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這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你們知道嗎,接下來三國網小編為您解讀
當袁紹出兵要攻打許都的消息傳來後,曹操的部將大多認為袁紹大軍強大而不可敵,不過曹操並沒有很悲觀,他為了爭取戰略上的主動性,決定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以逸待勞,後發制人,並在部署與袁紹作戰的同時直接不顧在官渡的袁紹大軍,而是親率精兵攻打在徐州謀反的劉備。在此之後,曹操從容地返回官渡與袁紹對峙。雖然袁紹先後派出大將顏良與文丑率領數萬精兵,打算與曹操主力對決,但曹操以聲東擊西之法,率領張遼和關羽等人斬殺顏良,解了白馬之圍,並在此之後設計誅殺文丑,擊敗袁紹大軍,袁紹的軍隊一時間銳氣大傷。
但由於曹操兵力不足而袁紹兵力佔據優勢,以至於袁紹合兵與曹操對峙時,曹操雖然仗著軍隊精銳而數次出擊攻打袁紹大軍,但卻因為兵力上的不足而交戰不利,不得已退回營壘堅守。當時雙方相持了三個月,曹操的處境十分困難,由於兵力匱乏,糧草缺失,後方也不穩固,曹操甚至一度打算從官渡撤退到許都堅守。然而當時荀彧寫信讓曹操堅持下去,堅定了曹操的決心。後來袁紹手下謀士參謀許攸因不滿袁紹治罪其家人,就此投靠曹操,並向曹操獻計偷襲烏巢。曹操採納了許攸的計策,他留曹洪、荀攸守營壘,親自率領步騎五千,冒用袁軍旗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襲烏巢。由於袁紹軍沒有料到曹操會率軍偷襲烏巢,加上曹操極力將士死戰,袁紹大軍就此被擊敗。在此之後,張郃與高覽投降曹操,袁紹軍中分裂,袁紹只能倉皇退回河北。在此戰之後,曹操坑殺敵軍7萬多人。
要知道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兵力一直處於劣勢,當時曹操在官渡抵禦袁紹的機動部隊大約只有兩萬人左右,可見其兵力是遠遜於袁紹的。但即便曹操兵力嚴重不足,他也沒有在官渡之戰後將這些士兵收為己用,而是盡數坑殺。既然官渡之戰,曹操明明兵力十分匱乏,為何他在獲勝後還要坑殺袁軍?
在《三國誌》與《後漢書》中,都提及了袁紹士兵被殺的原因,那就是這些人「偽降」了曹操,也就是詐降。不過這個原因很讓人懷疑,畢竟他們很難知道袁軍是否存在詐降的情況,因此當時或許是出現了嘩變,也有可能是曹操找了一個殺人的理由罷了。如果真是詐降,很可能是出現了嘩變,卻在沒有嘩變完全成型的情況下被曹操撲滅了,由於但是這些將士的家都在河北,他們投降曹操不見得有什麼好果子吃,因此他們嘩變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如果是曹操故意找了詐降這個理由殺掉這些人,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在偷襲烏巢時,曹操已經將袁紹大軍的糧草盡數燒燬,而曹操當時是極度缺糧的。在獲得這數萬將士時,曹操深刻地意識到他自己沒辦法養活這麼一支降軍,在這樣的情況下,曹操還沒等到嘩變,他自己就先下手了。畢竟對於曹操來說,雖然數萬河北的精兵是平定北方,統一天下的本錢,但這些人的數量眾多,家又在河北,曹操沒有完全控制住他們的把握,再加上養不起,自然要將這些人殺掉。
筆者認為,對於曹操而言,士兵自然是越多越好,但曹操更看重的是忠誠,因此在這些將士很有可能不為他所用時,他自然會選擇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