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此國被楚、秦、巴三國所滅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春秋時期,此國被楚、秦、巴三國所滅

在春秋這一歷史階段,楚國是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彼時,楚國和晉國的百年爭霸,成為春秋時期的主要歷史事件。不過,在春秋初期,在楚國的旁邊,卻存在一個可以威脅到楚國的大國——庸國。根據《左傳》、《史記》等史料的記載,庸,古國名,出自帝顓頊,據載曾隨同周武王滅商,為牧誓八國之一。民間有「上古東方斯巴達」之稱。春秋時,是巴、秦、楚三國間地位較高實力較大的國家。建都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在春秋初期,庸國曾經派遣大軍進攻楚國,本想消滅楚國,沒想到卻被三國聯合消滅。

首先,在周朝這一歷史階段,庸國曾經盛極一時,建都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一帶),《括地誌》載:「方城山,庸之都城。其山頂上平,四面險峻,山南有城,長十餘里,名曰方城。」由此,對於庸國來說,其勢力範圍最大的時候,北抵漢水,西跨巫江,南接長江,東越武當,面積在4萬平方公里以上。除了自身實力不俗,因為曾經幫助周武王消滅商紂王,所以庸國君主的爵位還是伯爵,地位子爵的楚國之上。而對於楚國來說,正是因為爵位較低,所以才擅自稱王。由此,在春秋時期,建都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一帶)的庸國,成為楚國的勁敵。

和庸國相對應的是,春秋時期的楚國,其核心區域也在今湖北省一袋。所以,庸國和楚國之間的衝突和較量,自然是在所難免了。不過,在周朝時期,庸國卻能夠長期稱雄於楚國、巴國、秦國這三個大國之間,而且曾連續多次擊敗過楚國的入侵,甚至還因為過於強盛,因此楚國造成遷都的威脅。《左傳·文公十六年》記載:「公元前611年,楚國發生嚴重的饑荒,西戎從西南方向殺來,到達東南部的阜山,除了西戎,對於楚國旁邊的庸國,也趁機發難,率領大軍進攻楚國,甚至想要借此機會來消滅楚國。

在此背景下,面對庸國等諸侯國的大軍,楚國在位的君主楚莊王一度想要遷都,以此來暫避鋒芒。不過,在大臣的建議下,楚莊王還是放棄了遷都的打算。對此,楚國一方面派出大軍來抵抗庸國的進攻,另一方面,莊王火速派使者聯合巴國、秦國從腹背攻打庸國。在地理位置上,秦國和巴國也和庸國相鄰,而且處在庸國的身後。在楚莊王的提議下,秦國和巴國決定派出大軍攻擊庸國的背後。在「圍魏救趙」的原理下,庸國從楚國撤回了大軍,而楚國大軍則緊隨其後,和秦國、巴國一起包圍了庸國的都城。

最後,楚莊王自率少量兵力扼制臨品,命子越、子貝二大夫各率一部分別自大溪、仞(均在今十堰東南)向庸都進發,乘其不備而攻之,大敗庸軍。由此,對於楚國、巴國、秦國這三國的大軍,因為兵力上的優勢,從而攻破了庸國的都城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一帶)。對於楚國君主楚莊王,因為消滅庸國,可謂實現了「一鳴驚人」的壯志。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楚國攻滅在江、漢流域的勁敵——庸國,消除了北進爭霸的後顧之憂。鞏固了其在江漢流域地區的統治地位,為其爭霸中原創造了必要條件。至此之後,楚國得以全力和晉國爭霸中原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