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東吳對曹魏使用過多少次苦肉計?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揭秘:東吳對曹魏使用過多少次苦肉計?

有句話叫做「兵不厭詐」,說明在智謀的行使上,欺詐的方法也是不排斥使用的。最典型的欺詐當屬「苦肉計」,而「苦肉計」最有名的實施者是三國時期東吳的將軍黃蓋,可以說,是「苦肉計」成就了黃蓋之名。苦肉計的實施是故意傷害身體以騙取敵方的信任,從而實行反間的計謀。自傷後怎能騙取敵方的信任?那就是像黃蓋一樣挨打後詐降。因此,一般的詐降行為都可以歸於苦肉計之類。也許是「苦肉計」嘗到了甜頭,自黃蓋以後,東吳人又玩過幾次詐降,且看這些詐降將領都是怎樣實施的,他們的成敗又是如何?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就帶來歷史小故事,一起看看吧!

黃蓋實施詐降計,火燒曹軍戰船。

周瑜帥東吳軍隊迎擊曹操,兩軍在赤壁相遇。這時候,曹操的軍隊已經染上瘟疫,不少人患病,兩軍剛一交戰,曹軍就退兵,回到江北駐紮。周瑜的軍隊駐紮在南岸。周瑜的部將黃蓋說:「現在敵眾我寡,難以和他們久戰。但是我看到曹軍的船艦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而逼迫他們逃走。」怎樣用火攻呢?周瑜調來幾十艘蒙沖鬥艦,裝滿柴草,中間澆滿油脂,外面裹著帷幕,上面插上牙旗,打算用這些船衝進曹操的船隊,將曹操的水軍一把火燒盡。

這當中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這些船要保證進入曹操水軍的停泊港,否則你燒誰去?周瑜於是確定了使用詐降計。詐降計的實施者是黃蓋,小說中說是周瑜將黃蓋打了一個皮開肉綻,現實中有沒有打不好說,但是讓黃蓋投降,並給曹操寫信倒是有的。黃蓋給曹操的信大致意思是:我黃蓋受孫氏厚恩,人家待我也不錯。但這些都是私誼,事情還要看天下大勢,以現在江東這點點力量,想抵抗曹公您的百萬之眾,誰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吳國的將領官吏,都知道這一點,惟有周瑜和魯肅心懷妄想,堅持己見。我現在投降,是實在的計劃,而周瑜所率領的軍隊,是很容易打敗的。等到兩軍交鋒的時候,我黃蓋願意作為前部先鋒。至於具體怎麼做?當根據事發時的具體情況而變化對待。曹操也懷疑其中有詐,在將黃蓋的送信人仔細詢問後,又許諾給予黃蓋高官厚祿,這才答應黃蓋投降。

到了約定時日,黃蓋又準備了快艇,分別繫在大船後面,於是依次向曹軍的港口駛去。這時正好刮起了東南風,到了江中,黃蓋的船隻又掛起了帆,這些準備引火的船就更加快速而不可擋。黃蓋又讓士兵大聲喊著:「投降了!投降了!」曹操軍隊的官兵都伸長脖子觀看,指指點點地說黃蓋來投降了。黃蓋解開各條船隻,同時點起火來。當時風勢很猛,大火蔓延到岸上的營寨。頃刻之間,曹營煙火沖天,人馬被燒死和淹死的不計其數。發火後,周瑜率領輕銳部隊猛攻,曹軍於是敗退。

看看周瑜和黃蓋的這出詐降計設計的非常精細,先是黃蓋給曹操寫信,讓曹操排除一切懷疑;再是讓士兵大喊投降,以便解除曹軍的警覺,然後是詐降部隊乘事前備好的快艇脫離戰場。當然,一切的一切還在於曹操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以為在大兵壓境之下,東吳有人投降乃至整個東吳投降是一種合理結局。否則,曹操但凡稍有警覺,即便是採取一點簡單措施,周瑜黃蓋的詐降計也難以得逞。

周魴實施苦肉計,曹休上當損兵折將。

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曹睿派出三路大軍征伐吳國,一路由司馬懿率領從漢水進攻江陵,一路由賈逵率領進軍東關,一路由大司馬揚州刺史曹休督帥諸軍向尋陽進軍,三路人馬同時進發。孫權派遣鄱陽太守周魴秘密訪求已在北方知名的山越宗族首領,讓他去騙誘曹休。周魴說:「山民首領,卑賤低下,不能勝任,事情若洩露,無法使曹休上鉤。請求派親信持書信去誘騙曹休,說我受責備,害怕被殺,想獻郡歸降,請求派兵接應。」孫權同意此計。和黃蓋一樣,周魴也是給曹休寫了一封信,說明了自己不受信任,剿匪不力受到責備等原因,所以要「棄暗投明」。所有的詐降計都會受到懷疑,但曹休探聽到,吳國不斷有郎官到周魴那裡查究各種事情,周魴因此削髮謝罪。順便說一句,當時的削髮要比黃蓋挨板子嚴重得多,這等於是自己給自己定罪判刑,是更進一步的「苦肉計」。曹休於是不再懷疑,上表請求率兵深入敵境接應。魏明帝批准了曹休的計劃,同時命令賈逵率兵向東和曹休會合。曹休得到批准後,率步、騎兵十萬向皖城進軍,以接應周魴。

