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後,諸葛亮曾在數年內發動五次北伐,其後繼者姜維也完全延續了這一路線。那麼,為何明知面對曹魏時出於絕對下風,諸葛亮還要如此「窮兵黷武」?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小國寡民、窮兵黷武」,對於諸葛亮主政後瘋狂北伐的行為,別說我們現代人,即使在當時蜀漢朝廷內部,反對聲也從未消停過。
公元228年初,諸葛亮首次北伐,雖然一度勢頭喜人,甚至讓曹魏的關中地區騷動不安,但由於在街亭遭受慘敗,不得不撤回漢中。
由於這次失利,不僅馬謖被殺,諸葛亮本人也自貶三級、由丞相降為右將軍,同時也讓蜀漢朝野認識到了雙方的實力差距。
但諸葛亮本人並沒有因此喪氣,他「考微勞,甄壯烈,引咎責躬,布所失於境內」,即考核獎勵戰功、慰問烈士家屬,同時自我批評、大大方方公佈自己的過失,此外還「厲兵講武,以為後圖」——厲兵秣馬、訓練隊伍,準備下次出征。
就在同年11月,得知曹魏在東線東吳方向遭受失利、關中軍力東調的消息,諸葛亮決定發動第二次北伐,但在朝廷中迎來了大範圍的質疑:漢諸葛亮聞曹休敗,魏兵東下,關中虛弱,欲出兵擊魏,群臣多以為疑。
這個「多」字的範圍很模糊,但顯然反對者不在少數。鑒於師出有名、方能無往不利,諸葛亮向劉禪上書一封,將其北伐的原因解釋得相當透徹:
其一:「先帝深慮以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
也就是說:北伐這事,是先帝劉備親自安排下的的事業,並不是我諸葛亮想要窮兵黷武。而劉備之所以留下這樣的戰略安排,則是出於維護蜀漢政權合法性的需要。在古人的觀念裡,只有佔據了中原的政權,才能被視為華夏正統;蜀漢偏居一隅,它的立國之本,就是以漢朝正統自居、是過去四百年大漢朝廷延續,所以才定國名為「漢」。若與曹魏相安無事、井水不犯河水,那等於是默認了自己是地方割據政權,那麼劉氏的朝廷會完全喪失道德性及存在的法理基礎。沒了義正辭嚴的大旗,那蜀漢朝廷還怎麼聚人心、帶隊伍?
其二:將士的自然損耗嚴重
諸葛亮稱,自己在漢中僅待了一年,趙雲、馬玉等70多位大小將領,以及1000多名「突將、無前、青羌、散騎、武騎」等精銳士兵因年齡等原因自然死亡,這些將士,是劉備之前輾轉中原各地積攢起來的精兵,並非益州一地所能提供的:「皆數十年之內,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因此,如果就這麼按兵不動下去,幾年後蜀漢軍隊骨幹喪失殆盡,屆時更無法與曹魏抗衡。
而事實確實證明,蜀漢軍隊的戰鬥力是呈下降趨勢的。
其三,以一州之地抗衡整個北方,蜀漢打不起持久戰
三國各自的疆域,若按地圖上的大小來看,差距貌似並不大。但在那時,比較各地的實力,並不是看面積大小,而是土地的開發情況、人口的密集程度;那時的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繁衍地,經過千百年的開發,人口密集、土地富饒,史書中的「中國」,起初指的正是中原;反觀南方,則「地下卑濕」,氣候炎熱、濕氣重,再加上生產力的限制,導致地廣人稀,經濟條件落後。一直到五胡亂華時期衣冠南渡後,南方才得到了較大開發。
下圖是東漢各州的劃分,由此可見,蜀漢只佔據了一州之地,看起來地方挺大,但實際上挺虛的,因此諸葛亮在奏章中諸葛亮質問朝臣:「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支久……」,想打持久戰,得有一個基本前提:本方的實力和恢復能力碾壓敵人,否則就是自尋死路。
其四,時間越久,中原民心對漢室就越疏離
漢室前後持續四百年,對當時的民間仍有一定號召力。諸葛亮首次北伐時,曹魏轄內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悉數反叛,響應蜀漢軍隊。人心的向背,在一定程度上能彌補實力的短板;但若隨著時間的推移,曹魏政權日益穩固,那些對漢朝廷有感情的老人們逐漸離去,蜀漢收復中原將會愈發困難。
因此,綜合以上因素,時間對曹魏有利、對蜀漢極端不利,諸葛亮在七年中連續5次北伐,就是想趁北方生產力還未全面恢復之際,抓住雙方差距最小的時機賭上一把。
人無外患,必有內憂。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外部敵人的存在,往往會成為促進內部團結的動力;反之,若對外歌舞昇平,對內往往會因為利益的劃分等因素逐漸矛盾重重,最終分崩離析。古今中外都是這個理:
淝水之戰時,面對前秦的近百萬大軍,鬥了數十年的東晉幾大家族:王氏、謝氏、桓氏空前團結、同仇敵愾,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奇跡;但危機過後,他們沒有趁著北方分崩離析的機會揮師北伐,反而再度陷入了狗咬狗的內鬥,坐視中原再度形成相對穩定的強勢政權。
在宋朝之前,中原王朝的覆滅基本都出自內因。西漢經過百年戰爭,在漢宣帝時期解決了勁敵匈奴;但在失去外敵後,後續的幾代統治者完全失去了進取心,政治日漸腐敗、外戚專權、土地兼併嚴重,最終導致了王莽篡權、綠林赤眉大起義;司馬氏的晉王朝雖然一統三國,但在失去敵人後,開始了孜孜不倦的內耗,八王之亂將西晉的武力消耗殆盡,從而給了內遷少數民族武力奪權的機會。其後的隋唐同樣如此,在強勢消除了外部威脅後,迅速陷入了內亂。
這個道理,即使到了現代社會也不過時,身為世界的超級大國,美國在任何時期都要為自己找個假想敵,其中既有經濟利益的關係,也是出於團結國內的多種族、多元文化的考慮。
而諸葛亮當時面臨的情況要複雜得多。劉備入蜀,本質上是率領荊州勢力武裝奪取益州,通過利益的重新劃分,他們雖然獲得了當地大部分士族的認可,但並不代表蜀漢政權就是鐵板一塊。比如在得知劉備死後,南中各郡瞬間就爆發大規模反叛事件。
同時,古代的士大夫階層向來也喜歡依據鄉土、師門等因素來拉幫結派,甚至為人公正的諸葛亮也未能免俗:劉備多次提醒他不可重用「言過其實」的馬謖,但他頑固地堅持己見,其中難免有與馬謖同出自荊州、與其兄長馬良關係要好的因素。
而若處於戰爭狀態,則會有足夠的理由與手段讓各方擱置矛盾、集中對敵;劉備去世之後,蜀漢最為三國中實力最弱小的一方,客觀上需要以特殊狀態來鞏固形勢、維護團結、度過危機。
事實證明,蜀漢政權對內確實維持了穩定,但由於絕對實力的懸殊差距,經過諸葛亮、姜維兩代,都未能創造奇跡。最終與曹魏的差距越拉越大,迎來了這一地方政權難以逃脫的宿命。不過,相對於其後千百年先後在蜀地割據的政權而言,蜀漢已經是堅持最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