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易中天為什麼貶低諸葛亮?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諸葛亮很多人都知道,易中天也有很多人都比較瞭解,或許也有很多人聽過易中天講解三國故事吧。不過,易中天的很多觀點其實讓很多人還是並不太能贊同的。現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貶低諸葛亮,與之前將諸葛亮視為神明的態度是大大不同的,而現如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為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對於諸葛亮的態度會變成這樣呢?
1.易中天為什麼黑諸葛亮
易老不是貶低諸葛亮,而是堅持事實。現代人認識諸葛亮大多都是看三國演義而不看歷史。而三國演義是以蜀漢為正統的神話小說,自然要神化蜀國(諸葛亮關羽等)魔化魏國(曹操)弱化吳國(孫堅周瑜等)。事實上諸葛亮很有才,但不如演繹般神。陳壽是一代良史,其所生活的年代晉距三國不過五十年,所寫三國誌自然更加可信。陳壽也不存在貶低蜀國,他對劉備,對關羽,對諸葛亮都作了很多正面的肯定,如果他有意貶低蜀國,完全可以把他們寫成缺心眼。避尊者諱,這個有,歷朝歷代都有,陳壽畢竟活在司馬家的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說陳壽的爸爸被諸葛亮砍了?
什麼叫說清事實?什麼叫還原歷史?《三國誌》就是正史嗎?陳壽在晉國任職,敢對司馬家勁敵諸葛亮評價太高嗎?陳壽的父親被諸葛亮治罪下獄就無所謂嗎?諸葛亮已經被大多數人推崇上千年,曹操也是爭議人物,某人作為一個想出名的作家、學者,如果和大家一樣稱讚諸葛亮,批判曹操,那就隨波逐流了,很難被公眾關注。現代社會要想火,肯定得與眾不同,另闢蹊徑,所以這些歷史人物就成了犧牲品。如果普通大眾為了這些互相爭論,對歷史的認知好像沒有什麼效果,反而幫助人家更火了。
易中天教授講三國的本質是「拿著史料反演義」,雖則對小說大加撻伐略有些無趣,不過在不少人把演義當正史的21世紀初,確實有普及三國正史的意義,功勞不小。
正史《三國誌》是既褒曹又褒劉,毛本《三國演義》是擁劉貶曹,所以易中天要反過來,褒曹貶劉貶諸葛。這本來也無可厚非,易只是歷史的科普者,並非歷史研究者,對歷史人物有自己的愛憎是可以的,甚至還能讓普及講座更加精彩。問題是,因為易中天自己的愛憎,夾雜了一些私貨——具體的,包括混淆史料與演義(比如,說劉備就會哭)、對史料選擇性採用與忽略(比如,誇了曹操一堆,說曹操缺點是殘暴,然後舉的例子居然是曹操殺死討厭的許攸,而不提曹操殺呂伯奢,屠城殺降),以及歪曲解讀(比如,說曹操在白馬之戰後帶著民眾撤退,是怕袁紹屠城,又說劉備攜民渡江是強迫民眾走的)等。這下,可就要誤導聽眾了。
拿諸葛亮來說,舉一個例子:著名的武侯祠「攻心聯」,本是對諸葛亮的褒揚。易教授偏要解讀為「批評」。遭到網友的群起反對後,新錄製的裡面刪除了這一部分,可是後來又發了一篇長文辯解一番。總之,感覺就是費勁巴拉去論證雞蛋是方的……
《品三國4》中,易中天將講述三國鼎立後,一個個走向滅亡直至被西晉統一的過程。其中易中天新解諸葛亮,指出諸葛亮的擅權與曹操並沒兩樣。「漢獻帝劉協固然是傀儡,劉阿斗又何嘗有權?至於諸葛亮本人,就連職務也和曹操一模一樣,都是丞相。」易中天表示,兩人的政策都是「虛君實相」,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在易中天看來,同樣擅權的諸葛亮和曹操的民間形象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區別,都是文學創作所賜。「在文學創作中,社會不但需要正面典型,也需要反面典型。」易中天說,曹操擋了士族地主階級的路,只能等著被畫成一張大白臉。與此同時,諸葛亮也就演變成了「天使」。