東吳這邊,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假黃鉞,同時任命朱桓、全琮為左、右督,各率三萬人馬去攻擊曹休。周魴也集合了本郡人馬,跟隨陸遜攔截打擊曹休。曹休知道被欺騙,但仗著兵多,就想和吳交戰。雙方交戰地點是在石亭(今安徽舒城境內),因此這次戰役被稱之為石亭之戰。戰鬥打響後,陸遜自己在中路,命令朱桓、全琮為左右兩翼,三路人馬齊頭並進,衝向曹休埋伏的部隊。當這部分部隊被打敗後,吳軍乘勢追擊,一直追殺到夾石。曹休的軍隊被斬殺俘虜一萬多人,吳軍繳獲各式車萬輛,以及幾乎全部的軍用器械物資。

賈逵接到魏明帝的命令向東和曹休會合,但看到敵人在東關並沒有防備,知道敵軍一定是將軍隊集中到皖城。他迅速作出判斷,曹休輕敵深入,必定失敗。因此部署各將領,水陸並迸,搶在吳國人之前佔領夾石。這時候,賈逵的部隊也是沒有後援,各路將領在前進還是等待後援問題上同樣是意見不統一。賈逵認為,曹休敗退回歸,已經走在一條絕路上,這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稍一猶豫,怕是曹休他等不到天黑了。敵軍所以敢於這樣大膽,同樣是認為我軍沒有後續部隊。如今迅速前進,出其不意,必定能挫傷敵人的士氣,將敵擊敗。如果等待後援,等敵人將險路切斷,我軍即使兵士再多也救不了曹休。因此以加倍的速度進軍,沿途多設置旌旗戰鼓作為疑兵。吳軍看見賈逵的軍隊,果然驚慌逃走,曹休才得以返回。

曹休失敗在於更加狂妄的無邊,明明知道上當了,還是要繼續作戰。也難怪東吳的將領朱桓會說,曹休能夠當上高官,靠的只是皇親國戚這層關係。

孫布實施詐降計被滿寵識破

魏明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孫權派中郎將孫布實施詐降計,以引誘魏國揚州刺史王凌。孫權則在阜陵埋下伏兵,等待著魏國軍隊前來。孫布派人到揚州求見,請求投降。孫布的使者帶去了一封信,信中說:「道路太遠,不能自己前來,請求來軍隊迎接。」石亭之戰失敗後,曹休回到國內不久死去,代替他都督揚州諸軍事的是前將軍滿寵。當孫布實施詐降計的時候,滿寵已經是征東將軍。揚州刺史王凌抄寫了孫布的來信給滿寵,請求派兵馬去迎接孫布。滿寵認為一定有詐,不給派兵,卻替王凌寫了一封回信,說:「您認識到正邪二者的區別,想要躲避禍害,到安順的地方來,離開暴虐,歸回有道德的君主跟前,我們非常讚賞。現在想要派兵去迎接,然而考慮去的兵少了就不足以保衛您,而去的兵多了又一定會把事情張揚開去,讓遠方聽到。還是先秘密商議,來達到您本來的志願,到時根據情況處理,這樣比較好。」王凌一直和滿寵不和,就讓黨羽散佈滿寵的壞話,還自己上表說滿寵年紀大還嗜酒成性,不能擔負獨當一面的大任。也正是在這個節骨眼上,魏明帝召滿寵回朝。

不過,滿寵認識還是清醒的,臨行前,他命令留守的府中長史說:「如果王凌想去迎接,不要給他兵馬。」滿寵雖然走了,王凌仍然要不到兵馬,就只派了一個督將率領步、騎兵七百人去迎接孫布。孫布在夜裡埋伏襲擊,督將衝出來逃走,死傷的兵馬超過一半。

東吳這次的詐降計沒有完全得逞,與前兩次相比並不是有多大的失誤,而是滿寵不上當。假如換做是王凌,恐怕魏軍也會是大有損失。

東吳人為什麼這麼愛使用詐降計?這往往是一種弱者對付強者的智計。雖說是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但總覺得這種示弱還是缺少了那麼一點兒豪氣,尤其是詐降計當中有了一個「降」字,就少了一股硬氣。

還有,孫權自己也是多次「事魏」。如建安二十二年,孫權派徐詳向曹操請求投降;建安二十四年,為了背後偷襲關羽,孫權向曹操寫信,說是要為朝廷出力;魏黃初二年,孫權不但再次向這個魏國的皇帝稱臣,還將關羽俘獲的大將於禁還給了魏國。大家都知道這是權宜之計,是一種政治上的需要,但對於孫權個人,也好像是在演著一出出「詐降計」。

要說孫權能夠建國當皇帝,也不僅僅就是靠父兄那點兒家底,他自己也是雄才大略,自有其過人之處,但後世人對吳國總是缺少一種由衷的崇敬,恐怕就是孫權乃至東吳缺乏那麼一種浩然之氣有關。看起來,東吳總是能夠利用魏蜀兩國來獲取自己的生存空間,可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這又是另一種的自我邊緣化。所以,在三國這個舞台上,東吳總讓人感覺就是一個配角。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