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各國君主大多數都是以公相稱 楚吳越三國國君為什麼敢稱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春秋各國君主大多數都是以公相稱 楚吳越三國國君為什麼敢稱王

很多人都不瞭解楚吳越稱王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春秋時期楚國國君身份最特殊,直接稱王與周天子對標,還真是有點「出類拔萃」。

春秋時期各國君主大多以公相稱,比如《史記索隱》版本的春秋五霸中,除了楚國君主楚莊王之外,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由此可見,楚莊王跟他們之間是有多格格不入了。

春秋時期的政治格局其實就是發動爭霸戰爭,這種爭霸戰爭從來都不是毫無目的的發動戰爭,而是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希望能夠以自己為主導,恢復分封制的秩序。

所謂分封制的秩序,也就是當初周天子大分諸侯時的格局,周武王推翻商朝之後,大肆分封諸侯國71個,然而西周時期的諸侯國遠不止於此,周公攝政的時候還不斷增加數量,再加上很早以前就存在的諸侯國,可以肯定西周初年的諸侯國不下一百個。

這麼多的諸侯,身份地位也是不一樣的,於是就有了爵位制度,從高到低分別是「公、侯、伯、子、男」五等。

一般跟周王室親近的宗親諸侯國國君才是公爵;類似齊國這樣的功臣諸侯國,國君是侯爵;其次是伯爵,西周時代稱伯的諸侯,多為文獻記載較少的小國之君;再小一點的就是子爵,最後是男爵。

西周初年的時候,各個諸侯國的封地都很小,公、侯一級的能夠達到百里,伯爵有七十里,子爵和男爵僅僅五十里。

到周公攝政的時候,對諸侯國的封地進行修改,規定:

「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說白了,爵位越高,地盤越大,上稅也越重,爵位越低,地盤越小,稅負也越輕。

這就要說到楚國的爵位了,雖然我們後世看到楚國一直是老牌強國,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都有楚國的影子,但是在周王室的分封體系中,楚國就是一個子爵,對沒錯,就是上面在西周初期只有五十里封地,後來可以達到二百里封地的小國。

由於地處偏遠,爵位較低,每年只需向周王進貢幾車用作祭祀的苞茅就可以了。

為什麼後世的楚國這樣強大,卻只是一個子爵的爵位呢?這就要從楚國的發源時期開始說起了。

楚國最早只是一個部落,在商朝逐漸衰亡,而周朝逐漸崛起的時候,楚國最早的祖先鬻熊審時度勢,投靠了周文王,因為其原來是蠻夷部落,周王室給了他一個子爵的封號,從此臣屬於周朝。

在建國指出,楚國積貧積弱,是逐漸發達起來的,根據史料記載,當時楚國國君不僅要風塵僕僕的到周朝進貢,還要管理祭品,並且沒有資格參加諸侯盟會,可見身份地位之低下。

雖然楚國起步很低,但是當時的江漢平原大有開發的潛力,楚國早期的臣民都致力於開荒當中,一直到熊渠的時候,楚國已經發展壯大,並且開始逐漸向外擴張。

鑒於楚國的強大,周昭王十六年時,周天子親率大軍南征荊楚一帶,史稱「昭王南征」,儘管周昭王前期取得了一系列的戰果,但是最後卻由於輕敵在這場戰爭中溺水而亡。

從此,楚國國君在江漢平原一代具有很強的威望,甚至可以與周天子的權威相抗衡,而周王室經過這件事開始衰退,諸侯國逐漸不把周天子放到眼裡。

由於楚國多次跟周天子提議要升級爵位,但是周天子把楚人當作蠻夷,並不想給他更高的爵位。

楚國國君在屢次向周天子討要更高的爵位無果後,乾脆從周王室的爵位體系中背離出來,自稱「蠻夷」,「不與中國之號謚」,自稱為王。

熊渠擔任楚國國君時,還效仿周天子,將自己的兒子也封為王,楚國國君稱王的行為,在周朝禮制中屬於僭越。

楚國稱王的經歷,有點像暴發戶,一開始的時候很窮,後來突然就有錢了,但是以周王室為代表的上層社會不認可你,依然瞧不起你,楚國只能來硬的。

在周朝的體制框架中,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說的就是周天子,在周朝只有周天子是王,剩下的不可稱王,楚國的這種行為無異是在挑戰周王的權威。

當然,這裡面還是有一個小插曲的,在熊渠時代的後期,周厲王不斷對周邊不聽從號令的諸侯進行征伐,熊渠擔心楚國與周朝正面衝突有損國力,因此自動去其王位,也取消了對兒子的分封。

取消王的稱號後,楚國國君再次開始跟周天子要爵位,到楚國第19任國君時,熊眴再次稱王,是為楚厲王,此後,楚國國君都以王自稱。(一說為公元前704年熊通自稱楚武王)

在周朝時期,輕視周天子的人很多,其中最慘的要屬姜子牙的後代齊哀公,因此不去朝拜周天子,被周夷王給烹殺掉,而敢稱王的,楚國算是頭一份。

楚國能夠稱王,還是跟自身實力密切相關的,在歷史上記載的楚國吞併的小國就不下百個。

其實,春秋五霸的版本眾多,我上面講的是《史記索隱》版本,其實,如果以荀子版本來看的話,除了楚莊王外,還有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闔閭與構建也都已經稱王。

吳越早期的君主爵位應該也很低,跟楚國一樣,到蠻夷之地進行開荒,後逐漸強大起來。

很多人認為吳越是地方性的霸主,根本撐不起春秋五霸,其實這是不恰當的,雖然吳越地處偏遠,但是春秋以來中原戰火不斷,反而是地處偏遠的吳越和荊楚能夠得到發展,從後世出土的吳越文化文物來看,春秋時期吳越地區的生產力並不低於中原地區。

正是因為有著足夠強大的實力,才敢於稱王爭霸,震懾中原。

而中原強國,一直到戰國時期的公元前334年魏惠王與齊威王才在徐州相王,相比於楚國來說,要晚上好幾百年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