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諸葛亮對蜀漢忠心耿耿,輔佐蜀漢兩帝。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因操勞過度、積勞成疾因病去世。
當時魏蜀吳三足鼎立,蜀漢勢力弱小,諸葛亮雖自知天命難以光復漢室,但他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是諸葛亮難能可貴之處,正是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讓他深受後世的敬重和推崇,成為了忠臣中的代表典範人物,正是因為他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才體現出來他的高尚和忠義。
首先,諸葛亮本來在臥龍崗生活,劉備聞其有經天緯地之才,所以才不辭辛苦而三顧茅廬於諸葛亮。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打動,於是願隨劉備出山,願輔佐劉備建立一番功業。
當然,諸葛亮學得一身學問和智謀,他有經天緯地之才,所謂何來,不就是希望能建功立業、發揮胸中所學嗎?
劉備對諸葛亮三顧茅廬、對他器重有加、對他言聽計從,讓諸葛亮有一展胸中所學的機會。
這對於諸葛亮而言,劉備就是對他有知遇之恩,這就讓他覺得自己遇到了一明主,如此,他又怎能不盡心輔佐呢!
再則,後來劉備去世,他在臨終前,托孤於諸葛亮,讓他成為了蜀漢的托孤輔政大臣。
諸葛亮集蜀漢軍政大權於一身,先受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後受劉備的托孤重任,如今又是劉禪的依靠之人,同時更加受到劉禪的信任和倚重。
諸葛亮深受蜀漢兩帝的恩情,作為忠臣的他,又怎麼能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為了這些恩情,哪怕他耗盡最後一口氣,他也要輔佐漢室而不改其心。
其次,拋開蜀漢二帝對諸葛亮的信任和情義不說,他既然為蜀漢丞相,就有責任對蜀漢忠心,這本是做臣子的責任。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漢室勢微,各地諸侯割據嚴重,雖然最後劉備得以和東吳、曹魏鼎足三分。但作為漢室宗親的劉備雖然得以三分天下得其一,但他卻以光復漢室、一統中原為己任。
蜀漢二帝對諸葛亮恩寵有加,又有托孤重任在肩、輔佐劉禪之責在身,他受如此大恩,那他對蜀漢忠心本是應當的。
再則,他身為蜀漢丞相,正所謂大丈夫既接重任,就理當效以死力,哪怕鞠躬盡瘁,也要死而後已。
最後,雖然當時魏蜀吳之中,蜀漢勢力弱小,而敵人曹魏勢大,對於天命而言,蜀漢想要中興漢室實非易事。
雖然天命如此,但諸葛亮既受蜀漢大恩,又豈能坐等天命。總不能明知不可為就不為吧。
雖然天命難違,但同時天數本無常,又豈能因一時天數而故步自封。
有些事還需要爭取的,所謂天數無常,諸葛亮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忠心、努力,或許能光復漢室。只要做到加倍的努力,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可問心無愧了,也可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雖然最後諸葛亮還是未能如願,終因積勞成疾而因病去世,但是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心卻深深的影響了後世之人。雖然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歎息,但他的人格魅力卻得以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