2.不扶劉禪是為專權於身
「通常的說法很簡單,劉禪扶不起來嘛,智商低、能力差。事實上,劉禪並不弱智。」易中天這樣認為。
易中天舉出一個明顯的例子:諸葛亮去世以後,劉禪立馬廢除了丞相制度,命蔣琬主管行政,命費褘主管軍事,將原本集權於諸葛亮的權力一分為二,讓兩人相互制衡。蔣琬去世後,劉禪乾脆自攝國政。在易中天看來,這都不是弱智的行為。
易中天推測,諸葛亮之所以不還政給劉禪,是想實現自己「虛君實相」的政治理想。
3.堅持北伐源於「野心」
北伐是劉備死後諸葛亮最重要的事業,易中天認為,諸葛亮的北伐注定失敗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國,益州非進取之地,諸葛亮非將略之才。
在易中天看來,諸葛亮其實很清楚這些,他之所以堅持北伐,其中重要的一點,是諸葛亮出山時,曾在《隆中對》中設計將來要北定中原,「儘管荊州丟了,形勢變了。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只要他有一丁點機會,都會抓住這個機會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4.揮淚斬馬謖為平內亂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三國中著名的段子,但在易中天看來,其中疑點重重。
「如果說一個將軍打了敗仗你就要殺他,你有多少將軍可殺?蜀國人才本來就少,這不是讓親者痛、仇者快嗎?」易中天表示,蜀國內部很不穩定,荊州集團、東州集團、益州集團三股力量相互抵制。為了平息內亂,諸葛亮實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絕不徇情枉法。對於馬謖的處理只能是四個字:從重從快。
5.易中天為什麼黑諸葛亮
因為三國演義是以蜀漢為主的,而諸葛孔明又是蜀漢的頂樑柱,可以說沒有諸葛武侯就沒有西蜀的疆域,光靠勇猛無敵的五虎將,那劉備可就比呂布還慘了。人家呂布至少還有個陳宮,貂蟬也很聰明,而且不是褒姒、妲己那種女人。所以說,三國演義的主要筆墨自然就到了諸葛亮的身上,所謂言多必失,講的越多,那麼讓人研究的就越多,自然褒貶也就越多。而讚揚的聲音太多,如果易老師也跟著人家繼續讚揚,那麼體現不出他的價值,所以他就選了貶低,借此抬高人氣,顯示自己的學識,讓人注意自己。此為其一。
其二嘛,文人墨客通常有個毛病,總愛凸顯自己的才能,而貶低他人,越有才越如是。因而易老師對打擊這位幾乎被神化的軍神,不遺餘力。
主要就這兩點了,至於什麼喜歡曹魏、東吳什麼的,其實跟第一點同理,不是他真的喜歡,有才的人都知道,古代流傳下來的東西,要帶著批判的懷疑的眼光去看問題,所以作為教授的易老師,不會有個人的好惡在裡面。只是因為曹魏、東吳不是三國演義作者的主要描寫對象,所以想爆個冷門,大家不是都說曹操是奸雄嘛?是賊嘛?那麼他就偏偏要說曹操是梟雄,是人才。這樣就能成為焦點了。
傳為諸葛亮的《後出師表》,見於《三國誌·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說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引咎責躬,厲兵講武,當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之時,他上此表請求再次伐魏。因為他第一次北伐時有一篇《出師表》,因此這一次的被稱為《後出師表》。這篇《後出師表》是否為諸葛亮所寫?歷來看法不一。
東晉的習鑿齒把它收進《漢晉春秋》,當然認為它是可靠的。但南朝裴松之注《三國誌》引這篇《表》時卻註明:「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他持論謹慎,不言其非,也不言其是,不過,他客觀記述的情況,卻能啟發人們去懷疑《後表》的真偽。所以,清人錢大昭在《三國誌辨疑》中就懷疑《後表》是後人偽撰的,他認為,習鑿齒把它收進《漢晉春秋》欠考慮,陳壽《三國誌》不載此文「極有卓見」。
