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晉朝滅了就出現五胡亂華呢?為什麼三國時期沒有?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為何晉朝滅了就出現五胡亂華呢?為什麼三國時期沒有?

事實上,魏蜀吳三國所謂的勵精圖治大多僅僅存在於三個政權建立的前期,也即曹魏的曹丕曹睿時期,蜀漢的諸葛亮時期,孫吳的孫權前期。魏蜀吳在他們各自的中後期,因為各種原因,殊途同歸地走了下坡路。曹魏在曹睿後期便開始腐敗墮落,世家大族勢力抬頭。曹爽失敗後,曹魏政權被司馬懿父子逐步侵蝕,曹魏後期基本上處於司馬氏奪權內鬥期,以數次宮廷政變及淮南三叛為代表,政權內耗比較嚴重,雖然內鬥規模都不算大,卻也為日後的西晉政治埋下了隱患。

三國前期還可以算得上勵精圖治,後期完全跟勵精圖治沒什麼關係,都在忙著搞內鬥,要麼就是享樂,哪有什麼閒工夫勵精圖治。曹魏一邊的勵精圖治其實主要就是在曹操時期和曹丕時期,到曹叡時期內政治理已經不是重心了,主要是東抗吳西拒蜀,都是防禦性的戰爭,在國內治理上並沒有下什麼功夫。等到諸葛亮死了之後,邊境比較安定了,曹睿就趕緊開始大修宮室忙著享樂去了,勞民傷財,虛耗國力。曹睿死後,曹真秉政時期和高平陵之變後,曹魏的重心也是政治權力鬥爭,除了繼續東抗吳、西拒蜀,還發生了淮南三叛,都是大動干戈的大規模軍事叛亂,國力消耗是比較大的。尤其是諸葛誕叛亂,持續一年多,時間比較長,又把淮南屯田的士族都征發為士兵,破壞是比較大的。

所以,這樣一來,一旦中原王朝內部不穩定,這些少數民族就會趁機攻擊中原王朝(因為少數民族基本上是按照部族在中原定居的,其每一個部族都有領袖,一旦領袖發令,則所有部族人員都會揭竿而起)。恰巧,由於西晉的八王之亂,導致了社會混亂,晉朝國力大衰落,在內地的少數民族趁機起兵,滅掉了西晉。

各位看官,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嘛?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