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攻打荊州之際 劉璋為什麼會無動於衷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在攻打荊州之際 劉璋為什麼會無動於衷

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劉璋和荊州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破三郡烏桓,也徹底清除了袁氏勢力。在此基礎上,曹操開闢玄武池訓練水軍。六月,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漢朝丞相。基本平定北方後,兵鋒轉而南向。七月,進軍南征荊州劉表。八月,荊州牧劉表病死,其子劉琮接任荊州牧。九月,曹操大軍進至新野,劉琮以為無法抵擋,舉荊州之眾投降曹操。

緊接著,面對劉備這位老對手,曹操親率五千騎兵從襄陽(今湖北襄樊)疾馳三百里,在當陽長阪(今湖北當陽東北)將劉備追上,大破其軍。由此,非常明顯的是,不管是劉表之子劉琮,還是劉備等人,都無法在荊州抵擋曹操的進攻,這讓荊州的郡縣迅速被曹軍攻佔。那麼,問題來了,曹操攻打荊州時,同為漢室後裔的劉璋,為何不出手相救呢?

首先,對於益州牧劉璋來說,確實有相助荊州的理由。一方面,劉璋和劉表及其後人、劉備都是漢室後裔,理應互幫互助,比如劉備窮困之際,就幸好得到了荊州牧劉表的收留。另一方面,荊州和益州互相鄰近,可謂唇齒相依,曹操在奪取荊州之後,很難保證不會繼續圖謀益州,而在荊州牧劉表去世之後派兵前往荊州,也可能起到渾水摸魚的效果,從而擴大劉璋的勢力。

但是,最終,在曹操攻打荊州的時候,益州牧劉璋無動於衷,沒有進行干預。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就第一點原因來說,雖然劉璋和劉表之間都是漢室後裔和一方諸侯,不過,這兩位州牧之間還是存在一些過節的。

對此,《三國誌·卷三十二·蜀書一·劉二牧傳第一》裴松之注引王粲《英雄記》中記載:荊州別駕劉闔,璋將沈彌、婁發、甘寧反,擊璋不勝,走入荊州。璋使趙韙進攻荊州,屯朐忍。

興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劉焉病亡,其子劉璋被擁立即位。在此背景下,荊州牧劉表乘此時機,派別駕劉闔策反劉璋的將領沈彌、婁發、甘寧,但他們都戰敗而入荊州。而益州方面,劉璋也任命趙韙為征東中郎將,駐軍巴東郡的朐忍,以防備劉表。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劉璋和劉表之間雖然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衝突,但是,這兩位州牧還是有劍撥弩張的時刻。

特別是荊州牧劉表,曾經派別駕劉闔策反劉璋的將領沈彌、婁發、甘寧,這無疑是在干預益州的事務,也是不把劉璋放在眼裡的體現。因此,劉璋雖然闇弱,卻也容許劉表插手益州的事務。到了公元208年,荊州牧劉表病逝之際,劉璋自然不願意對荊州出手相救,畢竟在此之前,你荊州牧劉表曾對益州不利過,現在我不對荊州落井下石,已經是不錯的表現了。

另一方面,從現實情況上來看,益州牧劉璋也缺乏干預荊州的實力。對於劉璋來說,自己在益州本就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不管是相助劉琮還是劉備,都是很難騰出手的。對於劉璋來說,即位初期就遭到了甘寧等武將的反叛。建安五年(200年),益州官吏趙韙發動叛亂,蜀地多處響應,幸得劉焉之前收容荊州、三輔流民建立的「東州兵」拚力死戰,才平息了叛亂,殺趙韙於江州。

對此,在筆者看來,因為益州之地的叛亂頻繁發生,這說明劉璋沒能比較有效的掌控益州的郡縣,尤其是沒有獲得益州本地士族的全力支持。在此基礎上,劉璋想要從益州徵調兵馬前往荊州,無疑是非常困難的,也即如何說服益州的本地士族支持出兵抗衡曹操,是非常困難的。相對於劉璋,曹操不僅實力強大,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其攻佔荊州可謂名正言順,劉璋並沒有出兵的口實。

最後,興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劉焉去世,其子劉璋代立。劉璋以張魯不順從他的調遣為由,盡殺張魯的家人。又遣其將龐羲等人攻張魯,多次為張魯所破。張魯的部曲多在巴地,劉璋於是以龐羲為巴郡太守。張魯襲取巴郡。於是割據於漢中,成為益州的心腹大患。因此,劉璋長期無法消滅漢中張魯,如果在赤壁之戰前後出兵荊州的話,很可能會給張魯以可乘之機。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出兵荊州無疑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基於此,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下,益州牧劉璋只能力求自保,從而無法參與到中原諸侯的爭霸過程中。

《後漢書》中記載:十三年,曹操自將征荊州,璋乃遣使致敬。操加璋振威將軍,兄瑁平寇將軍。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親自率兵征討荊州,劉璋於是派出使者致以敬意。曹操加封劉璋為振威將軍,封其兄劉瑁為平寇將軍。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意味著劉璋不僅不願意和曹操相抗衡,反而希望和曹操主動交好。當然,作為回報,曹操上表漢獻帝,給劉璋冊封了官職,這說明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後,曹操在冊封官職上比較方便,而且具有名正言順的優勢,這無疑有助於曹操籠絡各方勢力,甚至還能形成一定的威懾。比如劉璋如果出兵相助劉備的話,曹操完全可以通過東漢王朝的名義,以此取消劉璋的官職,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劉璋在益州的地位。反之,如果和曹操交好的話,後者自然會毫不吝嗇的冊封官職。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