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休(235年-264年9月3日),字子烈,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吳大帝孫權之子,東吳第三位皇帝(258年11月30日–264年9月3日)。孫休十八歲時,受封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孫綝發動兵變,罷黜孫亮為會稽王,迎立孫休為帝,孫休三讓而受,改元永安。因此,和東漢末年的漢獻帝劉協一樣,孫休也是被權臣擁立的皇帝。不過,孫休最終的命運,卻和漢獻帝截然不同。
孫休登基後,封孫綝為丞相。孫綝權傾朝野,孫休與張布、丁奉合謀,遂除孫綝。孫休在位期間,頒布良制,惠及百姓,促進了東吳的繁榮。孫休好文,即位後於永安元年創建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詔立五經博士,為南京太學之濫觴,韋昭為首任博士祭酒。永安七年(264年),孫休去世,謚號景皇帝,葬於定陵。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在三國時期,孫休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君主。以下,就讓我們一起聊一聊東吳第三位皇帝——孫休。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一
具體來說,根據《三國誌》等史料的記載,孫休是吳大帝孫權的六子。母王夫人。嘉禾四年(235年),王夫人生下孫休。對此,在筆者看來,因為年齡的緣故,孫休自然不是孫權的太子人選。對於孫權來說,先冊立長子孫登為太子。不過,孫登英年早逝,這導致東吳的太子出現了變故。最終,孫權選擇冊立孫亮為太子。對此,在筆者看來,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孫權將皇位傳給孫亮,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太元元年(252年)正月,孫休被封為琅琊王,居住虎林。同年四月,孫權去世,孫休的異母弟孫亮繼承皇位,太傅諸葛恪作為托孤大臣,得以執掌朝政。諸葛恪是諸葛瑾的兒子,諸葛亮的侄子。
諸葛恪不願東吳的藩王居住在長江邊沿戰略要地,將孫休遷往丹陽郡。孫休與當地太守李衡不睦。李衡多次襲擾孫休,孫休上奏書請求遷往他郡,於是朝廷下詔讓孫休夫婦遷至會稽郡。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如果沒有登基稱帝,孫休只是一個普通的藩王。但是,一場變故還是改變了孫休的命運,將其推到了東吳皇帝的寶座。
孫休在會稽郡居住六年,與會稽太守濮陽興和左右將督張布交結深厚。對於濮陽興等人,最終也因為孫休登基稱帝,從而獲得了重用,成為東吳的重臣。
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孫亮被權臣孫綝所廢,第二天,孫綝派宗正孫楷與中書郎董朝迎請孫休回京即位。對於孫綝來說,不僅是東吳宗室,更掌握了兵權。因此,孫綝不僅是一位權臣,更有可能篡奪東吳皇帝的寶座。
二
不久之後,孫休乘上帝輦,百官陪侍,孫綝率領士卒千人在近郊迎接,下拜於路旁,孫休下車回拜。當天就登上正殿,大赦天下,改元永安,是為吳景帝,當時二十三歲。到了永安元年(258年)十月二十一日,吳景帝孫休下詔說:「褒揚有德之士,賞賜有功之臣,此為古今通行大義。現用大將軍孫綝為丞相、荊州牧,增加食邑五個縣。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孫休即位之後,就有除掉權臣孫綝的打算。但是,孫休在沒有絕對的把握之前,一點也沒有暴露自己的意圖,並且,他還通過冊封官職的方式,以此來籠絡孫綝等人,促使他們逐漸放鬆警惕。
從這一角度來看,同樣是被架空的皇帝,孫休的手腕和能力,顯然不是漢獻帝可以相提並論的。不久之後,孫綝一次用酒宴請左將軍張布,喝到盡興時,孫綝吹噓自己擁立皇帝孫休的功勞,甚至還有不臣之心。
三
對此,張布遂將這件事情告訴景帝,孫休怕孫綝會作亂犯上,於是對其多次給予賞賜,又與張布和丁奉秘密商議,決定在臘祭之日設宴來誅殺孫綝。永安元年(258年)十二月八日舉行臘祭,孫休成功將孫綝斬首示眾。對此,在筆者看來,孫休即位之初,就能夠將權臣孫綝除掉,這無疑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與此相對應的是,漢獻帝雖然有反擊曹操的行動,卻還是被曹操成功化解。而在孫休之後,曹魏皇帝曹髦,則是準備討伐權臣司馬昭,結果反倒自己丟掉了性命。
因此,和這些皇帝比起來,孫休雖然也是被權臣擁立的,但是,孫休的結局卻和他們截然不同。在除掉權臣孫綝後,孫休下詔說:「諸葛恪、滕胤與呂據原來是無罪,而是受到孫峻與孫綝兄弟所殺害,我為此感到痛心,希望都能為他們改葬,並加以祭祀。因為他們而牽連被流放者,都可以回來。」對此,在筆者看來,為諸葛恪、滕胤與呂據等大臣平冤昭雪,自然能夠獲得東吳文臣武將的支持,這也有助於緩解東吳朝廷的內部矛盾。
永安四年(261年)秋八月,孫休派光祿大夫周奕、石偉瞭解各地民情風俗,考察各處將領官吏的清濁、百姓的疾苦,並下升進和退貶官員的詔書。永安六年(263年)冬十月,蜀國因為魏國要對其征伐來使告知吳國。對此,考慮到蜀漢和東吳之間唇亡齒寒的關係,所以,孫休派遣大將軍丁奉督率各軍向魏國壽春挺進,將軍留平另到南郡見施績,商討進兵方向,命將軍丁封、孫異前赴沔中,救援蜀國。
四
最後,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在東吳援軍趕到蜀漢之前,後主劉禪就放棄了抵抗。因為蜀漢的滅亡,孫休不得不停止了救援的行動。永安七年(264年)二月,鎮軍將軍陸抗、撫軍將軍步協、征西將軍留平、建平太守盛曼,率領軍隊圍困蜀國巴東守將羅憲。從東吳的角度來看,既然蜀漢已經滅亡,現在自己想要趁著這一機會攻佔原先蜀國的疆域,從而變相削弱曹魏,這無疑是比較合理的選擇。但是,魏國派將軍胡烈率領步、騎兵二萬侵犯西陵,以救羅憲之圍,陸抗等率軍退還。
永安七年(264年),孫休重病在床,以手詔命丞相濮陽興入宮,令太子孫出來拜見濮陽興。景帝無法說話,就緊握著濮陽興的手臂,指著太子把他托付給他。對此,在筆者看來,孫休固然是一位英明果斷的君主,但是,他的這一次托孤,無疑是失敗的。永安七年七月二十五日(264年9月3日),景帝孫休駕崩,年僅三十歲。元興元年(265年)十二月,葬於定陵。在孫休去世後,濮陽興和張布違背了他的意願,迎立孫休的侄子孫皓為帝。總的來說,縱觀孫休的一生,雖然在位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其剪除權臣,推行仁政,重視教育和農桑,這無疑推動了東吳國力的增強,這也是東吳能夠堅持到公元280年才滅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