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時,袁紹為什麼不聽沮授的建議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官渡之戰時,袁紹為什麼不聽沮授的建議呢?

你真的瞭解沮授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在官渡之戰時,袁紹手下有很多優秀的謀士參謀,像田豐、沮授、郭圖、審配等。可是真正為袁紹出謀劃策的我覺得就田豐和沮授二人,但是如果袁紹真能聽從沮授之言,曹操未必能打敗袁紹,贏得勝利,三國歷史更有可能會改變。

沮授,原是韓馥手下的謀士參謀,後因袁紹佔領冀州,跟隨袁紹,成為袁紹的謀士參謀。前期為袁紹平定四州,打敗公孫瓚出過很大的力,可是在官渡之戰中,也不知道為什麼多次為袁紹出謀,但是大部分計策袁紹都不聽。

對袁紹提出的計謀和多次勸告:

第1次:在公元195年,漢獻帝劉協還在外流亡期間,就提出來:讓袁紹迎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是袁紹不聽,後被曹操迎接漢獻帝劉協定都許昌。看到曹操這樣做,袁紹又懊悔了。沮授可是第一個提出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啊,比曹操早很多啊!可惜了。

第2次:袁紹想讓自己小兒子袁尚繼承他的位子,就把大兒子袁譚過繼給他哥哥,讓他去鄴城做青州刺史。沮授勸告袁紹:「你這樣做必定會導致禍亂 」。袁紹不聽,說:「我要兒子們各據一州。又把二兒子袁熙做幽州刺史,外甥高幹做并州刺史」。袁紹這樣做的後果,在袁紹剛死後不久,三個兒子開始互相爭權內鬥,以至於後來被曹操利用這一點,全部被殺。

第3次:袁紹進軍黎陽,派顏良到白馬進攻東郡太守劉延,沮授又勸說:「 顏良氣量狹小,性情不穩,雖是一員猛將,但是不能獨擋一面啊 」。袁紹又沒有聽從,後來曹操率人援救劉延,被關羽斬殺。

第4次:在顏良被殺後,文丑又被曹軍斬殺,又俘虜了袁紹的大將,此時,沮授對袁紹說:「北方的軍隊數量雖然多卻不如南方軍隊果勁勇敢;南方的軍隊糧食儲存少而軍需物資不如北方軍隊;南方的曹軍想速戰速決,北方的我軍應該緩鬥,我們應該和曹操打持久戰,拖延時間」。袁紹又是不聽,把軍營起來向官渡逼近。

第5次:袁紹派遣淳於瓊率兵萬餘人駐守烏巢,那裡有袁紹軍隊的所有糧草。沮授又出來對袁紹說:「應該派蔣奇率軍隊在淳於瓊的外圍 作為支援,以防止曹操軍隊來搶掠」。袁紹還是不聽。袁紹你也不想想,沒多久前,曹操剛截取了你的運糧車,你忘了。可是這會他還是不聽沮授的意見。後來曹操率五千騎兵精銳,燒燬了袁軍的糧草,還殺掉淳於瓊。

沮授不願降曹,被殺

袁紹在逃跑前都想不起這個為他忠心耿耿的沮授還沒有跟上,沮授被曹操士兵抓住。曹操與沮授以前就認識,算得上是朋友,曹操對沮授說:「袁紹沒有謀略,不用先生您的計策,如今天下未定,咱們可以共同創造一番大業」。沮授說:「 我的叔叔、母親、弟弟都在袁紹手中,我要是跟了你,恐怕袁紹會殺掉他們的。承蒙曹公看得起我,請曹公趕緊殺掉我,才是我的福氣 」。曹操又說:「如果早點得到你,天下不足慮也」。

曹操還是捨不得殺他,把他押了下去,好生看待。沮授真是身在曹營心在袁啊!後來找了個機會想逃跑,被曹操抓住,看到沮授這樣不為所動,就下令把沮授給殺掉。

如果以上建議中在第4條和第5條中,袁紹能聽沮授的意見,也不至於會失敗,三國歷史更有可能會重寫。不過歷史不能假設。只是太可惜了沮授這等人才,跟錯了主公。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