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有很多謀士參謀勸誡袁紹,他應該聽誰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官渡之戰有很多謀士參謀勸誡袁紹,他應該聽誰的?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袁紹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200年,曹操與袁紹的主力決戰終於拉開了序幕。4月份袁紹派遣顏良帶兵去進攻白馬,以計劃奪取黃河南岸邊的作戰要點,以保證之後的主力部隊能夠順利渡河,而曹操則以張遼、關羽當前鋒,自己親自率領的兵馬急赴白馬迎戰。

袁紹這邊顏良倉促應戰,被斬殺,袁軍潰敗。解除白馬之圍後,曹操主動放棄了渡口,將軍隊遷徙向了黃河以西,袁軍以為這是個機會,追擊曹操,曹操反過頭來回身打擊疲憊的袁軍殺掉文丑,順利的退回官渡。

兩方初戰由此落幕。

袁紹這一邊佔領了黃河沿線的渡口,突破了曹操所佈置的第一道防線,然而他所損失的是兩名大將被斬殺,嚴重影響了自身的氣勢。對於袁紹來說,官渡是進軍許都的最後一步,而對於曹操來說,保護好官渡則是能夠保護好自己最後政權存亡的一步,因此官渡就成了這兩個人決戰的要點。

當時曹操的軍隊只有過萬人,後勤補給困難,袁紹的軍隊則連成一線,步步緊逼官渡,曹操幾乎是沒有選擇餘地,全軍動彈不得,只能正面迎戰。

但是在袁紹這一方,卻有很多人勸諫袁紹,希望他不要把全部的兵力都集中在官渡這邊。因為袁紹想要贏曹操的辦法有很多,而袁紹手中的籌碼也比曹操多得多,但是舉全兵在官渡決戰,卻是贏下曹操的方法中風險最大的一種。

沮授給袁紹勸諫說,我們軍隊的士兵勝在數量多,但是在氣勢鬥志上卻比不過曹操。然而曹操糧草方面一直是問題,物資儲備上是比不過我們的。所以曹操的軍隊必定想要一鼓作氣的速戰速決,而我們的軍隊則應該需要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其實沮授主要是建議袁紹一邊鞏固內政,一邊分少部分兵力騷擾曹操,不急於一時與曹操決一勝負。但是袁紹不聽。

許攸給袁紹勸諫說,主公並沒有必要和曹操在官渡一點上決一死戰,應該分出兵馬取道他途,進攻許縣,迎接天子,只要能把天子迎來那事情便可成功。

許攸策略其實就是要將曹操的主力部隊牽制在官渡,然後以奇兵偷襲許都,只要把皇帝搶到手,等於就是擒賊先擒王,曹軍自然潰敗。但是袁紹不聽。

田豐也勸袁紹說,曹操善於用兵,變化無方,他們軍隊裡的人雖然少,但並不可以輕視。豐田一方面同意沮授的持久戰略,認為袁紹應該"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另一方面豐田又結合了許攸的觀點,以為袁術應該分頭進攻,來對曹操展開全面的攻擊,"簡其精銳,分為騎兵,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其疲於奔命"。

田豐的觀點不失為最明智的戰略選擇,只可惜當時的袁紹,任誰的話都聽不進去。以至於田豐一再勸諫袁紹後,袁紹甚至當眾生氣,認為田豐是違反自己的戰略決定,打擊士兵們的鬥志而將其關押了起來。當時投靠袁紹的劉備見了袁紹陣營中的這番情景,甚至都對袁軍的前途失去了信心,而找借口要脫離援軍。

官渡之戰最終誰勝誰負,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了。袁紹事後曾捶胸頓則大喊:若聽田豐之言,我等怎遭此禍。這個時候只能向袁紹說一句,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身為全軍領袖卻不顧底下謀臣三方四次的勸諫,袁紹之敗,敗其一意孤行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