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東漢著名將領張遼曾多次易主為何能深得曹操信任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揭秘:東漢著名將領張遼曾多次易主為何能深得曹操信任

看過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人想必對張遼這個人物並不陌生吧,他是曹操手下非常得力的武將,是曹軍中少數有勇有謀的著著名將領軍,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歷史上的張遼真的和電視劇中的一樣嗎?在這裡我們一起來簡單的瞭解一下歷史上的張遼。

張遼,字文遠,所以也被人們叫做張文遠。他是山西人,三國時期魏國的著著名將領領,他最開始是追隨丁原的,丁原死後跟了董卓,董卓死後又到呂布收下做了將軍。之後曹操戰勝呂布之後,張遼則歸降了曹操做了中郎將,還被賜了關內侯的爵位。之後他一直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先是和關羽一起幫助曹操解了白馬之圍,隨後在東海打敗了昌豨;官渡大戰時,在鄴城打敗了袁紹的兒子袁尚;之後又在白狼山殺死了烏丸單于。再就是打敗了梅成、陳蘭等賊寇。在曹操赤壁大戰失敗以後,奉命和樂進等一起鎮守合肥。在這期間擊退了孫權進犯的十幾萬大軍,還差點捉住了孫權。

此後張遼名震天下,被任命為征東將軍。有故事說,東吳的小孩只要一哭,他的媽媽就說張遼來了,小孩就不敢再哭了。等到曹操死後,曹丕繼位並且廢掉漢獻帝劉協,自立為皇帝之後,張遼依舊奉命防守孫權。就連張遼生病期間,孫權也不敢進犯,對他非常忌憚。之後張遼帶病擊退了吳軍大將呂范。最後張遼在江都病死了,被追封為剛侯。享年54歲。後人把他和魏國的樂進、於禁、張頜、徐晃一起稱作魏國「五子良將」。可見張遼在曹魏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張遼一生戰功卓著,是曹軍中非常有名的武將,不但武藝高強而且極有謀略,他在曹操建立功業的過程中起這不可替代的作用。張遼,東漢時期曹魏政權的武將,合肥之戰,以八百破十萬,令人聞風喪膽,差一點活捉孫權,一直到後來,孫權屯駐雍丘,即便病重,依舊抱病上戰場,大破吳將呂范,可見張遼的勇猛威震天下,那麼張遼厲害嗎?

張遼屬於武將,但絕對不是莽夫。張遼在打仗期間,注意留心觀察,能夠洞察敵軍的一舉一動背後的深意,昌豨每次盯著張遼看,射出的箭越來越少,一般武將都會認為對方箭已射完是還擊的好時候,但是張遼知道,那是對方故意為之,沒有全力應戰,既不應戰,又老是盯著自己看,意思是在猶豫要不要打。所以,張遼為什麼每次都打勝仗不僅僅因為英勇無畏,還因為他能夠觀察敵人的行為,從而猜出敵人下一步的行動,這就是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遼的心理素質是極好的,孫權大軍十萬壓境,自己才幾千兵力,一般來說勝負的局面已定也就無需再戰,但是張遼厲害就厲害在此處,首先重要的就是打擊一下敵人,增長我軍士氣,要一鼓作氣,才能守住合肥。既然兵力不佔優勢,那就只能在兵速上取勝,張遼帶八百勇士,快速衝到孫權麾下,從早上打到中午,一直奮勇殺敵,其實他知道八百勇士的作用就是衝陣,擾亂敵方軍心,讓他們方寸大亂,另一方面就是鼓勵曹軍的士氣了,八百人就讓孫權如此狼狽,還能守不住城?從以上看出,張遼無論武力和謀略都是人中之龍,張遼厲害嗎這個問題也得到了解答。

三國時期是我歷史一個諸侯並立,群雄爭霸的時期,他們彼此之間攻伐不斷,普通百姓自然是飽受戰亂之苦苦不堪言,最後出現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當然這個時期也是軍事將領輩出的年代,比如曹魏的許褚、徐晃、張遼、樂進、張郃、於禁等等,但不得不提的是,雖然他們都武藝高強,戰功卓著,但張遼卻是他們之中少有的有勇有謀的武將。也有人說武將的下場都是馬革裹屍還,那麼著名將領張遼怎麼死的呢?

這得從張遼被曹操留在合肥駐守說起,這一年曹操親自率領大軍攻打漢中的張魯,守衛合肥一代的兵力非常少,於是吳主孫權便率領10萬大軍攻打合肥。張遼自己只有不到一萬人馬,面對十倍於己的敵軍,毅然主動出擊,結果打的敵軍傷亡慘重,最後有趁孫權撤退的時候,帶人追殺,結果打敗吳軍,差點俘虜孫權。此後張遼威震東吳,東吳一直不敢進攻。最後張遼一直駐守此地,當然人都會有一死,張遼最後生病了,還帶病打退了吳軍大將軍呂范。第二年張遼病重,在江都去世了。所以張遼和張郃,典韋等武將結局不是一樣的,不是馬革裹屍戰死的,而是死於重病。

張遼先後追隨過董卓呂布等人,最後歸順了曹操,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當然有趣的一點是,在張遼病死的那一年,曾經成就了他威名的吳主孫權也在這一年病死了,真所謂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張遼死後,魏帝曹丕歎息不已,追封他為剛侯,這也算是對他一生戰功的肯定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