據史料記載,曹植在與楊修寫信評論他人時,語言常常十分尖銳,又夾雜有幾分自鳴得意之態。

以孔璋之才,不閒辭賦,而多自謂與司馬長卿同風,譬畫虎不成還為狗者也。前為書啁之,反作論盛道僕贊其文。夫鍾期不失聽,於今稱之。

這樣隨意作文,妄談他人,恃寵而驕的態度,恰恰觸犯了曹操的禁忌。再加上他生性自由散漫,嗜酒放縱,又多次耽誤了軍中正事,曹操對其的欣賞已經漸漸消失了。而後來曹植更是同楊修一起,揣度聖意,在曹操對其的考驗中弄虛作假,最終惹怒曹操,將其排除在儲君之列。

第二,曹丕為人謹慎,文武雙全,又深得朝堂之心,有為君之風範。

曹丕自幼便生活在軍營,六歲開始學習騎射,十歲時就能便跟隨其父曹操南征北戰。而在軍營中長大的曹丕更是學以致用,帶兵打仗,極為熟練。而軍營生活也為其養成沉穩內斂的性格提供了一個良好環境。更何況雖然曹植的文采斐然,但是曹丕的文學造詣也與其差異不大。再加上曹丕的武力值遠在曹植之上,綜合考慮來說,還是曹丕更有實力位居儲君。

而且相較於曹植的天真散漫,曹丕表現的更為謹慎老練,更適合與群臣打交道。他因為在幼時便生活在軍營,知曉百姓生活,所以在治國理論和政治水平上,都比未吃過苦頭的曹植要強的多。而且相比於不識人心的曹植,曹丕更能迎合曹魏中的世家大族,拉攏人心。

據《三國誌》記載,曹丕"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並為之說。"可見其在收買人心上是一把好手。就連心機深重的司馬懿都曾評價曹丕道"潛龍勿用。"可知其城府之深。但不得不說,二者相比,還是曹丕能夠坐穩那個位子。

第三,自古嗣位立長不立幼,且曹操要為曹魏綿延百代而做打算。

在古代,君王立儲君的做法,就是"立子以嫡不以長。"而曹植與曹丕相比,二者皆是為曹操妻子卞夫人所出,就沒有嫡庶之分了。但是還有一點,就是嫡長子繼承製。

雖二者皆為嫡子,但曹丕卻比曹植要大,是嫡長子的身份。曹操就算是再欣賞曹植的才華,再寵愛曹植,在選擇承繼人時,也不得不考慮這一點。況且還有袁紹、劉表立幼而導致內部生亂,這樣鮮活的例子存在,曹操又怎麼會一意孤行呢?

而且曹操雖然喜愛曹植,但他最看重的還是自己打下的一片江山。據《三國誌》記載:"植固執而行,不自雕勵,喝酒不節。"這樣一個放任自我,不修邊幅,身在皇家卻毫不拘束的曹植,或許會是一個優秀的文學家,但絕對不會是一個優秀的皇帝。為了確保曹魏政權的世代連續,曹操絕對不會讓曹植這樣一個放任自我的人當下一任皇帝。放棄了曹植,也就只剩下曹丕一人了。但曹丕表現出來的,卻又都符合曹操心中對儲君的要求,有心計,有能力,又為人謹慎,曹操自然會選擇曹丕了。

由此可知,相比於生性散漫,不受約束的曹植,還是為人謹慎,城府深陳的曹丕更適合當曹操的繼位人。

你是如何看待曹丕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