近年有人提出,《後出師表》應是諸葛亮所寫。因為張儼與諸葛亮同時稍後,對諸葛亮的生平事跡很熟悉,如果《後出師表》為人偽撰,張儼不會不加辨別就把它收進《默記》。至於陳壽,因為不敢犯司馬氏之諱,所以不敢把罵他們為魏賊的《後出師表》收入《三國誌》本文。
但較多的人恐怕還是認為《後出師表》不是出自諸葛亮之手。比較而言,這一種意見理由充分一些。
《後出師表》所說的很多事情與史實不合。比如,它列數曹操的幾次失利,如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祈連、僵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除南陽、烏巢、潼關幾次遇險史書有記載,另幾次都沒有確切依據。又比如,《後表》說劉繇、王朗各據州郡,連年不征不戰,坐使孫策據有江東,這和史書記載的情形也不合。
這或者可以解釋為史書缺載或誤載,或諸葛亮誤記,但有一件事卻不可能誤記,即趙雲之死。趙雲是建興七年(229)死的,他在第一次北伐中雖然失利,但未大敗,更不至於喪生,他還被貶為鎮軍將軍,這是退軍以後的事。這是《三國誌·趙雲傳》和注引《雲別傳》明確記載的。但上於建興六年(228)十一月的《後表》卻說趙雲和另外七十多名戰將都已經死了。這個明顯的漏洞很難作別的解釋。
更主要的是,《後出師表》的行文不像出自諸葛亮之手。《表》是上給後主的。諸葛亮這時儘管攬蜀漢大權於一身,他也清楚地知道後主窩囊無能,但後主畢竟是他的君主,而且他受劉備臨終之重托,因此,他對後主一向是恭謹的,雖時時苦心勸諫,但措辭總是誠懇委婉,《前出師表》就是這樣。不像這篇《後表》,開頭就直說後主無能,當面指問:「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計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這不是臣下對君主的口氣,更不像諸葛亮說的話。
近年有人提出,《後出師表》應是諸葛亮所寫。因為張儼與諸葛亮同時稍後,對諸葛亮的生平事跡很熟悉,如果《後出師表》為人偽撰,張儼不會不加辨別就把它收進《默記》。至於陳壽,因為不敢犯司馬氏之諱,所以不敢把罵他們為魏賊的《後出師表》收入《三國誌》本文。
但較多的人恐怕還是認為《後出師表》不是出自諸葛亮之手。比較而言,這一種意見理由充分一些。
《後出師表》所說的很多事情與史實不合。比如,它列數曹操的幾次失利,如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祈連、僵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除南陽、烏巢、潼關幾次遇險史書有記載,另幾次都沒有確切依據。又比如,《後表》說劉繇、王朗各據州郡,連年不征不戰,坐使孫策據有江東,這和史書記載的情形也不合。
這或者可以解釋為史書缺載或誤載,或諸葛亮誤記,但有一件事卻不可能誤記,即趙雲之死。趙雲是建興七年(229)死的,他在第一次北伐中雖然失利,但未大敗,更不至於喪生,他還被貶為鎮軍將軍,這是退軍以後的事。這是《三國誌·趙雲傳》和注引《雲別傳》明確記載的。但上於建興六年(228)十一月的《後表》卻說趙雲和另外七十多名戰將都已經死了。這個明顯的漏洞很難作別的解釋。
更主要的是,《後出師表》的行文不像出自諸葛亮之手。《表》是上給後主的。諸葛亮這時儘管攬蜀漢大權於一身,他也清楚地知道後主窩囊無能,但後主畢竟是他的君主,而且他受劉備臨終之重托,因此,他對後主一向是恭謹的,雖時時苦心勸諫,但措辭總是誠懇委婉,《前出師表》就是這樣。不像這篇《後表》,開頭就直說後主無能,當面指問:「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計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這不是臣下對君主的口氣,更不像諸葛亮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